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自信的男孩/宝宝摸我咪咪/怎样毁掉孩子/不自信的女孩

2018-03-26

现代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

问:我家儿子天不怕地不怕,家里老人和我们整天跟在他后面提心吊胆的,生怕他有个意外。有时候我甚至想把他关在家里,省得他在外面爬高上梯的,处处让人不省心。请问,我的想法可行吗?

刘菲林

答:達尔文说:“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在培养男孩的过程中,父母不应事事控制,处处阻拦,而应多鼓励他去探索,从小培养他勇于冒险和敢于竞争的个性,最好能够放开手,让他自信向前冲。

应该说,男孩一般比女孩更自信、更勇敢,做事情更喜欢冲在前面。可中国家长担心孩子有危险,喜欢把孩子抱在怀里。殊不知,“抱”养出的孩子自私、怕吃苦、怕负责任、不懂感恩、经不起风雨。

放手让男孩向前冲,解开束缚孩子的重重枷锁,鼓励他探索未知世界,给他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去体验、去总结、去获得,同时和他一起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

有个男孩4岁了,可走路还不稳当,踉踉跄跄的。上下楼梯,他也只会手脚并用地爬。究其原因,是家里人抱他的时候太多,他自己下地走路的机会太少。大人抱着孩子,享受着与孩子的亲密,殊不知孩子却因此失去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孩子虽小,却也是独立的个体,同样需要自由,需要空间,需要有机会去锻炼,以迎接自己的新生活。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不要太心疼孩子,也不要管得太多,而要学会放手。

家长放手,可以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拥有感恩的心。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好汉。”人要从小自立,学会打理生活。孩子的天性是对一切都很感兴趣,对大人做的事也想试试,家长可以鼓励他自己穿衣、叠被、吃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无论做得好坏,都不要批评和阻止,而应教授孩子做事的技巧和方法,让孩子体味劳动的乐趣,并适时地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重要,增强自信。

家长放手,可以让孩子体味成功的喜悦,成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更加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虽然学习之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但孩子每次克服困难后都会获得喜悦和快乐。孩子做得好,家长应及时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但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太夸张,以免孩子自我膨胀,骄傲自大。孩子做得不好,家长也要鼓励孩子面对现实,而不是一味逃避。

家长放手,可以解放孩子的思维,让他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父母的放手是有意识的,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而孩子的玩耍是无意识的,他只知道开心就好。因此,家长应把自己为孩子制订的目标方向融入、贯穿到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仔细分析、发现在哪些方面放手,孩子会得到锻炼,不断进步,如何放手才恰如其分,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

值得注意的是,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对孩子不闻不问,也不是揠苗助长。真正意义的放手,需要父母在放手的同时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约束孩子的日常言行,让孩子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宽容、理解、忍让,并且不断提高自觉性和自律性,从而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问:我家宝宝4岁,调皮好动,聪明可爱。唯一让我烦恼的是,他总喜欢摸我的咪咪,每次靠过来的时候顺手就把手伸进去了。要说,4岁已经不小了,我担心宝宝会早熟。请问,我该怎么办才好?

胡一平

答:年轻妈妈经常会遇到类似问题,就是日渐长大的孩子仍然爱摸妈妈的乳房。其实,孩子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家长的原因,比如孩子每次摸的时候,家长没有坚决制止。可能家长会给宝宝讲道理,不能摸什么的。但是在讲道理的时候,孩子的手依然在摸,所以家长的这种做法基本是无效的。

对不满6岁的孩子来说,所谓的教育,行为比语言更重要。当孩子的手刚想伸过去,家长发现他有这个意图时,就应该马上挡住,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坚持两个月,一定有效。

为了帮孩子改掉这个习惯,家长还可以试试这么做:

1.跟孩子分床睡。就算孩子哭闹,妈妈也要狠下心来。

2.不要让孩子看到你的乳房,即使是夏天,即使在家里,也不要穿得太暴露,洗澡、换衣服时注意避着孩子。

3.平时多告诉孩子:“你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已经长大了,就要有个小哥哥(小姐姐)的样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4.多陪伴孩子,多带他去户外游戏,让他知道妈妈并不是他唯一的依赖。

5.千万不要用打骂的方式阻止孩子,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惯着他。

问:我常常因为孩子的问题被老师叫到学校,每次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我都感觉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请问,我真的会像老师说的那样“正在毁掉孩子”吗?

