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差异分析

2018-03-26张越楠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省际经费支出教育经费

张越楠

【摘要】本文以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普通高校为研究样本,分析全国各地区的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相对不够充足;在结构方面,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总经费比例较高,人员经费占总经费比例整体偏低。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基建支出

一、引言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央属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而地方普通高校是普通高校的主要力量。进入本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16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5月31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其中地方普通高校有1771所、民辦高校741所。由此可见,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家大幅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地方普通高校仍然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生均经费等指标远低于央属高校,不利于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当前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省际差异。

我国学者对我国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振宇通过对1999~2011年全国地方高校经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支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比例和人员经费占比随时间呈扩大趋势。夏焰基于2001~2010年省域地方普通高校生均事业经费支出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全国高教经费支出省际差异显著。严全治通过对1999~2013年省域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发现,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空间分布情况变化较大,区位基尼系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陈璟以湖北某省属重点高校为例,分析其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发现公用经费、科研经费支出较少。

上述研究集中探讨了我国地方高校经费支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但选择数据较为陈旧。考虑到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本文仅以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普通高校为研究样本,首先分析各省教育经费支出的差异,其次运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两个指标分析省际地方普通高校经费支出结构差异,并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一)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支出

2015年,教育经费统计口径较之前有所变化,其中教育事业费中增加了地方教育附加和土地出让受益计提的教育资金。2014年以前,教育经费支出按照用途分为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014年后事业性经费不仅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还涵盖了基本建设支出,进一步扩大了事业性经费的范围。

表1显示了2015年我国各省教育经费支出及支出结构情况。

从支出总额来看,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共8697.79亿元,其中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为6144.598亿元,占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70.65%。就各省情况来看,事业性经费支出和人员经费总支出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和浙江,集中在东部地区;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新疆,集中在西部地区;事业性经费支出最高的广东省,为491.17亿元,占地方普通高校经费支出总额的8%,是事业性经费支出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30倍。这和各省的GDP基本呈现相同态势,即经济实力雄厚的省份高等教育支出较多,经济水平较低的省份高等教育支出也偏低。此外,上海市2015年公用经费支出较高,为17.297亿元,仅次于广东、江苏和河南。总体来看,无论是事业性经费、人员经费,还是公用经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都非常明显,经费支出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支出较低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省份。

(二)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通过分析2015年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发现省际差异较为显著,为进一步掌握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结构差异,将从相对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我国教育经费统计口径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其中还包括奖贷助学金,但在国际上人员支出只涵盖职工薪酬和福利支出,为了与国际上人员经费占比相比较,本文将选择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总经费比值和人员经费占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值作为支出结构分析指标探讨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差异,另统计数据中人员经费中剔除了助学金数据。

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值来看,全国所有地方普通高校平均值为98.14%,这主要是因为2006年后高校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支出大幅削减,在2011年前后部分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总经费比值接近100%。分省来看,有13个省的该项支出占比超过99%,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的仍集中与西部地区,仅有青海和西藏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占教育事业费支出低于90%,分别为86.57%和83.42%。

根据表1显示,扣除助学金的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全国平均水平为40.9%,同国际上相比,我国地方普通高校人员经费支出占比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60%的水平。分地区来看,除西藏、新疆外,中部地区的整体水平;西部地区明显偏低,有7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中的山东、河北、辽宁省人员经费支出比例较高,而上海市的人员经费占比仅为29.12%,还不足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

三、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差异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大幅度提高了教育经费投入,但从教育经费支出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省际差异明显,存在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方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而学费收入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教育经费越充足,东部地区省份经济实力雄厚,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也较多,西部地区则反之。

其次,现阶段地方普通高校基础建设趋近饱和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本世纪初,高校扩招迫使高校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而基建投资具有累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基础建设逐步完善,经费支出将大幅度转移到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方面,这说明目前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进入到了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经费为主的增长新阶段。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是影响人员经费占比的主要因素。根据教育支出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的高低可以衡量教育经费的充足性水平。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断提高,生师比明显偏高,教师资源相比学生规模具有稀缺性,这也是近年来人员经费比例逐步提高的可能原因。但对人员经费较低的上海市而言,主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经费总体较为充足,在资金配置方面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用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方面。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省际差异较为明显。总量上看,教育事业费、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相对较为充足集中在东部地区省份,教育经费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省份。从结构上看,除青海和西藏以外,其他省份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比值均较高,有些甚至接近100%;我国地方普通高校人员经费占比尽管有所提高,但和国际上相比仍严重偏低。

基于以上几点,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维持适度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总经费的占比,过高或过低的基建费都不利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避免出现基本建设经费支出波动太大的情况。

第二,进一步优化人员经费支出结构,地方政府和高校要积极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教师人员经费偏低这一现实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缩小省际差异;学校层面要科研和教学并重,缩小人员经费的校际差异。

第三,积极发挥政府财政作用,重视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分配。无论是总经费支出、还是支出结构方面,西部地区都较为落后,要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必须重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增加这些地区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李振宇等.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費支出结构差异.[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30-36.

[2]夏焰等.中国省际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4(5):13-18.

[3]严全治等.省域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支出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J].高等教育研究,2016(7):27-32.

[4]陈璟等.湖北省属重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7):26-31.

[5]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省际经费支出教育经费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开放与我国居民收人增长*——来自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