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会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8-03-26高小萍,李利华
2018年6月2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在京召开“《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会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两刊编委、《财政研究》特邀执行编委、《财政科学》执行编委、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代表、期刊代表,以及地方财政科研系统代表应邀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傅志华主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财政研究》《财政科学》主编刘尚希作主旨发言,刊物编辑部主任邢丽对两刊2017年运行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嘉宾对两刊2017年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两刊不断创新办刊思路、提升学术高度,以及完善组织管理,推动两刊高质量发展。编委们分别阐述了对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认为财政学在学科建设上,应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坚持意识形态上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坚持“内容为王”的办刊原则,紧跟财政改革过程中的焦点、热点与难点,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实现开放包容的办刊思路;学术期刊评价机构的代表们就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变化及其影响做了简要介绍;两刊执行编委、期刊代表和地方财政部门的同志也为两刊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言献策。
两刊编委对两刊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和建议
刘尚希主编在发言中肯定了两刊2017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两刊今后应向高质量发展努力。他指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型:一是理念转型。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理念转型”入手。“理念”是总揽,只有理念正确、先进,才不会走弯路。学术期刊的使命是引领和带动整个学科的研究,要从“等、靠、要”的理念,向挖掘新研究方向,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的理念转变。二是组织转型。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搭建帮助知识生产传播的平台,平台是开放的,无限延伸的,是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新媒体时代,期刊的组织形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纸媒形式,而是更为多样化。传统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将有利于保障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大大节约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率。三是流程转型。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投稿、选稿、审稿、编稿等流程的公开、公正、透明,实现作者、审稿人、编者、读者之间的多方互动,提高文章的质量。他还指出,大数据时代下要求期刊发展有宽度、有深度、有厚度。有宽度就是宣传内容、宣传对象要扩围;有深度就是期刊要有品位、有内涵、不浮躁;有厚度就是要有持续广泛的影响力,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发挥好期刊的平台作用,集研究、分析、评估、咨询、培训、论坛等功能于一体,促成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两刊编辑部主任邢丽汇报了2017年两刊运行情况、两刊面临的问题、两刊发展规划。首先,经过近两年两刊的转型和运作以后,两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两刊的定位日渐清晰,《财政研究》专注于基础理论研究,《财政科学》更加关注于策论,它是一个智库类的学术期刊。两刊的办刊思路是根据时代变迁更新我们原有的理论,在新的土壤里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下培育好这些种子,做好嫁接工作,创新出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财政理论和现代财政制度。根据这样的办刊思路,两刊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一是优化审稿流程,提供作者、读者、编者之间横向或者多层次反复沟通交互的平台,提高稿件的质量,实现期刊高质量的发展;二是成为智库产品发布的平台,全面展开与财政部门、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大专院校的合作,组织参与了多次大型学术论坛;三是成为优秀作者的培养摇篮;四是在刊网融合方面成为先行者,首批加入中国学术期刊(CAJ-N)网络首发,集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和数字平台三方优势为一体,推进刊网融合,探索学术交流新模式。其次,目前两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如何获得更多优质的稿源;第二,如何优化、公开化、透明化审稿流程;第三,如何在引领性上进行突破。最后,未来两刊的发展规划要在三个方面着力进行突破:一要坚持内容为王,内容建设和特色办刊相结合;二是改革编委会制度,发挥执行编委在期刊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最终实现期刊的引领和超越;三是在刊网融合方面继续前行,拥抱新媒体,和新媒体一起融合发展,最后实现两刊的高质量发展。
