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无新事
2018-03-26
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有记者通过大量采访得到一个结论:中国不会有大规模出售企业的行为出现,因为企业家大多将所创办的企业视为“儿子”一样,珍爱备至。
然而事实却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曾经把企业当儿子养的企业家,最终也和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把企业当猪卖了。
可见“把企业当儿子一样珍爱”,只是上世纪90年代全社会投资回报率高企的时期,企业家对于企业盈利能力自信的表现,是特定时代下的一种特定情绪,但这种情绪终究无法抗拒经济发展的规律。
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曾经创造财富的宝贝儿子,在过度竞争之后,变成了不让人省心的败家子,只得无奈退出市場。
例如连续多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无数民营企业完成了财富的累积。但最终以水泥、工程机械为代表各个行业,都完成了充分的整合与中小产能的出清,大量中小型企业主套现离场,全行业大规模整合。
相比那些没能熬过寒冬的破产者,能够套现离场无疑是幸运的。
大量的产能通过整合与破产实现出清,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的供需关系获得了改善。供需的天平上,供给砝码悄然消失,带来了商品价格的提升和“幸存”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
企业资本开支冲动加大,员工薪水提升,购买力增强,新一轮的繁荣开始了,但是这一切,已经和那些离开了市场的企业没有了关系。
美国作为曾经最为自由的新大陆市场,经历过世界范围内最充分的市场竞争, 也进行过规模最大的兼并整合过程。一般认为,美国经历过四次兼并整合的高潮,这其中包括19世纪80-90年代(1880-1890年),20世纪20-30年代早期(1920-1930),20世纪60年代(1960)以及最近的20世纪80-90年代(1980-1990)。
在一轮一轮的整合之后,留存下来的都是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在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市场不断上涨。除了最早一次没有成熟的证券市场之外,另三次都对资本市场形成了非常好的正反馈。
1920-1930年之间,美国经历了最早的牛市,50-60年代的整整十年间,美国都处于让巴菲特“感到厌烦”的连续上涨;而1980-2000年之间,除了1987年股灾影响的2-3年之外,美国股市一直都处于科技泡沫前的亢奋之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百年前在北美大陆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剧,也在中国这片热土中不断上演,只是故事的主角从铁路、汽车、无线电,变成了机械、水泥、煤炭,再变成如今的大数据、芯片和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