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手机新媒体依赖现状调查
2018-03-26朱其志刘传俊仲泓宇
朱其志 刘传俊 仲泓宇
[摘 要]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调查问卷对江苏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手机媒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高依赖检出率为22.7%;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年级、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人口学变量可共同解释手机媒体依赖14.8%的变异量。结论:大学生对手机媒体具有依赖性,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微时代;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100-03
手机新媒体是继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传媒,这种传播媒体凭借其互动性、及时性、广泛性、便捷性和经济性等特点自诞生之日起便迅速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新时尚。在微时代,手机媒体功能越发强大,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和低廉资费以及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软件,其迅速获得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青睐,成为他们的新宠儿,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这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1][2]
“手机依赖症”是指个体由于某些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使用者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现不适应状况的一种病症。这种现象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而分析人口学变量对手机媒体依赖的预测作用,有利于高校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有效预防“手机依赖症”的发生。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南7所、苏中3所、苏北4所共计14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 516份,有效回收率为93.82%。涉及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有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
(二)研究工具
根据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情况调查问卷,参照以往相关研究[3][4],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问卷。问卷共6个项目,每个项目选项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式记分,从完全反对到完全同意分别记1~5分,所得均分越高表示手机依赖程度越高。问卷各项目之间以及与项目总分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性水平,总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83。此外,问卷与SCL-90量表中的焦虑和抑郁分量表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使用。本研究将所得手机依赖分数转化为标准Z分数,然后根据Z分数值进一步将手机依赖程度细分为3个等级,即高依赖(Z≥+1.0)、中等依赖(Z分为-1.0 (三)调查与统计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数据经OFFICE EXCEL 2010和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频率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基本情况(见表1) 2=日常生活中会下意识地查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来电或者未及时查看的信息。 3=有时候会有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或者手机振动的感觉。 4=手机如果没电,就会焦躁不安,不知所措。 5=公共场合机不离手,并会不时地“刷”手机。 6=拇指、眼睛经常因使用手机而感到酸痛、难受。 从表1可以看出,33.9%的学生不把手机带在身边就会感到心烦意乱;49.2%的学生日常生活中会下意识地查看一下是否有未看信息;有25.6%的学生有过“幻听”体验;27.9%的学生长时间不带手机,就会焦躁不安;36.8%的学生在公共场合也会不时地查看手机;11.6%的学生因使用手机经常感到拇指和眼睛酸痛、难受。通过比较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均分(M±SD =2.74±0.80)与理论均值2.50的差异发现两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891,p=0.000),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已经具有显著的依赖性。 进一步根据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的得分高低将依赖程度分为三组,即低依赖、中等依赖和高依赖。结果显示,高依赖人数为117人,占比为22.7%,平均得分为3.78,明显高于低依赖组,见表2。 由表3可知,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等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t=-2.350,P=0.019<0.05;t=8.508,P=0.000<0.001;t=4.707,P=0.03<0.05);在年级、生源地等变量上也有显著差异(F=47.179,P=0.000;F=3.483,P=.03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在年级上大学生手机依赖强弱依次是四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且具有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学生手机依赖强弱依次是农村>乡镇>城市。在专业上,手机依赖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是体艺类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上得分要比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稍高。 (三)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回归分析 以大学生手机依赖为因变量,以人口学变量(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年级、专业、生源地)为自变量,进行直接法(enter)多元回归分析,以此探讨人口学变量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作用。经过对回归系数的方差检验 (ANOVA),F=15.888,P=0.000,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人口学变量对手机依赖具有直接的影响,见表4。 表4表明,采用enter回归分析法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时,人口学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397,可共同解释手机依赖14.8%的变异量。性别对手机依赖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女生手机依赖明显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生源地对手机依赖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独生子女大学生手机依赖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手机依赖明显高于城镇大学生,城镇大学生手机依赖明显高于城市大学生。学生干部对手机依赖有临界负向预测作用,即学生干部手机依赖已倾向高于非学生干部。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情况
