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编辑工作流程提升教辅图书质量

2018-03-26张建军

祖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提升优化

张建军

摘要:在图书出版行业中,包括很多种类型的图书,其中,教辅图书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图书。阅读教辅类图书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帮助广大学生提供学习成绩是其最主要的作用,因此,教辅类图书的质量与社会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社会各界对教辅图书的质量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教辅类图书质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必须要不断优化编辑的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编辑工作流程 优化 教辅图书质量 提升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教辅类图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辅类图书的拥有相对固定的消费人群,所以,出版社及文化出版单位对教辅类图书的出版工作都相当重视。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很多教辅书的质量令人担忧,这对社会未来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提升教辅类图书的质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围绕优化编辑工作流程,提升教辅图书质量展开了讨论。

一、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强化选题管理

做好任何类型的图书,其前提条件都是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于教辅类图书来说,提高其质量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教辅图书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同时还要搜集广大学生及教师对教辅类图书的反馈意见及评价等进行充分的调研与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准图书的市场定位,明确读者对象,策划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好选题。与此同时,必须要对选题管理工作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首先责任编辑要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论证,其次由责任编辑所在编辑室的主任进行仔细的审核,最后还要通过总编论证会。在对选题进行审批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把关,不能流于形式,为图书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提供有力保障。

二、寻找优秀的作者,不断完善组稿环节,使原稿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的素质水平对书稿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优秀的作者的标准是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教辅书在组稿阶段,编辑要寻找、选择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且具有较强文字功底的编写人员,与作者签订约稿协议,主编负责对图书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因此,在对作者进行选择时,首选对象应该是和选题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处在教学一线的高级教师,同时还要具备较强写作能力的人。

选定作者后,编辑要对作者编写的样章进行严格的审读,并谨慎地提出针对该样章的修改意见。编辑对样章进行审读时,首先要对作者所编写的样章内容进行查重检测,禁止出现抄袭网络或是其他同类辅导书的现象。如果辅导书是属于同步类辅导书,那么编辑必须要找到对应的教材与书稿内容进行认真的核对,查看书稿内容和对应教材的内容是否一致;即使不属于是同步辅导类图书,编辑也必须要和对应的教材及课程标准进行核对,避免出现教辅书与大纲内容不相符的现象。针对书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编辑与作者要及时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解决。只有这样,书稿的质量以及出书的效率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重视审读工作,强化编校管理

图书编辑加工书稿的周期通常在3~6个月,然而教辅书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辅图书的出版日期相对固定,如果课程标准发生变化,那么教辅图书就要做出相应的修改,编辑用于修改书稿及校对书稿的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出版社可以缩减各项编辑环节的时间,并且缩减编校环节和次数,其目的就是为了缩减成本,尽快抢占市场,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编辑在工作中如果马虎不认真,缺乏责任心,那么教辅书的质量也就不得而知了。

图书质量与编辑校对工作的好坏也存在直接关系,全面的细致的编校工作是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否则,图书质量令人担忧。“三审”“三校一读”是编校工作的重点。一审主要是指责任编辑在拿到书稿之后,对书稿进行通读加工。一审时责任编辑要对书稿进行技术加工,并对其思想内容和科学性进行严格把关。辅导练习题类书稿中通常都会配有相应的答案,编辑要对书稿中的答案进行抽查。只要发现书稿中有错误的公式推导、不完善的理论阐述、模糊的文字表达等问题,都要在初审意见中及编辑加工记录中详细记录,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书稿修改后还要写出审读报告及发稿意见。二审的工作由编辑室主任来负责,二审主要是对一审后的书稿进行复审,二审也需要对全部书稿内容进行认真审读,同时对教辅书的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及科学性等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和责任编辑沟通,给出复审意见,并提交终审。负责终审的编辑必须要具有正高级职称或者是分管总编辑的职位。终审的重点是针对书稿的思想性、政治性、学术性进行严格把关,这也是审稿的最终环节,如果稿件不符合出版要就,那就要坚决舍弃。三审后符合要求的稿件,将会进入签字发排环节。责任编辑要做好排版、校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三审”“三校一读”的制度来对书稿进行编校。责任编辑要独立完成一次校对工作,教辅书的作者应该通读一遍校样,以保障教辅书的质量。

书稿经过三校一读之后,经责任编辑签字付印后的清樣要送至质检室开始进行相关专家审读环节,审读合格的书稿就可以制作成软片,审读不合格的书稿,要退回给责任编辑进行重新审查。出版社要选择那些大型的、高信誉的印刷厂,以去报教辅图书的印装质量及进度。在进行大批量装订前,印刷厂需要将图书的毛本送至出版社,出版科初审之后,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逐级再进行审核,然后给出是否可以发行的批示。

四、结语

对每一个出版社而言,图书的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与根本,是保障其持续发展的基石。教辅图书在众多类型的图书中具有其特殊性,其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未来人才的培养都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因此,作为出版社要对教辅图书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不断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得工程,在选题、组稿、审读、编校等各个环节中编辑要做到步调一致,齐心合力。总之,优化编辑工作的流程为全面提升教辅书的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贾贺.提高中小学教辅质量的途径[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05).

[2]黄立芹.教辅图书质量提高的策略性研究[J].亚太教育,2015,(11).

[3]姜涛.加强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传播,2014,(10).

[4]孟祥刚.提升教辅图书编辑质量的策略研究[J].探究与争鸣,2015,(01).

(作者单位:新疆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提升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