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貌似无用,就真的无用吗?

2018-03-26橄榄树

现代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诗词绘本女儿

橄榄树

好友说,前几天,讽刺她教孩子诗词是瞎耽误工夫的同事居然跑来问她,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诗词,并能快速地背诵。

那时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正火,好友建议同事带孩子看看这个节目,她觉得让孩子多接触一下诗词挺不错的。可是这位同事毫不留情地泼她冷水:“孩子的时间宝贵,要用在正确的地方。诗词古文在高考中就占5~8分,有那个时间多背几个英语单词,多记几个知识点,多刷几道奥数题多好啊,费那工夫干吗?”

刚过完年,这位同事居然舍得让孩子用宝贵的时间背诗词了,这变化也太快了。这位同事为什么会改变原来的态度呢?原来,这位同事了解到,“高考大纲变了,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所以背诵诗词就从瞎耽误工夫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好友感慨道:“从小到大,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你能确定哪本书对你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哪本书毫无用处吗?我们学了几千个汉字,你能知道哪个字是你这一辈子都用不上,从而不用去学的吗?现在,她看古诗文有用了赶紧要学,没准儿过几年英文又大热了呢?到那个时候,她是不是再扔下诗文抱起英文呢?而且到那个时候,她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她已经变得很功利了呢?”

是啊,“有用”几乎成了成年世界衡量事物的基本原则,能带来订单的客户是有用的、能增进上下级关系的互动是有用的,要尽力去做,而其他没用的就尽量少做少想,别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个基本原则也被很多家长运用到了孩子的教育上,在户外奔跑、晒太阳、踩影子、看蚂蚁……都是无所事事,考不了级、拿不了证、加不了分,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

约翰·列侬曾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算浪费时间。但家长们的口头禅是:“这有什么用?”

很多家长不但要有用,还要立竿见影,如果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高的分数、最快的效果,那就完美了。

前两天,参加家长座谈会,会后老师答疑。家长们纷纷提问:“老师,我儿子不爱写作业,有什么好办法?”“我孩子不喜欢看书,总打游戏,怎么办?”“我女儿每天写日记都愁得要死,怎么也写不出来,老师您教点方法吧?”……

老师讲了一些辅导孩子写作业、写作文的方法,比如要有耐心,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要让孩子平时多积累素材,等等。没等老师说完,就有家长打断说:“老师,别讲这些没用的,您就跟我们说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见效快的方法。”很多家长附和,看来大家都希望得到一副灵丹妙药,让孩子吃了之后,明天他就能乖乖地完成作业,爱上阅读,写出美文。

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希望老师给灵丹妙药的时候,我看到班里成绩最好的桐桐的家长一直笑而不语。是啊,老师不是神仙,没有药到病除的仙丹,只有慢慢起效的道理。但是家长们不想等或者等不及,想寻找一剂良方,让孩子吞下立马药到病除。但是,吃下去马上就能见效的药,你敢让孩子吃吗?所有有用的药恐怕都需要时间来证明,教育孩子更是如此。

有一天,朋友给了我一本书,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大女儿满月时看的《给宝宝的量子力学》中文版。当初买的时候,她觉得里面一定有玄机,结果买回家孩子看了几眼就丢在了一边。她纳闷是不是自己没找到读这本书的门道,就拿来给我,让我琢磨琢磨,看明白后给她的孩子讲讲。

不知道朋友想从这本书中看出什么,因为扎克伯格在访谈里说,他根本没指望女儿能看懂这本书,他希望借此书让女儿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女儿能够懂得自己的需要,去探索去学习。“我这样做,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对我女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看来,玄机不在这本书中,而在家长的观念里。

什么是“无用”的?什么是“有用”的?这与时间的长短很有关系,短期无用的知识,很可能是长期有用的知识;而眼前有用的知识或方法,等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很可能是一段弯路。

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讲了他大学辍学之后的经历。他并没有离开校园,而是旁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的课,10年后当他设计第一台个人电脑时,为发明电脑上的可变字体发挥了巨大作用。

乔布斯回忆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听这门美术字课,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微软视窗是照抄苹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中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我在念大学时,是不可能把未来的很多点连接起来的。只是在10年之后,当我回头看时,才如此清楚和显然。”

曾经就职的报社里,大家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学经济的、学考古的、学建筑的、学医学的,本是不同行业的人,却因为对文字的热爱聚在了一起。其中一位同事,中学时偷写小说被家长臭骂,大学被逼着选了当时最火的经管专业,当了两年白领后转行成记者,现在以写小说为业。

人生是立体的、丰富的和不可预知的,某些“有用”的东西,可能只是暂时有用,以后一生都不会再用;而某些“没用”的东西,则可能是暂时没用,以后会终生受用。

看似无用的知识或技能,如果在人生关键时帮你一把,由“无用”变“有用”,当然值得庆幸。但很多无用的知识,似乎真的一生也没用上,那么曾經的付出是不是就很可惜呢?

在陪女儿读书的过程中,很多绘本我都给她读过多遍,但是当我再次拿起时,她全无印象,依然像是第一次读到,真是让人泄气!但是某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将来她长大了要去很多地方,住在海边,做很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我问她:“就像花婆婆那样吗?”《花婆婆》是我给孩子读过的一个绘本,里面讲了一个女孩应该怎样度过一生——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住在海边,将鲜花的种子撒满小岛,让小岛开满鲜花。女儿已经不记得这个绘本了,但她想像书中的女孩那样自由美好地生活,这就足够了。

很多人小时候曾痴迷于某个爱好:喜欢唱歌,整晚试唱一首歌;喜欢美术,画过很多张素描;喜欢阅读,看过许多杂书……但后来他们并没有成为歌唱家、画家或是作家,而是成为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是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他们依然能够信手画出美丽的图画,随口哼出悠扬的曲调,交谈时用词准确优雅让人如沐春风,那些看似无用的付出已经不知不觉地藏在他们的气质里、谈吐里,显露在他们的生活里、文字里。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读过的闲书、痴迷过的爱好、满院子疯跑浪费的时间和墙上的随手图鸦,都在以某种方式伴随他一路前行,可能会让他的人生发生巨大或者微妙的变化。即便一直都没发挥任何作用,可一旦想起那些“自在无用”的时光,也会让他感到美好和温暖。

扎克伯格给他刚出生的小女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与其告诉你如何成长,我和你妈妈更愿意聊聊你的童年。当你长大了,你一定会面对一个无比严肃、正经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要好好享受童年的原因。你的一生只有一次童年,所以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担心未来。他希望女儿:能尽情地阅读苏斯博士的书,然后自己创作关于Vipper和Vipp的故事;能和Max(大女儿)一起骑旋转木马,直到骑遍每一只彩色的小马;尽情地在家里的客厅和院子里疯跑,想跑几圈就跑几圈;最好你能多多睡觉,睡得安稳,在你的每个梦里,都能感受到爸妈对你的爱。

多休息,多活动,多晒太阳,让孩子健康起来;对孩子喜欢的事情,引导他、激发他、培养他,在他心里种下快乐和求知的种子;给他无限的爱,让他的童年充满温暖的亮色,将来可以对抗这个“严肃、正经的世界”。这些看起来都没有什么用,却是很好的童年生活指南,能积累下对孩子终生有用的东西,并在生命里传递下去。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诗词绘本女儿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绘本
绘本
绘本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和女儿的日常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