本研究大学生手机媒体中等及以上依赖检出率为83.3%,其中22.7%的大学生为高依赖,并表现出躯体化特征,这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息息相关。大学生的年龄多为 18 至 22 岁,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追求新奇刺激,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精神需求的程度往往比对物质需求的程度更高。此时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渴求,情感的满足也是人生发展阶段中最大的。对于绝大多数“第二断乳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最低级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求(由父母無条件供给)很容易实现,所以他们需要寻求更高级的需求,即心理上的归属、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渴望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信息,并做出反应。手机新媒体方便、快捷、经济、隐蔽等特点正好与大学生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不谋而合,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心理上的诉求,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得知身边的大小消息,帮助他们排遣心中的郁闷,给他们带来情感满足。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动机也有积极的部分,而不仅仅只是消遣和应激。因此,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来引导大学生科学地使用手机,以便更好地避免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
(二)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特征(性别、年级等)与手机媒体依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尽相同。[5]男女生手机依赖具有显著差异,女生依赖高于男生:一方面,女生比男生情感细腻,容易想得多;另一方面,手机媒体的众多交往软件极大地满足了女生这一心理,可以给她们带来更多的思考空间,在这隐秘的空间里她们可以尽情倾诉情感。我们更要警惕女大学生热衷于虚拟的手机交往而陷入依赖的心理疾病。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其情感支持系统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是不同的,突然独自一人异地求学,手机可以降低他们由于信息缺乏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消除自我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趋向高于其他人,也许这是手机的出现为他们处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大学生手机依赖还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四学生的手机依赖性最高,其次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大三学生最低。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未毕业就失业的滋味让他们无所适从,而手机为他们带了方便,成为他们释放精神压力,排遣郁闷的“小贴士”。因此,他们对手机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依赖。而大一新生往往面临适应问题,在新的环境中他们习惯于依赖具有间接性和便捷性的手机来了解身边的事物,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谈、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手机依赖当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二、大三的学生,尤其是大三学生对大学的生活环境和学习节奏已经适应,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不再需要过分依赖手机来获得安全感,自然对手机依赖也会相对下降。在生源地方面,依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农村、城镇、城市。一方面,可能农村的孩子进入城市感觉一切都是陌生且新鲜的,手机可以消除他们心中的距离感。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是初次体会到Wifi的疯狂,他们对手机特别热衷,欲罢还休。另外,手机依赖没有表现出专业差异,但是体艺类大学生依赖分数要高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可见,在大学生中手机依赖者在人口学变量上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在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时,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分类指导。
(三)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的预测作用
大学生作为手机媒体的忠实受众,其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大学生手机依赖是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虽然这些人口学变量不是确定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硬性指标,但它们可以成为判断手机依赖的参考性指标,为我们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特别是对来自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女生要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她们可能是手机依赖的高发群体。手机新媒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大学生手机依赖原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空间。
四、结束语
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不仅有损智商,还且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大学生手机新媒体依赖检出率较高。青年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动因复杂,具有矛盾性,虽有消极因素,但也有积极的部分。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学校应积极开展分类教育引导工作。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很多,人口学变量的预测作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今后需要我们继续加强研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席卷,手机媒体如虎添翼,各种功能日新月异,信息超载和碎片化趋势更加明显。手机媒体将以新的形式向大学生传输海量信息,各种社会思潮都可能通过手机媒体向校园渗透,并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可能会引发更大群体对手机媒体的依赖,甚至会冲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并对其道德品质产生影响,这必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关注手机新媒体的有利因素,对大学生科学使用手机加强教育,有效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并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继元.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协同治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50-52.
[2] 戴建波.“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32-136.
[3] 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26-27.
[4] 李俊一,彭俊淇.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研究——以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为例[J].管理观察,2013(6):69-70.
[5] 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66-69.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