李俊生编委对两刊的成绩予以肯定,《财政研究》质量、影响力这些年急速提升,《财政科学》创刊比较晚,但是起点很高,质量也是非常高。一方面,期刊评价指引了期刊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期刊下一步怎么做,关键是要引领我们的学科发展,特别是财政学科未来的发展,实际上期刊办刊的宗旨,稿件选用的方向、质量也是在引导我们学科的发展。所以,不要小视期刊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回到财政科学的本身,无论是政策的研究,还是理论的研究,现在期刊还是被牢牢绑架在传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上。如果固守现有的制度和规则,创新是很难的。财政学具有多学科性、学科交叉特点,刊发的文章需要能够充分体现这种学科交叉。财政学分析和研究的问题需要有数量分析的方法,但数量分析方法并不能把财政问题完全说清楚,这是财政学的特点,财政的决策过程更多的是一个政治过程,需要不一样的研究方法,比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比如田野调查法。所以,《财政研究》这本期刊要变成一个真正是我们财政学特色的,而不是经济学特色的期刊,在跨学科、学科融合的研究方面做一些文章,更好地引领我们财政学科的发展。这也需要跨学科的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创新。
王乔编委指出,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赖以存在的根本。有一定的质量,但并非已经达到了高质量。打造高质量的期刊要坚持顶天与立地。刊物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发挥我们舆论阵地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办高质量刊物的时候首先要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是我们共同需要坚守坚持的,否则,办刊就会有一种迷失感,特别在新时代,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的精神为指导,紧跟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财税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政策方针开展调查研究。第一,必须要真实地反映现实中的迫切需要,这样刊物的质量才能提高。第二,高质量期刊要坚持内容为王,也就是做到四个服从,稿件是否录用服从于论文的质量,专题论文的数量服从于论文的质量,论文刊出的时间服从于论文的质量,论文所用的版面服从于论文的质量。第三,打造高质量的期刊,要坚持团队作战,充分凝聚各方的力量。第四,打造高质量的期刊要坚持开放办刊,还要培养国际化的视野。
王光坤编委认为期刊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很有意义,两刊已经在质量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进一步研究高质量的发展说明我们对两刊本身发展的希望和要求很高,进一步提高两刊办刊质量问题,不仅是财政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财政改革发展的需要。两刊的特性、特征和特点都体现得特别明显,两刊的特性就是“财政”,两刊的特征就是“财政科学”,两刊的特点是“财政科学研究”。我们的刊物必须要突出刊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应该充分体现它的特征,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它的特点。我们要进一步围绕财政科学研究的特性、特征和特点来探讨提高两刊质量问题。也就是紧跟主旋律,抓住三个点,关注新趋势。“紧跟主旋律”,就是讲政治,无论什么工作,包括研究工作,都脱离不开政治制度,脱离不开政治指导。紧跟主旋律毫无疑问的是新时代,新时代的标志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本质变化,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发展的主旋律,需要抓住的主要问题。“突出三个点”就是经济社会财政改革发展当中所面临的焦点、热点、难点。既然我们现在处于矛盾转换的时期,特别是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财政必然面临着许多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关注新趋势”就是,发展主旋律找准了,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也弄清楚了,关键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两刊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从理论到模型,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很多研究还存在缺陷。现实问题都能研究透,但是对未来的问题真正能够提出比较透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就要关注新趋势,为财政改革发展服务,思考在前,能够抓住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
郭庆旺编委认为《财政研究》的质量提升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稿源作者单位,985大学占了33%左右,而重要的六大财经院校又占了1/3左右;二是立足中国本土,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与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利用现代的研究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第二,有机遇,也有挑战。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尽管资源配置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但是这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实80%都是如何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这是我们的机遇。但是,经济学界的几大刊,比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也在争夺财政类稿源,而财政文章的作者队伍有限,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第三,两刊虽分工明确,但平衡点不好把握。第四,数量化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潮流,是一种时代的要求,也是跨学科的必然趋势,但是“数量化之后,经济学的研究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呢?”值得思考。需要结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借用西方人的逻辑,深究根源,而不是只论证事实,要能引发思考。最后要注意细节问题。