卢霞

答:要毁掉一个孩子,就要毁掉孩子的自尊心,具体方法有这么几条: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粗心马虎,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经常说:“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让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会自暴自弃地度过一生。例如:经常告诉孩子,你为他操碎了心,累出了病,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因为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你早在事业上大展宏图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要强硬,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再配合一些讽刺挖苦的话,效果就更好了。例如:“见过傻的,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

5.孩子的一切都由你决定,别给他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日记,一定要查看;孩子的电话,一定要审查。

6.学会迁怒。工作或与人交往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回家拿孩子出气。无论什么错事,都归咎于孩子,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

7.当众出孩子的丑。这条的杀伤力最强。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的面损贬孩子,轻视孩子,讓他无地自容,自惭形秽。

如果你有了以上种种,基本就可以断定你正在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老师和我都不希望你这样做,不仅过去不这样做,也包括现在和将来。

问:我女儿性情柔弱,很不自信,做什么都“怕”字当头——怕黑,怕生,怕风,怕雨,怕动物,怕父母不在身边。有时我觉得孩子这样挺招人疼爱的,但我又希望她能像公主一样坚定果敢、骄傲高贵。我和丈夫都主张富养女儿,可为啥孩子还会这么胆小懦弱呢?

李慧娟

答:女孩,可以柔弱但不能懦弱。觉得女孩娇弱才会有人宠爱的看法非常片面,因为懦弱的孩子是很难建立起自信的,而孩子一旦失去了自信,就等于失去了成功。

家长要想改变女儿的怯懦,首先要知道她为什么会懦弱。一般来说,造成女孩胆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

1.经常恐吓

孩子难免会哭闹,有的家长见孩子哭闹、不听话,就用大灰狼、老虎、狮子等野兽恐吓孩子;有的家长用鬼怪、雷公等吓唬孩子;还有的父母索性关掉电灯,发出怪叫,营造阴森恐怖的气氛,期望镇住孩子。这些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恐吓对制止孩子哭闹会有一些作用,但其副作用更大,会给孩子带来长时间的心理创伤。

对家长随意杜撰出的可怕东西,小孩子没有识别能力,信以为真,惊吓造成的深刻印象成了抹不掉的阴影,一到天黑或身边没人时,就会现身恐吓孩子,时间久了,本来胆大的孩子也变胆小了。

2.动辄训斥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为了孩子的未来,严格管教孩子。他们对孩子非常严厉,动不动就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允许孩子有半点差错。女孩生性敏感,家长的大声训斥,让她每时每刻都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事情。如果这样,她哪儿来的自信心呢?

3.过分娇惯

与过分严苛相同,过分娇惯也会让孩子产生懦弱心理。因为娇惯让孩子没有机会接触挫折和失败,也意味着失去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毫无疑问会弱化孩子的能力。

4.灌输弱者心态

有些家长潜意识里把女孩当弱者看,过分渲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不管怎样,女孩可以柔弱,但不能懦弱。柔弱会让人心生怜爱,但懦弱则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富养女孩,就要让女孩建立起足够的自信,把懦弱的苗头扼杀于萌发。

另外,想帮助女孩建立自信,首先父母自己要自信,然后多鼓励孩子大胆与人竞争,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家长要从小事做起,对女儿多鼓励、多赞赏,帮助她消除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心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女儿找回自信,并逐渐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女性。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
当代家长不易做
家长错了
孩子的画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