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统计分析
2018-03-26刘杰谢兴梅冯雅璐
刘杰 谢兴梅 冯雅璐
【摘 要】通过对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统计分析发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发展、对外开放等几个方面;政治建设的聚焦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文化建设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中国梦、思想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建设领域关注的重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词】习近平系列讲话; 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09-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共产党员网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创办的官方网站,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栏目较为全面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讲话。截止至2017年3月24日,该专题共收录461篇习近平重要讲话,本文以此为基础数据对习近平系列讲话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一、习近平讲话年度分析
(一)年度讲话数量分布
根据统计,2012年习近平的讲话有6篇,2013年74篇,2014年121篇,2015年116篇。2014年是一個拐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数量从2013年的74篇大幅增加到120篇,之后三年(2014-2016年)相对稳定,保持在每年120篇左右。这种变化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习近平在十八大当选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担负全面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需要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国防外交等各方面作出新的部署,发表系列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略和治国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年度关注重点
各个主题的讲话数量在不同年份所占比重,可从一个侧面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关注的重点方面。从统计来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居于前四的主题是:外交(21篇)、经济(13篇)、党建(11篇)、政治(10篇);2014年讲话中前四的主题是:外交(37篇)、经济(21篇)、政治(17篇)、文化(15篇);2015年讲话的前四主题是:外交(41篇)、经济(18篇)、文化(13篇)、党建、社会(12篇);2016年讲话的前四主题是:经济(26篇)、外交(20篇)、国 防(19篇)、党建(18篇)。
从以上数据可见,2013—2015年习近平在外交方面的讲话都居于第一位,数量上远超其他各类讲话,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稳步提升,大国地位逐渐彰显,通过对国际事务的发声,中国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016年经济超过外交跃升为讲话数量的第一位。2016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低迷,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2016年也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年,这一年在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习近平这年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讲位列第三。从统计也可见,党建、政治、文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点方面。
二、习近平讲话主题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军队建设和外交八个方面。其中关于外交的讲话数量最多,有120篇占全部讲话的26%,列于第二位的是关于经济的讲话,有87篇占比19%,其次是党建、文化和政治,数量分别为56、52、49篇,分别占22%、11%、11%。另外,有关国防、社会、生态建设的讲话分别占10%、8%、1%。
(一)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发展、对外开放,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领域的87篇讲话中,有51篇是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占59%。在这51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讲话中,又有13篇是专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见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经济问题。从本质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是相通的,核心都是体制机制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多次提到供给侧改革,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讲话有17篇占经济类讲话的19%。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内国际形势做出的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此多次加以强调,将其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下,需要以新理念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与此同时,国际竞争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中国必须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容应对国际社会的变化和挑战。“科技、创新”“技术”“人才”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出现的高频词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特别强调和关注的几个方面。
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经济问题,关于这方面的讲话有11篇,占13%。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协调观是:协调既是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下好“十三五”时期全国发展的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关于对外开放的讲话有8篇,占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开放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对外开放。
(二)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讲话有49篇占全部讲话的11%。从讲话内容上主要可分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四个方面。
在政治建设中论述最多的是全面依治国,有15篇占此部分的31%。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依法治国上升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中,还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纪与国法的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治及其治理国家的作用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依法治国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讲话有13篇占2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讲话中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此外,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另外,关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论述有9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论述有8篇。
(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于文化建设的讲话有52篇占全部讲话的11%,从数量上看,排列在外交、经济、党建之后,与政治并列第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中国梦、思想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以及中国精神。
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讲话中占了很大比重,有11篇讲话占比22%。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提中国梦。习近平关于中梦的核心观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在文化建设中涉及思想文化建设的讲话有25篇占48%,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讲话有7篇占14%。其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观点。关于中国精神的讲话有9篇占17%。
(四)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关社会建设的讲话有37篇,主要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民生事业三方面,三个方面的讲话数量分布比较均衡。其中关于民生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讲话各13篇分别占35%,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讲话有11篇占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13篇讲话中,有7篇专门论述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总书记对扶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核心观点是: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扶真贫,真扶贫,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
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建设关注的重点方面,其讲话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关于民生事业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休育事业等方面。
(五)生态文明建设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5篇。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
(六)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讲话共56篇,其中从总体上论述全面从严治党的讲话有6篇,政治建设5篇,作风建设19篇,思想建设16篇,制度建设5篇,反腐倡廉4篇,组织建设1篇。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潔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的这一思路和顶层设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讲话中得到全面体现。
政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严格遵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对党忠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载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讲话中,论述作风建设的最多,有21篇,其中10篇是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习近平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发表讲话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党随后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准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反腐倡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使全面从严治党能够抓常抓细抓长在实践中不断得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党的制度建设的讲话有9篇。其核心观点是:反腐倡廉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七)国防军队建设
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讲话有45篇,主要是围绕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军队现代化建设、军队改革等方面。其中,强军的主题最为突出。
(八)外交建设: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习近平总书記关于外交建设的讲话最多,共有120篇。习近平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对外工作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内容上,外交领域的讲话主要涉及和平与发展、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全球治理体系以及世界经济合作四个方面。其中,与其他国家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世界经济合作。习近平多次在APEC会议上围绕世界经济合作发表讲话,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合作”、“改革”、“增长”、“开放”和“创新”。另外,讲话内容也体现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 十四次会议[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5/c_1120058658.htm ,2016-05-20.
[2]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 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