马海涛编委首先肯定了两刊的进步,而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刊的引导作用:第一个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第二个是强化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视角或者研究的范式,真正突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不仅仅从收支这个角度研究一些问题;第三个是强化财政思想史和财政的制度史研究。其次,办刊需要众人来办,加强与院校、民间研究机构的合作,在高校举办高层次的研讨会,通过共同办会了解院校的关注点、研究热点,并获取更多的稿源。最后是组稿问题,在稿源多的情况下怎么选稿,并通过投稿、征文、强化约稿实现多方位组稿,从量和质上共同提升稿源。
孟春编委认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呈现的方式有限,载体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发表的成果的首发性、时效性还不够,还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现在国内大量的学术论文外流。第一,提高学术刊物的质量还是要聚焦稿源,想方设法征集优质稿源,对一些重点稿件采用约稿、组稿、论坛、专题会等多种方式,把优质的稿源组合起来。优质的稿源对于提高刊物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第二,要坚持特色办刊、开放办刊,提升期刊的价值。两刊是中国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专业的传播平台,我们还是要着眼于中国财政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反映财政学这门学科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瞻性的分析,突出学术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期刊高质量发展还要进一步突出财政刊物的特色,提升期刊价值。第三,要提高办刊的水平,增强两刊的国际影响。学术期刊反映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是体现国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思想导向和学术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优秀的学术论文,扩大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力。最后,两刊在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这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互联网高速发展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模式,数字化的服务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学术期刊应该积极借助互联网+的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大数据的应用,采用新闻传播媒介,向读者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的服务来提高我们学术期刊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在这个方面两刊还可以做更多的探索。
马骁编委从“稀缺性”谈了两刊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好的刊物,处于学科领域高端,具有稀缺性。怎样让一个刊物具有稀缺性?第一,两刊的服务面向。一是两刊服务于财政学科的繁荣和发展,要把财政学科推向繁荣。二是财政学科还要服务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样一个新论断,也就是两刊要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研究财政与整个国家治理的关系。财政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跨学科的视野,需要跨学科的人来思考财政问题。第二,进一步处理好编辑、作者、读者这三者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走出去,也就是要走到作者和读者当中去。通过各种研讨会培育它的作者群,培育它的读者群。第三,财政作为跨学科的学科,文章格式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方法的偏好上就不要太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可以包括经济学范式的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结合,政治学和财政实践结合,等等。
陈工编委认为更好地提高质量,一要兼顾学术性与智库性,《财政研究》基本可以做到学术性,比较侧重前沿性、思想性、系统性,在引领整个财政学术研究、理论研究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财政科学》政策性、智库性还可以加强。二要兼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财政问题很特殊,财政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可以从财政的角度研究政治,从政治的角度研究财政,从金融的角度研究财政,从财政的角度研究金融,等等。三要编辑风格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对策性方面对当前政策的评述,案例的研究,时事的报告,有关研究预测,政策的回顾,等等。四要处理好政治的正确与学术的争鸣。保证学术探讨,以及政策建议方面能有不同的观点。五要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以本土为主,同时吸纳先进的国际经验、国外专家的看法。
刘怡编委认为,首先,两刊非常重视作者,并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各个领域占领阵地,吸引各个领域的作者投稿。期刊要重视两个领域,思想库和数据库,既生产思想又生产数据。目前没有一个很好的财税数据库,建立一个好的财税数据库,可以让更多人用这个数据库写文章,产生基于数据的实证文章。思想也是基于数据而来的,数据也会产生思想。思想库和数据库的结合可能会是一个重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可以提高引用率,影响力越大就能吸引到越多好稿源,这是良性的循环。我们既要重视思想,也要重视对策。其次,两刊的定位有一些区别,但是区别不是特别大。从《财政科学》来看,可以缩短出版时间,有更多的针对时事的分析,有更多热点的讨论,让这个杂志变得更流行,更具影响力。
孙开编委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从目录和栏目设计上进一步提高两刊的可读性。一个刊物除了内容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目录和栏目非常关键。不同文章可以通过目录上不同字体字号体现出来。二是进一步增强理论性和思想性。理论性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总结财政运行的一般性规律,另一个是为财政改革、财政发展提供依据。同时,理论性、思想性也得接地气,用词、说法,等等看能不能为媒体、老百姓所接受。
