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8-03-26冯国琳

科技资讯 2018年32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互联网+互联网

冯国琳

摘 要:本文将简要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并论述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原则及策略,其中主要包含政府、高校、社会及学生4个方面。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严格,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将互联网技术结合至创业教育活动中,将有效地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手段,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教育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99-02

1 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1.1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活动,是中国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平稳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基于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分析,我国教师与学生的就业观念较为陈旧,普遍学生以及家长以稳定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社会环境与校园教育中,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性,使得学生在针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以及目标定位中存在一定的偏离。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氛围不佳,大学生的创新兴趣与积极性较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理念淡薄的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高校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创业教育理念在高等院发展多年,社会各界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关注度成上升趋势。但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中水平仍待提升。首先,高等院校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热情与兴趣放在专业知识中,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并未充分认识到 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高等院校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时,缺少正确的方式及理念指引,教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例如,大量非专业教职工担任教师角色,创业教育模式缺少正规性。

1.3 学校教育环境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活动中,创业氛围滞后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但对于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影响力度较小。部分高校不仅创业教育氛围尚未形成,并且高校管理者较少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应有的指导与支持。首先,高校缺少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及政策体系,将会影响创业教育开展的成效性,打消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与热情。例如,江西某高校学生策划出共享项目的计划书,并希望借助学校的力量进行推广。但由于创业教育资源的缺失,以及高校创业体系的不健全,最终该项目以失败告终。其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资金成为主要限制性因素,资金短缺及政策缺失,为创业教育环境不健全的表现之一。

2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原则

2.1 “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首先,高校创业教育中,教师应树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及个人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培养學生终身学习的理念。由于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及个人接受能不同,因此,针对创业知识的需求也不同,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创业教育内容,实现具有针对性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每个年级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理解及需求不同,在大学每个阶段应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创业教育活动。

2.2 “大众创业”为基本指导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我国就业困难问题的主要路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活动,应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本指导。创业活动需要借助社会中大量的资源、经验等完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为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为共同富裕,创业教育活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有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

2.3 “互联网+”为基本方式

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推荐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教师可借助微信公众号,每日定时向学生推送创业的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业思维。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散播创业理念,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及活力。当代青年大学生应紧抓创业教育的大环境,借助网络平台中的资源,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避免被传统发展格局禁锢。

3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

3.1 政府方面: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服务管理职能。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对社会中,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大力组织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之下,解决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产业过剩问题。政府应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提供理论指引及政策支持,提高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及水平。其次,政府部门应注重创业教育社会舆论环境的构建,为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政府职能部门应健全大学生创业扶助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相应的支持。

3.2 高校方面:转变创业教育方式

高等院校传统创业教育活动实效性较低,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及培养,影响力度较小。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高校应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学生的创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理性分析。针对具有创业意愿及创业潜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创业教育的成功几率。其次,高校创业活动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提高创业教育的时效性及针对性。与此同时,高校可搭建出学生在线学习平台,有效地打破了时间及空间对于学生学习的限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3.3 社会方面: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应积极构建社会人才评价体系及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及作用。首先,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创业的规章制度,注重人才的培育及建设。借助互联网平台,可将创业学生的信息进行公布,社会企业有选择性的进行资金支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几率。其次,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化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活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4 学生方面: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性提升,基于学生维度进行分析,首先,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学习更多创业相关知识。其次,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联系,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学习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上日程,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可借助网络平台及网络资源,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高等院校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莹莹,张怀刚,王恩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践——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22-23.

[2] 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5):59-63.

[3] 马妙明.“互联网+”形势下的高职教学改革的研究——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视角[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9):39-41.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互联网+互联网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