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时期北京女学界联合会述论

2018-03-26高丽锋

学理论·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

高丽锋

摘 要: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成立于1919年,是五四时期最早成立的知识女性爱国社团,会员几乎囊括北京所有女子中高等学校的学生。联合会成立后通过爱国讲演与请愿、抵制日货等配合五四爱国运动,通过创办平民学校、设立平民工厂、号召女子储蓄、刊发《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等推动妇女解放,将妇女解放运动与爱国运动进行有机结合,具有示范性与先锋性。在其影响下,其他诸省纷纷效仿成立女界联合会,相互响应,互相联络,构成了全国性的女性运动网络。研究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对于理解我国的女性思潮与女性主义意义重大。

关键词:五四运动;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女性解放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152-02

女性社团是妇女运动的伴生物,肇始于世纪之交的维新运动。五四时期,妇女社团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有了较强的目的性,逐渐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国普通民众的启智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女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作为五四运动爆发后成立的第一个知识女性爱国社团,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联合会受新文化运动的感染,为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寻求妇女解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受资料的限制,目前学界对本会的研究甚少,且大多是对该会的简单介绍。本文拟以《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为中心,结合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时人回忆等对联合会的缘起、主要活动、影响与贡献做一解析,以期丰富学界对妇女解放与女性社团的研究,并给当今的男女平等与女性主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迪意义。

一、应运而生: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成立

1919年5月7日,在五四运动愈演愈烈之际,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议决散布传单,集合北京各女校一致行动”[1],在该校倡议下,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北京协和女医学校、北京协和看护妇学校、贝满女校、培华女校、笃志女校、中央女校、培远女校、培德女校、慕贞女校、第一女子中学、燕京大学女校、女高师附属中学以及尚义女子师范等北京15所女学校的40余名代表齐聚哈德门,召开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发布《告全国女界书》,声言“爱国不分男女,爱国女子不能后人”[1]。联合会以“提倡社会服务,发扬爱国精神”为宗旨,规定“凡属北京市高等小学以上女学校赞同本会宗旨愿加入者,其全体学生皆得为会员”[2]。

联合会成立之初,主要以配合五四运动为中心开展活动,女学生为主体力量。后期则致力于女性的教化与解放,逐步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概而言之,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开展游行演讲、抵制日货等爱国活动

联合会成立后,遵循“振发爱国精神”的宗旨,首先开展了一系列爱国宣讲。北京女高师曾组织以张曼筠为团长,冯沅君、关应麟、程俊英、罗静轩等为成员的演讲团,在宣武门大街和骡马市一带积极宣传学生的爱国行为[3],揭露帝国主义国家掠夺干涉中国主权的丑陋面目。如程俊英回忆在她们演讲的过程中“沿途看见各校的讲演团络绎不绝,有的团员汗流浃背、力竭声嘶地还在讲”[4]。此外,该会会员朱光玉还曾加入全国抵制日货委员会,带领广大学生宣传不买、不用、不卖日货[5],动员一些中学生亲手制作幼儿衣帽等家庭生活必需品代替日货。还设立日货检查队,走上街頭、商店检查日货,见到各种日货广告,立即撕毁[5]。

(二)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

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联合会会员逐渐认识到挽救国家的途径并不能局限于组织单一的爱国活动,还应包括改造国民薄弱的主权意识。因此女学生们“开始脱离这种单纯的爱国运动,将爱国行为转移到实际的妇女运动方面”[6]。基于此,该会决定成立平民职业女学校来解决妨碍女子独立自强的问题。

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于1919年6月下旬开始筹办,到1920年1月22日正式开学,以“授予女子普通知识及应用技能,养成健全之国民”为宗旨[7],初期招收贫民学生60名[2]。主要开设基础知识科和生活技能科,目的是培养学生最基本、最普通的生活技能。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该会会员还开设北京女子平民工厂,为毕业后的学生提供工作场所。同时学校还设立平民商店,为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提供了一个销售渠道。最终形成学校、工厂、商店三个机构相辅而行的格局。

(三)刊行《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

联合会发展到后期,开始充分重视发挥编辑股的职能,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社会运动。1922年2月,由本会编辑股编辑,新知书社印刷,本会各校定期出版的刊物《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正式发行。

《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成为女界学生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阵地之一。汇刊所载文章主要记录了北京女学界联合会自成立以来的重要活动,同时展现了知识女性对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国家问题的反省与思考。联合会借此刊物一方面发扬“提倡社会服务,发扬爱国精神”的宗旨,另一方面方便于与外界进行意见交换事宜,以解决该会在实际研究和实地调查中遇到的问题。1922年7月之后,女学生运动逐渐与社会各界爱国运动融为一体,共同开展活动,另一方面,随着五四运动的结束,其历史使命也基本完成,联合会逐渐解体。

二、在弃旧图新:女学界联合会与妇女解放

作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女性,联合会会员在经过一系列爱国活动之后在人生理想和社会追求上她们都有了新的启迪与思考,故而不遗余力地进行妇女解放思想的宣传。