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代表介绍刊物评价体系及其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逯万辉介绍了研究院发布的第一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报告,其在报告中构建了一个评价体系,从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角度设置了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了综合评价打分。特点是:第一,明确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入了价值导向指标;第二,加入以文评刊指标,通过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的获奖情况来反推期刊情况,以文评刊;第三,加大同行评议权重,同行评议划分为学科专家、编制专家和重点读者,通过三个层次,通过权重对期刊同行评议也就是定性评价做一个打分;第四,从期刊建设的全流程出发,涉及管理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期刊编辑人员队伍、编辑流程、编辑规范这些方面对期刊做了一个考量。2018版的评价报告可能有以下改变:第一,细化学科分类;第二,重点明确价值导向的问题,加入一票否决制,对学术不端实行扣分级制;第三,增加了一些细微的指标,如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刊网融合等。期刊评价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期刊同质化竞争、研究选题相近、特色不明显、发文与期刊主旨定位脱节,等等。期刊评价是为了发现期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期刊的发展,通过期刊的发展推动学科的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钱蓉认为,第一,提高质量一定是理念先行。要明确刊物的定位,树立一以贯之的风格,这样才能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品牌效应和延伸。要有一定的坚持和坚守。两刊各有特色,差异化发展的特征比较鲜明。从转载数据来看,《财政研究》2017年在应用经济学的排行榜上不管转载量、转载度和综合指数排名都非常靠前。《财政科学》转载量篇数较少,这些数据并不代表这两本刊的质量高下或者主次之分,这是两刊定位不同带来的差异。《财政研究》的研究性和学术性的特征正好和书报资料中心选稿的定位相同。所以,转载的情况比较好。但是一些实践性的,包括一些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财政科学》,质量评价角度还要关注社会影响,包括成果转化采纳部门的认可度,用这些客观的指标综合性地评价《财政科学》。涉及到每个不同部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数据,还有一个合理使用的问题,不同指标、不同数据反映的是不同方面,有的指标反映内容,有的反映影响力,有的反映各方面综合的情况。不同的数据应该是根据使用的目的范围进行不同的参考。第二,提高质量,内容为王。内容上提高质量可以从五点意识上提高。一是创新意识,包括新方法、新理论、新问题、新材料或者用新视角研究老问题。二是特色意识,即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专长,也可以有一些特色的栏目来凸显学科的特色。三是社会性意识,社会性在智库类期刊里更突出一些。四是问题意识,针对某一个问题组织一些专题的研讨或者学术笔谈,笔谈专题的设置要有一定明确的指向,在笔谈或者研讨里可以有跨学科的研究,文章之间要有一些差异化的侧重,也可以不同的学科共同研究一个问题,这样体现出一个跨学科的特点,同时又可以在笔谈里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对立的观点,引起一些学术的批评,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争鸣是两个着重点。五是热点意识,从社会、行业动态、宏观政策、基金项目、学术会议等找寻,或者围绕研究热点、社会热点来组织一些文章,关注热点同时还要有一定前瞻性。
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中心主任张俊娥介绍了北大核心期刊的评价方法以及新一版评价指标的变化,并充分肯定了《财政研究》在北大核心期刊评价中的排名,提出要坚持办刊宗旨和办刊方向。
执行编委为两刊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付文林从三个方面对两刊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首先,他认为两刊是财政学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术刊物,有引领财政学科发展的作用。鉴于近年来财政学呈现出的综合性学科特征,两刊要注意学科发展新的变化,特别要对重点领域进行聚焦,尤其是不断刊发围绕最核心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学术交叉互动,有利于中长期期刊影响力以及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度。第二,质量是期刊生命力的核心,可通过加强与高校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吸引高质量稿源,同时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准与影响力。第三,要根据学科发展的规律,把学术共同体的专家队伍利用好。作为审稿人,执行编委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文章选题、立意、方法等的筛选工作中,在适应学科发展要求的同时,尽量提升审稿人的审稿效率。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蔡琛评价《财政研究》是中国财政学界期刊唯一的旗帜,但是它同样面临着财政学科在本身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学科的归属等。当前,无论学术期刊还是学科发展都处于多中心化的时代,以预算为例,不仅涉及到各级政府行为与预算本身,同时涉及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财政研究》以其在财政领域的重要地位,应该主动适应并引领财政学科及其学术研究的发展。另外,马教授认为当前学术期刊的评价机制实际上倾向于鼓励热点问题研究,反映出学术期刊评价机制与学术体系健康发展形成某种程度的不匹配。建议《财政研究》作为财政学领域最顶级的期刊应该有一个大概三年左右的周期,一般而言,从事财政学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在三年的期刊里总会发现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实现对财税研究领域的全覆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赞扬财科院领导对两刊工作的重视,并对两刊的定位表示认同,同时,他建议地方同志的文章可以写得更实,更有内容。