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确定高质量发展主线
2018-03-26诸建芳
诸建芳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的表述,显示政府着重强调经济的发展质量,不再对经济的规模过度追求。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报告》指出,预计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与2017年报告的预测数值相同,但减少了“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表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通胀的拉动以及食品价格快速回升,我们预计2018年CPI均值可能为2.5%左右,相比2017年上涨近1个百分点左右,通胀整体温和可控。“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2018年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城镇失业调查率作为预期指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报告》指出,“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2018年报告并未明确指出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目标。我们认为,随着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推进,M2增速不断走低,对经济的指示意义逐渐趋弱,也反映出货币政策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整方向的转变,同时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支持。赤字率方面,预计2018年比上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为2.6%左右;财政支出方面,全年支出21万亿元,较上年规模进一步加大。支出结构将继续优化,为三大攻坚战提供更多支持;税收减免方面,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同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报告预计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
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新兴产业,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报告指出,未来将继续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制造业领域,在传统过剩产能行业加快出清过程中,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同时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相比2017年报告用相对较大篇幅论述房地产库存、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过剩产能去化、降低企业成本等相对突出的结构性问题,2018年报告仅着重强调“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和“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和非税负担”两个方面,其中报告指出要“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我们认为,报告对于去产能部分的强调明显弱于2017年,压减钢铁产能的数量也较上年有所下降。目前,市场无效供给出清效果较好,未来高效和高质量的产能可能将逐步释放,因此,企业可能开启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利好制造业投资。
2018年将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第一年将开工580万套。我们认为,棚改的持续推行将支撑房地产销售,地产投资短期也不会失速下滑。另外,报告着重强调要加速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并指出,一是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二是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三是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我们认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长效机制有助于使住房市场回归其基本居住属性,使其价格波动逐渐理性化、平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