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发展中职生耐力素质提升中长跑教学效益的方法
2018-03-26唐军
唐 军
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5
中长跑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是教师对学生品质培养的主要方法。当前,在中长跑教学中,基于单一的训练方法,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整体的教学效果。所以,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有效措施,将促使其成绩的提高。
一、中长跑耐力训练的价值
中长跑运动是考验运动员速度能力和耐力能力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耐力,在运动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赛的胜利与否。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素质也提出较高要求,从而给体育运动考核工作、标准工作等带来强烈竞争。在中长跑中,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所有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高耐力的运动员将发挥主动性,促使比赛的胜利。相反的,如果自身的耐力不足,将无法提高自身的长跑成绩。因此,在长跑运动项目中,给予耐力训练,将其作为核心,并按照一定要求来进行,能促使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提升,也会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1]。
二、中长跑训练中的影响因素
第一,运动员的思想。因为在耐力训练中,面对的训练负荷和强度高,运动员多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承受能力弱,所以,要给予积极引导,加强多方面的优化,保证在运动员身心健康的情况下进行比赛。第二,耐力训练强度。为了对耐力训练强度有效控制,可以结合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按照身体要求训练。第三,时间因素,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在中长跑训练中,需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效分析,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避免在耐力素质积极提升的前提下带来不良影响。第四,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在运动中,乳酸是消耗量最大的因素,如果得不到供应,将影响运动员的自身能力。因为在中长跑运动中的因素多,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自身情况,给予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有效调整,保证在乳酸积极供应情况下,提升运动人员的成绩[2]。
三、中长跑训练中的主要方法
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需要按照人员的实际情况来控制,加强有氧、无氧和混合代谢供能的训练比例,制定科学的跑速度、距离以及间歇时间。
(一)有氧训练
有氧代谢能力也是一种一般耐力,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长跑运动中,为了促使运动成绩的不断提升,增强自身的有氧代谢能力,可以将其作为主要动力。在有氧代谢能力实际发展期间,需要逐渐吸收大量的氧量。其中,主要方法为持续负荷法。该方法的使用,能够使运动员进行持续的训练,整个训练时间较长,不会在30分钟以下,不仅能得到匀速或者变速,也会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延长运动人员的负荷时间。提升有氧代谢能力的主要方法,可以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对周边环境差异详细分析,并设计出不同的长度和不同的时间长跑,户外运动不仅得到积极发展,自身耐力也得到稳定提升。也要为学生举办定位的爬山运动,给予时间的积极控制,促使自身身体素质和耐力的提升。在学校内和课余实践中,加强自行车运动和比赛,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的耐力素质也得到稳定提升。但是,在期间还需要注意到,教练人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其速度、耐力等需要一致,不能两者替代[3]。
(二)无氧训练
在中长跑项目中,其主要是基于糖酵解功能,促使无氧化代谢、混合代谢能力的发展,保证机体制造乳酸、耐乳酸能力的提升,也是中长跑项目训练中的核心因素。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随着体育于运动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现代人员对自身体质的高质量要求,需要加深对中长跑运动的掌握和认识,渗透有效的训练理念,加强训练方法的创新性。比如:在传统的中长跑训练中,无氧代谢能力训练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加,从之前的30%增加到当前的75%,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在不断发展中,渗透有效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十分必要,其中,主要的方法为重复训练法、变速训练法[4]。
四、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在中长跑项目训练中,进行有氧代谢耐力是其中的基础条件,在体育项目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提高运动人员的耐力素质。在实际训练期间,促使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开展,给予无氧代谢能力训练,需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在自身优势得到发挥的同时,创建适合的训练环境,促使自由运动的积极开展,保证为耐力训练提供更大帮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