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
2018-03-26张雁云
生物学通报 2018年8期
帝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是18 种企鹅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112~115 cm,体重19~46 kg。两性同型。 成体头部、 上体主要为黑色,下体白色;后颊和颈侧部橙色,自前向后逐渐变淡。 上、下喙均弯曲、黑色,下喙中部有肉色斑。 幼体通体以灰色为主,但头部黑色,颊部和喉部白色。
帝企鹅是仅繁殖于南极的2 种企鹅之一(另一种是阿德利企鹅)。 与其他企鹅不同,帝企鹅繁殖于冬季,且绝大多数群体在南纬66°~78° 的海冰上繁殖。 每年3—4月抵达繁殖地,5—6月产卵,产一枚卵,不筑巢,卵置于雄性脚上孵化,孵化期约2 个月,双亲育雏,雏鸟生长约5 个月后可以下水并独立生活,性成熟时间5~6年。 利用卫星发射器监测结果显示,部分未成年个体可以扩散到南纬54°。
帝企鹅取食鱼类(例如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博氏南冰鰧Pagothenia borchgrevinki)和头足类(例如寒海乌贼Psychroteuthis glacialis、科达乌贼Kondakovia longimana)等,可潜入深达数百米的海水中捕食猎物。
帝企鹅繁殖于南极大陆附近白色的海冰上,集群及排出的粪便在海冰上形成明显的黑色斑块,通过分析卫星影像,可发现新的分布点和估算种群大小。 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帝企鹅全部46 个繁殖点有23.8 万个繁殖对,成年帝企鹅总数约为59.5 万只。
照片为作者在中国第34 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拍摄于Amanda 湾附近。 图中2 只企鹅为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