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暗潮涌动的小学成绩

2018-03-26陈彤

现代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春蕾学习成绩习惯

采访谢老师,说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她用到了“暗潮涌动”这个成语。有趣的是,这个成语不是用来描摹学生间的激烈竞争,而是用来形容家长的焦虑。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是否重要?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些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身为资深小学班主任和小学生学习能力研究专家的谢春蕾老师最有发言权,因此,我们邀请她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小学成绩重要吗

主持人:我们先来讨论一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重要吗?

庄文漪(小学二年级男生的妈妈):当然重要啦!我儿子上学以前上过学前班,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早早学过一遍,所以上学后考试成绩不错,在班里处于领先地位。可是升入二年级以后风云突变,他的成绩在班里只能排到第15名左右!我非常担心,却无计可施,或许他不够聪明吧?

叶建南(小学四年级女生的爸爸):我女儿的成绩排名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我很着急。但女儿的班主任说,小学阶段的成绩,家长不可太当真,因为孩子开窍有早有晚,要有静待花开的定力。班主任还说,相比之下,孩子的学习习惯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我觉得班主任的话有道理,但转念一想,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正是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吗?可见,学习成绩是学习习惯的晴雨表,我着急得也不算多余啊!

景瑞虎(小学三年级男生的爸爸):我本来不拿儿子的学习成绩当回事,但三年下来我不得不放弃初衷,因为老师给的压力太大了!没有优异的成绩,孩子就没有资格竞选班干部,更没有资格参评“三好学生”,甚至轮不上好的座位。也就是说,学习成绩是老师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而老师的评价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我们做家长的还能怎么样?

主持人:看来,家长们普遍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挺重要的。请谢老师谈谈看法。

谢春蕾(资深小学班主任、小学生学习能力研究专家):我认为,孩子上小学时的学习成绩既重要也不重要。我不是卖关子,且听我仔细分解。

说小学时的学习成绩重要,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状况,另外,成绩也可能通过影响孩子在群体中的地位、自我评价等,间接影响他的性格。仅这两点,它就足以引起家長们的重视。

说小学时的学习成绩不重要,是因为孩子的智力等能力在小学阶段尚在发展中,未来变数很大。比如,高智商的人通常晚熟,他们的大脑要到11岁左右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还有很多孩子在中学,随着心智逐渐成熟、潜力被发挥出来而在成绩上逆袭,成为优等生。另外,学习成绩所反映的只是孩子某些方面的发展情况,而不是全部。比如,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常常不能反映孩子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深入探究的意愿等,基本不能反映孩子是否有善良、正直等品德,是否有坚毅、乐观等性格,不能反映三观的正确与否、交往能力的强弱、是否有幽默感、艺术品位如何、眼界是否开阔、心胸是否宽广、能不能尊重别人、是否有礼貌、有没有各种生活技能、肢体是否协调灵活,以及有没有适应力和灵活性、是否有准确清晰的自我认知、心理是否健康、有没有让他挚爱的事物、未来是不是在大多数环境中都能找到乐趣并怡然自得地生活……

庄文漪:我的天!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关注啊!我好像忽略了很多!

景瑞虎:跟这些需要关注的东西相比,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不算什么。

谢春蕾:公正地说,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所反映的问题,但要看到学习成绩不是一切,不能有一俊遮百丑的想法,对成绩不佳的孩子,家长更不能失望。很多统计显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作家、体育健将、成功企业家、科学家,小学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是种子总会发芽

冯士芳(小学三年级男生的妈妈):听谢老师一席话,我有顿开茅塞之感,现在我感觉攀比的焦虑减轻了不少。请问谢老师,小学生成绩差异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因为智商有高低之分吗?