执行编委可以进入稿件初选环节,对文章的题目、内容进行大致浏览,初步判断文章是否有价值进入下一步审稿环节,这样既可以优化期刊的编审流程提高效率,又可以缩短作者等待用稿回复的时间。期刊要变成一个有个性的刊物,可以在财政学覆盖面的问题上进行主动的扩展和设计,适当的约稿以及专栏策划都可以对某一主题从不同侧面进行阐释。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认为刊物的使命是一个刊物永恒的价值,虽然围绕热点话题的文章能够吸引较高关注度,但作为人文学科应该有自己的使命。两刊应该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挖掘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独特的、先进的价值观,这是两刊核心价值所在。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需树立开放办刊的理念,刊登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作品,引领财政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努力跻身主流期刊行列,勇立时代潮头。第二,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推出英文刊把中国的做法、中国的模式发布出去。第三,加强沟通。尽量缩短初审时间,尽快将稿件录用情况通知作者;要建立互联网思维,在一个平台上提供多项服务,集合多种功能,集中多项资源,建立多维沟通,形成“围观”效应;可尝试推出“推荐与导读”“读者沙龙”“观点争鸣”等功能性板块,使作者与读者的关注和阅读更加聚焦在两刊,形成围绕两刊内容与学术研究的讨论和分享氛围,并能使编辑、读者、作者都能够在这种开放、便捷的沟通中有所收获。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诞认为从研究的角度看,作为财政部的研究机构,两刊在学术观点的引领上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特别是观点的争鸣。同时,两刊对地方财政有很大带动性和引领性,地方的工作报告大多围绕当地的做法或经验,编辑部可以适当进行辅导,提高地方稿件的写作规范性,给地方财政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先进举措提供展示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吕冰洋教授认为两刊的学术覆盖领域可以扩大一些,带动作者群、读者群的资源扩大,期刊影响力也能相应扩大。建议编辑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学术评奖活动,进一步扩大两刊影响力。例如,在两刊现有每年优秀论文和作者评奖活动的基础上,提升评奖活动和获奖资质的高度,力争取得中国财政学会、财政部等更高一级机构的认可,使各奖项所代表的获得感、荣誉感更强,以此提升两刊对优秀研究成果的吸引力,以及各界对两刊的关注度和对财政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刘晔首先提出几个两刊当前面临的矛盾,一是刊物如何定位的矛盾。盲目扩大刊物的学科领域可能反而会弱化自身特色和优势;另外,刊物要引领学术,首先要在财政领域做深做细,再逐步扩大至与财政有关的主题,主体上还是应该以财政为主。二是两刊各自定位与作者选择意愿的矛盾。三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矛盾。期刊的科学性上升,思想应该也同步深化。通常,用比较规范的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表达出来的文章,思想性较弱;另外,热点选题也存在思想性较弱但引用情况较好的矛盾。因此,期刊在刊登实证为主的文章的同时也要特别为有思想性的基础理论预留一些空间。建议两刊通过与高校举办小型基础理论研讨活动,与国外权威财政、经济类期刊合作举办小型研讨活动,发现有思想的年轻作者和学术成果,推动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国际化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贾俊雪首先对两刊的定位和发展理念给予肯定,认为学术期刊生存的基础就是高质量的论文,必须注重文章的规范性,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因此,学术期刊一定要有严谨严格的外审,确保所刊登文章的质量。建议执行编委可以介入外审前的稿件初审环节,提供一些初步建议,起到缩短作者等待时间和提高稿件质量的作用。建议《财政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增加影响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指出《财政科学》需加强刊物特色的建设。《财政科学》虽然是智库型期刊,但是也要强调理论支撑与学术基础,其定位与特色可以通过突出几个板块来体现,比如持续跟踪某几个领域,或提前策划某些主题进行约稿和预告,引导读者与作者关注相关领域并形成作者投稿的导向作用。
期刊代表对学术刊物运行的经验分享与讨论
《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孙杰从六个方面谈如何办好一本学术期刊。首先,一个好刊物是编辑部几代人或者一个机构几代人的积累,作者、审稿人、读者等资源,以及刊物的口碑、关注度和风格需要长期的积累。第二,刊物定位非常重要。可以从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角度进行定位,也可以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角度进行定位,而这一定位对刊物评价的影响很大,因为这涉及到引用和引用的半衰期。举例来说,政策性文章与理论性文章的短期引用率和引用半衰期是不同的。政策性文章通常是热点,短时间内它的引用会很快上升,但是一篇偏理论性的文章可能短时间内引用不是很多,但是会持续很长时间。第三,刊物关注的领域对一个刊物评价的影响也很大。一般而言,期刊的关注领域越宽,读者面和作者面越广。《世界经济》的定位经历了从比较严格地限定在世界经济问题上到更多地关注国内经济问题的过程。除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位置越来越重要外,专注于世界经济领域限制了期刊的读者群和引用率也是重要的原因。第四,当前外审的一般规律是比较注重技术细节,因为如果所关注的研究范围不同,外审专家对文章的框架、选题、文献,及其研究进展无法完全掌控,所以,仅仅靠外审,会有碎片化倾向。而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往往可能在科学论证上会比较薄弱,但是论证得很科学的稿件,其思想性往往较少,因此,编辑部需要思考文章思想性和科学性之间的关系。第五,编辑人员在期刊编审校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专业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责任编辑对技术细节问题的把握可能比审稿人要细得多,所以,编辑的专业背景、学术经历对一个编辑部,对一个刊物是非常宝贵的。最后,更重要的是,刊物必须坚持学术标准,因此这个刊物的领导非常重要。领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最基本的是领导的支持,严格审稿流程与质量控制;支持编辑进行学术研究;帮助编辑部解决意外突发情况。
