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人性论的当代教育价值

2018-03-26许袖飞

祖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性论境界人性

许袖飞

摘要:孔子人性論不断强调人的本质是“仁”,人性要向着“仁”的方向去发展,重视诗乐礼对人性的涵养,实现自然的天性向道德为核心的人性发展。可见,孔子所说的“人性”,主要包括了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养成,是把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做了一个整合。人的天性发展是“仁”的理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在照顾到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前提下来进一步对其理想信念的形成加以引导和支持,唯有如此,才是对孔子人性论的最大理解和借鉴。

关键词:人性 仁 教育价值

一、孔子的人性论分析

孔子对于人性论的认识,在学界历来都有各种各样争论,人们大多从善、恶两方面来认识和理解,也有人从自然性、社会性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然而,实际上孔子对人性之善恶并未进行具体的论述,他只是重点谈论了人的本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这是孔子对人性的一种高度概括,通常我们把它当作孔子的人性论。

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所说的仁,更具有一种导人从善的价值,而并非是一种纯粹的性善论。结合晚近一些新出土的简帛文献也多有一些论述有关人性的内容,这也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孔子的人性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论语》当中,有关孔子直接谈及人性的问题的地方仅有一处,这就是我们常常谈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出自《阳货》篇。然而,孔子并没有对它进行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也就导致了后世学者对孔子人性论的不断争论。

傅斯年先生在对《论语》中的“性”进行统计之后,分析指出:“后人所谓性者,其字义自《论语》始有之,然犹去生之本义为近。”而金景芳先生则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相近”应该包括两种含义:“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相近表明人有共性。第二,从人类自身来看,人与人虽属同类,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所以应当说‘相近,不应当说相同。这可以说明,人是具备个性特征的。总之,二者都是指人的自然性而言。‘习则不然。‘习是指人的社会性。”金老在这个地方提出了明确的观点明:人性问题,应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方面。

人的进化是从动物层面发展而来的,首先应具备一切动物所固有的生理本能和自然欲望,孔子也并没有对人的自然属性做出否定。在《礼记·礼运》的中他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孔子虽然提出了关于人具有自然属性的特征,但这并不能说明孔子的人性论就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人性论。对于孔子关于人性的解说,我们只有将“性”和“习”加以统一,才能破解其中的奥秘。对此问题,孔子是从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上这个角度来认识现实中的人性问题。他在《论语·微子》中说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在谈及孝道的问题时,孔子也是从这个角度来作分析的。如《为政》篇中,子游问“孝”: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回答的很明确,人和动物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一般动物所不具备的的道德,而这个道德,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礼记·中庸》这样记载:“仁者,人也。”孔子将“仁”定义为人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这里的仁,更是一种具有从善、向善的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境界。但问题是,孔子在此并未明确提出,人的天性就是仁或者善,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追求,人应该以“仁”作为自己的道德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培养我们成为“仁”人,“仁”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天生就具备的精神品质。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论及《中庸》中“仁者,人也”的时候,他在《朱子语类》卷六说道中:“学者须是求仁”,“圣人亦只教人求仁” 。在这里,朱熹认为,“仁”是孔子指导其门人弟子修身为人时所提出的一个道德标准和德育目标,是对人性的塑造所提出的一个目标和方向。朱熹还指出,孔子不断鼓励其弟子门人要致力于行仁道。《里仁》中记载:“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可以从当时人们为了它而舍弃生命的行为中来认识, 《卫灵公》中明确记载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因此来看,朱熹对于《中庸》中的“仁者,人也”的认识深得其旨。

在孔子那里,仁具备着非常高的境界,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所能达到的程度也仅仅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在这里是不是就说“仁”的境界就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呢?事实并非如此。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每个人都具备成为“仁”的潜质,人的发展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可能,通过学习就可以激发人的各种潜能,而“仁”仅仅只是各种潜能中的一种。它并非是一种现成的品质,自然也离不开后天的培育。也正因如此,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来塑造和形成人性。

二、孔子人性论的修养途径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在塑造人性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使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十分重视“习”的意义。

人的天性是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源泉,但是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和熏陶。孔子在论述“习”的问题时,他指出,“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 ,可见后天的“习”也可以转化为先天的“性”,变成一种持久恒常的行为习惯。戴震云:“孔子但言相近,意在于警人慎习,非因论性而发,故不必直断曰善与!”对此,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孔子所谓性,乃与习相对的。孔子不以善恶讲性,只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所来的相异,皆由于习。” 孔子不断要求要把人后天的努力重视起来,认为,人一旦能够坚定不移的践行仁,能够有志于仁,就会在达到“仁”这个境界的路上才会有新的提升。

