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8-03-26白雪梅陈宇詹伟达

科技资讯 2018年32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实一体化

白雪梅 陈宇 詹伟达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直被教育界所推崇,而在大众高等教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理实一体化”的实施及教学内涵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入手,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探索高等教育新要求基础上的新的更适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217-02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发生的积极、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和实践以“学生中心”“成效导向”“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保障理念。我国正式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認知补充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其中对工程基础类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在工程图学基础、电路、电子线路/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知识领域中,至少包括5个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一般标准中明确提出工程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能力以及当代工程实践中所需的创新态度和意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当突出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目标之中,包含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创新实践教育模式进行探索[2]。同时,教育部推出的“新工科”计划提出了工程教育的“五新”目标——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其中,“新理念”就要求在工程教育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3]。

笔者学校电信学院的电类专业也即将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此背景下对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电子技术的改革和建设迫在眉睫,探索和研究适合专业教育工程认证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电子技术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直都有“理实一体化”的呼声和需求,然而“理实一体化”的实施必须根据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2 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和局限性

从本质上说,传统的“理实一体化”的教育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教学理念上看,“理实一体化”要求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讲与做、学与思、看与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4]。从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看,“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知识内容、实施时间和空间上紧密结合,使教、学、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达到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动手能力同步提高[5]。

但是,从教学实施来看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实用性教育)尤为适用,而对于注重普通人才培养以及精英型教育不是特别适合。高等教育必须对理论的教学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所以理论教学的学时和深度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另外,从教学环境上看,“理实一体化”教学要同时满足理论课和实验课的需求,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套设备,对于以大课堂为主的基础授课很难实现。所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并非万能,尤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之下,很难按照传统的方式实施。

3 新形势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应该是多元的、统一的,其教育理念就是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6]。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实现理论教学、仿真、硬件电路、单元电路的有效融合,也就是把理论内容用仿真和硬件电路直接相关地验证出来。但是,可能无法做到每个章节都是各部分相关,因为毕竟存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这一部分则需要相关配套习题的辅助,为后续学习以及后续深造打好基础;而在功能性较强的单元电路部分则可以贯彻理论、实践完全融合的内容。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如果无法实现全部课程内容在实验室进行,则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引入理论课堂,将晦涩、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动画展示出来,然后借助仿真平台给出相应的输入输出关系,以更加直观的图像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

再次,应调动多种教学方式,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将自助学习、学生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地进行教学设计,例如以问题为引导、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引导,使整个教学通过一种互动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

最后,在考核方式上,需要同时兼顾理实一体化的各个层面,包括理论考核、仿真实验考核、硬件实验考核以及综合实验考核等,注重过程性考核。例如,验证性实验重点考核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设计型实验考核学生的设计思路、操作、现象分析等,综合实验考核学生的设计方案、总体调试及现象或问题答辩等。学生的最终得分成绩由各个部分的成绩加权得到[7]。

4 结语

本文为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规避传统“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局限性,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改革,必将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昌东,陈永强,江桦.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2):169-173.

[2] 范文兵,王忠勇,张延彬,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126-128.

[3] 章伟,余粟,汪敬华.基于OBE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8(2):35-36.

[4] 邓乃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运用于高校《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J].学周刊,2014(13):27.

[5] 王义.数字电路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方法探究[J].电子制作,2014(16):180.

[6] 黄晓艳,赵小杰,王野,等.数电“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5):104-107.

[7] 李建霞,闫朝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56-159.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实一体化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高职物理课程项目化考核的思索
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