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

2018-03-26

现代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术性做作业辅导

84.0%受访家长

会因陪孩子写作业头疼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0名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家长中,居住在一线城市的占32.4%,二线城市的占44.0%,三、四線城市的占19.4%,县城、城镇的占2.7%,农村的占1.4%。

调查显示,在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频率上,最高的是每天都陪伴(37.1%),然后是一周3~4次(34.4%)和一周1~2次(19.7%)。在陪伴时间上,30分钟~1小时(44.2%)、1小时~1.5小时(20.6%)和30分钟以内(16.9%)较为普遍。

调查显示,84.0%的受访家长平时会因陪孩子写作业头疼,其中24.4%的受访家长表示非常头疼,还有16.0%的受访家长则表示“非常愉快”。

陪做作业中哪些事情让家长感到头疼?孩子做作业磨蹭获选率最高,为58.0%,其后依次是孩子马虎,各种低级错误层出(48.7%),孩子知识点不掌握,老教不会(43.9%)。此外还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41.2%)、作业需要家长参与共同完成(25.3%)和每天都得签字检查(19.9%)。

“现在我们已经不像小学辅导孩子时那样全面了,陪她写作业的时间也短了很多。”家长张徽表示,陪孩子写作业,主要是想了解孩子日常的学习状态。

“对于我和孩子爸爸来说,陪伴女儿做作业能让我们和孩子有一段共处的时间,不至于总是孩子忙作业、我们忙工作。作业是小事,在陪伴中互相了解,互相沟通才是重点。”家长范辉说。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初衷是什么?60.2%的受访家长是为了了解孩子日常学习状态,47.9%的受访家长认为是亲子沟通的重要方式。其他还有:孩子希望家长陪伴(31.8%)、没有家长监督孩子不好好做作业(31.7%)和应学校老师要求(30.5%)。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表示,对于社会热议的陪孩子写作业现象及其种种问题,应当撇开问题本身,站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否则走不出这个“怪圈”。唐智松认为,现如今基础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强化了学术性的“讲课——听课——写作业”活动,而压缩了其他诸如文体、科学探究、社会服务等课外、校外的实践性活动。“学生整天被束缚在学术性的理论学习中,就会反感甚至厌恶学习。为了确保作业及学业质量,家长也被拉到写作业活动中。”

唐智松认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择陪孩子写作业的方式,“尽可能不要陪,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果确实需要陪,家长要尽可能减少陪伴时间,而且主要是在学习方法、思路等层面上给予指导,切不可越俎代庖”。

“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对孩子进行非学术性的教育,如接人待物、处世立业、家庭责任及社会公德,绝对不能让家庭教育责任无限化。”谈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唐智松认为,学术性的作业辅导责任应主要由校方来承担,而不能将责任推给家长。“基于每个孩子学术与实践倾向的差异,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

对于陪孩子写作业,63.0%的受访家长认为应以监督为主,必要时进行辅导;46.2%的受访家长认为应寓教于乐,陪伴为主,作业为辅;27.4%的受访家长建议全程参与,浸入式辅导;14.8%的受访家长表示应顺其自然,无须过多辅导。

(周洁)

猜你喜欢

学术性做作业辅导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