徐复观先生对孔子的人性论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他选择了孔子思想中的天命观与“仁”的思想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徐先生认为,孔子将天命或者天道当做了道德的超经验性格,也同意了“仁”并不是自然的呈现,人只有在后天的实践中才能证实“仁”,仁在人性之中只有一个萌芽,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具备“仁”的形态,通过后天的“习”,才能最终达到“仁”的境界。

《论语》中能够反映孔子人性论的章节还有《阳货》:中的“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以及《雍也》“中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傅斯年对此提出了这样的分析:他将古代人性说分为“特别论”与“普遍论”二者,认为,孔子之前比较盛行“特别论”,孟子却是“普徧论”的典型代表人物,而孔子恰好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如果我们结合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一段话来理解这句话,则可以发现如下观点:

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在刚出生的时候区别还不是很大,就学读书之时也并未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同善道而言,也没有独特的可以吸引的力量,能够让他有所改变。只是当性的作用发挥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圣人才跟中人有了天壤之别。大家都有性的存在,只是圣人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而已。

孔子虽然认为“仁”就是人性,卻又未对此明确的将性与“仁”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论述。仁虽然不是现成的人性,但是可以通过修身、习礼等途径进行学习和实践,惟其如此,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仁”的形成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因此,孔子特别重视后天的环境以及教育因素对人性的塑造功能。孔子指出,居住的地方一定要选择那种具有仁厚之俗的场所。

正所谓《里仁》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在关于教化方面,孔子把“六经”作为合适的教学内容,六经之中的精髓“先王之道”具有很高的教化功能的。在六经之中,孔子又特别的推崇《诗》、《礼》、《乐》对人性的重要意义。在《泰伯》中,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不能离开诗乐礼的熏陶和教养。

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人性究竟是恶是善,不断强调人的本质是“仁”,人性要向着“仁”的方向去发展,重视诗乐礼对人性的涵养,实现自然的天性向道德为核心的人性发展。可见,孔子所说的“人性”,主要包括了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养成,是把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做了一个整合。

三、孔子人性论的教育价值

虽然孔子将人分为三等:即“上知”、“中人”和“下愚”。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但是孔子的出发点是以性习之分为其依据的,孔子说:“天生聪明、不学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再次一等;遇见困难也不学的人就是下等的了。”因此我们在进行人格教育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来进行德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应积极引导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基于教育对象相应的环境资源,为其充分形成良好人格提供保障。

(一)培养学生学生基本道德观念

学生因其年龄、阅历等因素获得的过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小,学校德育应积极发挥民间道德、公民道德与公众人物道德的作用,充分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亲身体会、并且可以付诸实践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道德实践活动,使其在心灵中深刻感受到生活中、校园中的道德模仿的对象,进而改善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想理念。

环境一旦得到改善,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埋下了一颗德语的种子,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基层人民的心路历程都可以唤起学生的道义感和忧患意识,为其今后的生活学习增加保障。

(二)自省法的实践

仁的修养是一种感性、理性、意志的综合觉知。我们通过孔子“仁”的认识,明确了“圣人”与“下人”的分别,因此要对内省的方法加以借鉴。我们所说的“内自省”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是一种结合了理性与悟性的道德发展模式,这也是符合中国人传统义理悟性的思维和取范榜样的道德文化,从根本上也否定了道德强行灌输,它具有详明的对于善的理性解读,又明确提出要达到一定的境界需要自主的进行反思、内省、顿悟,以达到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升华,对我们的德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确保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了一个可靠的前提条件。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更应该注重主体作用的发挥,道德建设也是以教育对象自身来构建的。孔子也是站在自我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来建构一条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发展的道德建设思路,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影响大环境,它更应该对群体有所关注,公共的道德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道德人生,虽然“仁”的境界并非人人可得,但是自身修养的高度却可以自身的学习实践来得到显著的提升,如今的学生更容易沉溺于自己的小小天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意识,虽然在学习中可以了解有关一些忧国忧民的情怀、恪守诚心的公德,沉郁的家国之思,但是却很难将其付诸实践,有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孔子的人性观中提取有效养分,培养以学生主体建设为主的得到教育,通过对传统儒家所传递出的修己达人、忧己忧人、诚信不违仁及知耻而后作的人格动力和践履信念,及其所向往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的自我修养境界,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精神气质。

综上所述,人的天性发展是“仁”的理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在照顾到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前提下来进一步对其理想信念的形成加以引导和支持,唯有如此,才是对孔子人性论的最大理解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人性论境界人性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逼近人性
功能与人性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人师”的境界
“人性论”视角下的人格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