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低谷期

2018-03-26闻之

时代金融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玩城古玩当代艺术

闻之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行业调整带来的持续波动中送走了2017年。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过去一年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一年。特别是在岁末年初之际,拍卖行、画廊等艺术品经营机构都或多或少已感受到,从楼市、股市等其它领域流入艺术品市场抄底的资金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场内的新老买家在审美取向和价值标准方面的碰撞交流也变得空前活跃。2018年,不同的细分市场在投资风向上将如何转变?收藏者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思维去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呢?

这个冬天,可以说京城艺术市场出现了有趣的“跷跷板效应”——这边厢拍卖场人气火爆,那边厢古玩城门可罗雀。曾几何时,到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淘“宝”还是件挺时尚的事儿,如今却已是大相径庭的一幅“冬眠”画风。一度被视作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玩艺术品到底该如何寻找出路? 对于市场“身陷囹圄”,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认为,全国范围的古玩城都在走下坡路,市场经营额不断缩水,近两年更是跌至谷底。他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需求少了,“雅贿”现象急剧减少,稍有实力的买家也从这个市场撤离转向拍卖会;再就是“扎堆儿”式古玩市场到了回归理性的时候。

艺术市场分析人士马维也认为,离场的不会只有商户,一些古玩城也会被洗牌出局。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京城一哄而起建了不少古玩城,总数一度达五六十家。“一些地产商将触角伸向古玩行业,导致市场虚火过旺。”在京城叫得响名号的大钟寺古玩城近期的遭遇比较“惨烈”,目前整个一层通道,很少能看到客人进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看店人独自等待,整层楼店员数比顾客还要多。选择在寒冬里坚守的,大多是那些入行早,拥有不小实力客户的商家,早年间以低价购入的精品可以支撑他们顶住目前的压力。不过,至于能扛多久,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据了解,这里的古玩集市已存续近30年,规模在全国范围也难有出其右者。不过,这里的商户显然更在乎每天的客流量。“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还得从老家请人帮忙看店。现在店里安不安排人守店区别也不大,谈成一桩生意太难了。”从福建举家迁居北京的黄炳辉主要经营古典家具,兼售手串、玉器之类,他说,如今卖出一件古玩就像“碰运气”。相比成交量,人气偏低更是不少商户心中的痛。“有些店铺都快成摆放货品的仓库了,常常是连着好几天都不开门。不是人家不想做生意,主要是走進店内的客源实在少得可怜。”与黄炳辉紧邻的一位经营书画的店主透露,自己现在都是吃老本儿,已经好几个月没谈成有意向的新客户了。

“对虚火过旺的行业只有适度降温,才可能让它走出病态。各方历经多轮洗牌后,还能屹立不倒的必然是有实力又专业的商家。”在艺术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国内古玩市场以前就是个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今后它会走向两极分化,一端走精品化路线,甚至可能与品牌拍卖行合作推展销会;另一端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工艺品市场。那么古玩市场到底该向何处去呢?有专家开出的“药方”是,走专业化运营之路。专家认为,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淘宝客,在市场爆发期都只是把古玩、文玩当作可以爆炒的普通商品,只有当市场转向沉寂,人们才不得不静下心思考出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那些充斥坊间的“淘‘宝者一夜暴富”“凭几页泛黄的纸张就身家百万元”之类的故事,无疑给这个本就不那么透明的市场平添了传奇色彩。其实它的平均利润并不比普通商品高,不少闯入者实属误入歧途。与此同时,与古玩城相伴相生的赝品问题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顽疾,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赝品也有人接盘,当市场萎缩之后,曾经的热钱必然选择离场。

此外,作为全球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艺术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成为具有当代全新语境的艺术新生儿。必须承认的是,国内的部分收藏者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还比较肤浅,甚至很多人连概念都还没搞清楚,看到油画就以为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首先是一个艺术史概念,但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具备颠覆性、革命性的艺术观念、内容题材以及表现形式、艺术图式。从目前状况看,当代艺术有庸俗化倾向,一些人乐此不疲,大多数人嗤之以鼻。总的来说,2017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处在谷底缓慢平行的状态,近几年的行业大调整,当代艺术是首当其冲,未来多久会触底反弹,没有人能说清,或许三五年,或许两三年。

猜你喜欢

古玩城古玩当代艺术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古玩抢劫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刘冲作品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王莫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