(一)对旧思想的批判

女性建立社团,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进行爱国请愿、宣传演讲等本身就是对封建伦理的反动,广大女学生撰文宣传更是彻底与男尊女卑的旧思想决裂。会员所撰写的文章,对旧思想的批判为其一大特色。如缪伯英的《家庭和女子》一文强烈批判旧式家庭对女子的束缚,她认为“家庭是女子的包办物,破坏社会组织的障碍,家庭一天存在,女子一天不能自由,经济一天不能独立,人格一天不能恢复。换而言之,家庭就是女子身体的监狱,精神的坟墓”[8]。有的会员对封建礼教进行批判。如钱用和的《贞女平议》、孙继绪的《节烈问题》等文章强烈谴责了旧礼教对女子人格独立造成的束缚,她们认为女子深受“三从四德”思想的束缚,对其人格造成了绝对的否定,正如文中所载的“简直没有女子底独立性可言,不合理的礼教束缚,不自然的贞操节烈,是根本的对于女子人格绝对否认”[7]。

(二)对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引进和推广

联合会作为五四时期爱国运动的产物,尤其侧重新思想的宣传,其会员在对旧思想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注重吸收和引进当时西方国家在妇女解放思潮方面的先进行为和做法。

首先,介绍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倡导男女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如程俊英在《中国法律上女子地位底研究》一文中就中国约法和德国新宪法进行了对比,她认为德国的宪法,将男女平等特别加以申明,而中国的约法却故意隐藏男女不平等的情况。尤其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欧洲各国,从前虽亦无此权,自从欧战以后,挪威首先承认女子有当选权,而德国奥国等,相继均于宪法明定女子有选举及被选举权。可见此事在欧洲已不算稀奇!”[7]其次是对西方女子参政、女权运动的引进和推广。钱用和对西方女子参政、女权运动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评价。她认为不管是美国《女权宣言》的发表,还是1848年革命后德国“妇人大会”组织女子参政运动,都是现代社会与妇女解放的标志,因此她呼吁作为“中国女界团体之一”的北京女学界联合会,一定要对此引起注意[7]。

(三)提出自己的女性解放观

联合会本着“提倡社会服务,发扬爱国精神”的宗旨,也提出了自己的女性解放观,以适应中国的本土需求,表达了新时期知识女性的新理想认同,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

首先,号召妇女反帝爱国、关心国家兴亡。联合会成立于五四初期,是伴随着爱国运动的高涨而组建,因此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如《拒绝山东问题直接交涉》一文,义正言辞地强调我们国家一定要捍卫山东问题的权利,“因为山东问题的得失是有关系我国国体的荣辱的……也就是使我国失去国际上种种的利益和尊严了,因此我国对于山东问题的权利,无论如何必不可使他人得去”[7]。其次,提出男女教育平等、鼓励女性求学。瓦解男尊女卑的社会心理,倡导男子与女子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的教育权,使女子具有独立人格,是促使妇女觉醒、摆脱传统女性的关键步骤。吴湘如在《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中写道:“人类有史以来,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演变着,由与男子平等时期,到女子地位最高时期,到女子地位渐低时期,到女子地位最低时期。女子要提高地位,在社会上做一个人,第一步是教育平等。”[9]此外,联合会还提倡女子储蓄等社会事业。如叶家壁的《北京女界商業储蓄两银行先后开幕的感想》,认为北京女界商业储蓄两银行的设立,一方面可以改良国民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这部分储蓄资金用于国家实业的发展,从而缓解国家经济衰败的景象,鼓励号召更多的女子肩负起为社会谋幸福的责任。

五四运动后,置身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社会环境里的知识女性,充满了改革社会的满腔热情,在其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北京女学界联合会会员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三、结语

联合会在“五四”运动中应运而生,成立后一直秉承“提倡社会服务,发扬爱国精神”宗旨,充分发挥其爱国与服务社会的职能与义务,反映出中国妇女特别是青年女学生的空前觉悟,激发了女性知识分子改造国家的热情,带动了全国各地女界联合会的爱国活动,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就联合会会员的表现来看,当时报界曾这样评价:“各校女士热诚爱国不亚于各男校学生殊堪令人敬佩也。”“北京女学界近日思潮亦甚激昂。”可见,联合会在历史的变革时期所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五四爱国运动: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28.

[2]刘宁元.北京的社团:第2辑[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54-58.

[3]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53.

[4]程俊英.回忆女师大[J].档案与史学,1997(1).

[5]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巾帼春秋[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14.

[6]介绍北京女学界联合会[N].妇女声,1921-12-25(2).

[7]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G].1922.

[8]缪伯英.家庭和女子[N].家庭研究,1921(3):54-60.

[9]北京女高师文艺研究会.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J].1919(3):87-94.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习近平激励广大青年在各行各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最强音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政争、舆论与五四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角色扮演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略论五四前后王尽美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
长期以来,学界对五四运动之领导力量问题的认识并不统一
95年前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