谢春蕾:不可否认,智商差异的确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但是,以我从教16年的经验来看,智商极高和极低的学生非常少见,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处于中等水平,只有微小的差别。研究显示,智商不仅仅取决于基因,孩子后天的学习、经历都会影响大脑的结构,加上儿童的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我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的智商。

项海荣(小学一年级男生的妈妈):学习成绩跟孩子的入学年龄有关系吧?我儿子入学时差两个月到六岁,在班里是最小的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反映,我儿子心智不够成熟,对课堂知识接受起来有困难。

谢春蕾:心智成熟程度无疑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就如同每个孩子换牙早晚不同,在小学,即使同样年龄,他们的心智成熟程度也是不同的。造成心智成熟程度差异的原因,除了先天条件,后天环境影响也很大,比如有的孩子上幼儿园较早,或许他会比同龄孩子显得更成熟;有的孩子家里人多,家长亲友多,或有哥哥姐姐,孩子从小接触的环境复杂,也可能成熟得早。相反,没有这些条件的孩子就显得比较幼稚,上小学总是跟在同学后面玩。心智成熟程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较幼稚的孩子通常比较贪玩,自控能力差,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思维有局限,使得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偏差,常有一些在别人看起来很怪的想法。

项海荣:没错,我儿子就是这样。请问谢老师,我该怎么做?

谢春蕾:注意不要用对待小宝宝的方式对待上学的孩子,不要过度保护,不要贴身陪读,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会慢慢适应的,是种子总会发芽,多一些耐心吧。

项海荣:我儿子班上有一名男生成绩落后,后来被查出患有读写障碍,我非常担心我儿子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谢春蕾:在小学低年级,患有读写障碍、多动症、感统失调等疾病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严重落后;另外,还有许多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孩子,同样会被困扰,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果您发现孩子有这些疾病的典型症状,一定要尽快看医生,以免病情恶化。

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各方面的状态,不代表他以后都将如此,10岁以前,孩子仍然有很大改善空间。另外,最新的研究发现,读写障碍者常常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业能力,他们视觉注意力范围比常人更广,或许是很好的画家。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精力更充沛,也许更有创造力。总之,某些特质过去被我们认为是妨碍学习的,其实那只是上天给孩子的特殊礼物,而我们对此缺乏了解。

学习习惯咋养成

鲁洁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孩子老师反复强调,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请问谢老师,学习习惯指的是什么?

谢春蕾: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2.在记事本上记清楚作业;3.回家先写作业,写作业时集中精力,不能边写边玩;4.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该朗读的要朗读,该预习的要预习,要求听的英语音频一定要听,该查字典的要去查,数学也要书写工整,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等;5.睡觉前要整理好书包;6.不会的地方要请教老师或家长;7.考试前要重点复习以前做错的地方;8.考试后要订正错误。这些最基本的做法,在低年级被称为学习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习惯会丰富起来,成为一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些学习习惯,家长不能要求一二年级的孩子一下子都做到,但要随时了解他的情况,哪里做得不够,帮他改进。

陆兆鸽(小学二年级男生的妈妈):看来,在小学阶段取得好成绩还真不容易,果然是暗潮涌动,学问很大啊!请问谢老师,如果孩子没有养成上述好习惯,原因何在?

谢春蕾:我认为是两个方面的原因:能力不足和意愿不强。

能力包括专注力、自控力、写字的基础、课堂上听课时的理解能力等。当孩子某个环节能力欠缺,那么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变得很艰难,所以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发现孩子哪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就要想办法去帮他增强。

所谓意愿,就是孩子是否心甘情愿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孩子意愿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如果亲子关系融洽,孩子有强烈的归属感,就会渴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好成绩,让老师和家长满意,反之则会懈怠、敷衍。

2.自我认知。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与孩子沟通,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关注孩子的进步而不是结果,孩子就会有积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很好,值得爱,有较强的自尊心,凡事就会努力去做好。反之,自暴自弃的孩子是不会心甘情愿用功学习的。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如果孩子由过去的经验得出了“我能学会,我能做成”的结论,相信自己可以坚持,相信努力是有用的,自己最后总是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那么孩子就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自然愿意配合老师和家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有目标也很重要。10岁以上的孩子不再像一二年级时那样,主要靠家长的要求来培养好习惯,他开始有更强的反思能力,行为更多出于主观意愿。如果他有榜样,有渴望达到的目标,有内在动力,那么他会更主动地做好自我管理,总结学习策略。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春蕾学习成绩习惯
习惯
女排名将曾春蕾:人生低谷遇见爱
女排名将曾春蕾:顽强拼搏中开出幸福之花
兄弟让举
上课好习惯
名落孙山
好习惯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
My sister’s fingers我妹妹的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