《财贸经济》编辑部主任王朝阳认为,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内容高质量,其次是编辑准确、规范,排版、设计美观;第三,期刊的发行推广需要能够引起读者关注,提高引用率。具体来说,内容的质量取决作者、审稿人和编辑部。作者本身直接决定了内容的基础;审稿人的个人主观偏好导致这一制度存在人为和运气的成分;编辑部在匿名外审制度中需要根据稿件的质量和外审人的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主动调节。学术期刊应该有助于学术生态的建设,作者和审稿人是共同参与者,不仅要重视有影响力的少数作者,更要发现培养新人,年轻学者对发表其初期成果的期刊的认同度、关注度都较高,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形成刊物的优质作者资源。学术期刊除关键的编审环节外,其他工作可以考虑购买专业服务,包括专业校对服务和设计服务。期刊的发行推广应充分融合新媒体优势,知网的优先出版、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形式应积极尝试。学术期刊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财政研究》或《财贸经济》的基础是应用经济学,并且侧重于财政、贸易、金融、产业经济等学科,在选择稿件时学科划分需要有计划。另外,文章的风格需体现纯学术研究或政策研究的特色,涉及的学科专还是宽各有好处,总的来说,学科范围宽一些,对提高作者和期刊的影响力会有帮助。
《中国财政》杂志社编辑中心主任李颖认为,在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媒体的竞争更加激烈。李颖在总结《中国财政》办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办刊宗旨就是一本刊物的内涵和要义,决定了刊物的理念,所以,也是一种核心的竞争力。要在提升专业水准的同时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加快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把传统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新媒体传播迅速、覆盖率高、互动性强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创新,使刊物更具有独特的观点、深邃的思想和权威解读,才能够吸引读者。内容建设方面应以特色栏目为期刊品质的骨架支撑,进一步在栏目的亮点和文章的深度上下工夫,提升刊物的思想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在期刊运行与推广方面,应积极创设电子刊物,开通微信平台,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对新媒体的开发来坚守自己的立场、理念、风格和特色,更好地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设置编读往来栏目,或者通过微信平台等形式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主动推广自己的刊物,让刊物经营形成开门办刊的灵活机制。
《新理财》社长兼总编马靖昊就“如何做好一本杂志”进行了经验分享,介绍了《新理财》的定位、运营架构、内容选取等方面的措施和效果,将整体策略总结为“矩阵布局,全平台发展”,以及“一会一盟一库”的商业化运营体系。
《现代财经》编辑部主任廖筠主要分享了《现代财经》微信公众号的运作方式与经验,认为新媒体融合对期刊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地方财政部门对两刊的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科研所所长李开林提出,希望两刊多想一些办法引导鼓励从事一线工作的同志投稿,更好地推动财政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副所长胡德期希望两刊多反映财政实践工作,为地方财政的稿件保留一个板块。云南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田冬梅提出,好的刊物要有受众面。两刊大量读者来自基层,这也要求两刊要接地气,地方读者才能最大限度的传播两刊,扩大影响力;李发亮同志进一步补充,基层同志写的稿子质量往往达不到刊物的要求,建议两刊对基层作者进行写作能力与技术的培训,提供可参照的模版,帮助提高基层稿件质量。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志华对会议做了总结和点评。第一,两刊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学术期刊的竞争力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两刊的进步离不开主编、编委和执行编委,以及与两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财政界同仁的大力支持。近两年两刊做了一些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包括运作模式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等等,在创新中发展。编辑部做了很多努力,办刊的同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到新的发展当中去,与当今的互联网媒体大变革的大背景紧密结合起来。第二,财政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两刊与财政学科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传统的经济学分类对于财政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出现了不适应性,财政的跨学科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至于要把它定位在哪个学科层面还需要探讨,但是,办刊方向要抓住跨学科这个特点,也就是多学科发展的融合。要有意识地向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这样一些领域的专家组织稿源。内容上要兼顾财政学科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属性特点,既有理论研究方面的要求,又有现实实际工作的要求,办刊要紧紧抓住财政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要落到财政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上来,财政改革与理论实践结合起来。第三,运作层面上,作者、编者、读者,包括第三方评价机构之间互动,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