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综述

2018-03-25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河务局堤防黄河

(河南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1 概 况

1.1 工程概况

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河南段)涉及洛阳、郑州、开封、焦作、新乡、濮阳等6市17个县(区),包括29个单项工程,项目类型涉及放淤固堤、堤防帮宽、截渗墙、堤顶道路、防浪林、险工改建、控导工程等。

黄河下游堤防修建年代久远,堤身堤基存在多种隐患,部分堤防断面达不到设计标准;同时防洪非工程措施不完善,工程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洪水的能力十分薄弱。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洪水灾害为世人所瞩目。由于黄河下游河道高悬于两岸平原之上,洪水含沙量大,每次决口,灾情极为严重。黄河下游悬河形势加剧,防洪形势严峻。据初步估算,如果北岸原阳以上或南岸开封附近及其以上堤段发生决口泛滥,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近千亿元。除直接经济损失外,黄河洪灾还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大量铁路、公路及生产生活设施,引黄灌排渠系都将遭受毁灭性破坏,造成群众伤亡,泥沙淤塞河渠,良田沙化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黄河下游的历史灾害和现实威胁充分说明黄河安危事关重大,它与淮河、海河流域的治理,黄、淮、海平原的民生息息相关。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对国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证黄河下游防洪万无一失,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减轻洪水威胁,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2 建设内容及要点

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河南段)建设任务是以继续建设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和开展游荡性河道整治为重点。通过工程建设,结合前期标准化堤防建设,使堤防加固达到设计标准,且堤防整体抗洪能力有较大提高,基本解决堤段发生标准内洪水“溃决”的问题;部分险工改建加固完成后,坝垛护岸的强度提高,工程稳定性增强,抵御洪水冲刷的能力大大提高;继续完善控导工程,抗洪能力将明显提高。

2.1 工程总体布置

放淤固堤工程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为新开淤区、现状淤区加高帮宽、新老堤间淤区。

针对大堤背河村庄分布稠密,且堤防凸向背河,采用了临河修筑新堤裁弯取直方案;新堤布置在老堤临河侧,新堤与老堤平顺连接。对临背河存在的均有村庄、人口密度大、居民搬迁困难的堤段,结合各段的地质条件和地层结构,堤防加固采用截渗墙方案。险工改建加固设计总体上不改变现有的平面布局。控导工程按凹入型布置,遵循“上平、下缓、中间陡”的原则,同时有计划地改善一些凸出型和平顺型的控导工程。

2.2 工程规模

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河南段)总投资19.04亿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0.68亿元,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投资8.36亿元;初步设计批复土方3638.54万m3,石方61.99万m3,混凝土3.07万m3。

主要建设内容有堤防帮宽27.639km;加固堤防长度51.226km;堤顶道路硬化26.495km;防浪林9km;改建三义寨闸;防汛道路改建6.7km;险工改建2处,坝垛16道;新续建控导工程14处;控导加高加固1处,坝垛2道;沁河左岸老龙湾以下堤防加固4.783km。

2.3 工程建设设计标准

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为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m3/s的洪水,设计防洪水位采用2000年水平年的相应流量的设计水位。

堤防工程建设按Ⅰ级堤防设计、堤顶道路参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三义寨闸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险工改建工程按1级建筑物设计,险工坝顶设计高程比相应临黄大堤2000年水平年设计堤顶高程低1m; 河道整治工程顶部高程按2000年当年4000m3/s流量对应水位加1m超高。

3 建设管理措施

3.1 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

为规范水利建筑市场,加强项目法人责任制,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按照水利部、黄委统一部署,河南黄河河务局整合现有的十几个项目法人,成立了河南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以下简称“建设中心”),作为河南黄河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和安全生产负总责。

建设中心机构设置分为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两类,建设中心实施统一领导,内设科室是建设局工作的综合管理职能部门,现场建管部具体负责工程现场管理工作。

防洪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面广线长的重大公益性项目。采用联合管理模式,由建设中心与工程所在市、县河务局共同设立现场建管部,进行工程现场建设管理。现场建管部部长由市(地)级河务局主管工程副局长担任,建管部成员由现场建管部部长提议经建设中心同意。 现场建管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负直接责任,负责工程前期赔偿、施工环境的协调、审核承包人申请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手续、审核设计变更申请并报建设局。建设局负责招标、合同签订、设计变更的审核上报、资金支付管理、预备费和招标节余的动用等。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市、县河务局的积极性,发挥了其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由市(地)河务局直接参与工程的建设管理,便于开展地方协调工作。

3.2 创新移民征迁模式

移民迁占、征地赔偿等前期工作是影响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实施进度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工程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建设中心开始做移民安置工作,同时开展工程施工招标工作,工程招标、施工合同中不考虑移民安置工作时间。一般移民安置工作未完成时,施工合同已经签订,要求限期开工,开工时施工场地远未达到“三通一平”条件,移民安置工作影响施工工期。还由于移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群众围堵施工现场影响施工时有发生。

结合近年来河南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工作实际情况,该工程建设征迁工作分永久征迁和临时用地两部分实施。其中工程建设永久征迁部分实行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领导、省移民办承办,黄河下游沿线各有关市县政府负责、县移民机构实施、建设中心参与、设计单位技术归口的管理体制。临时占地由工程建设中心与工程所在地市县政府成立的临时占地实施机构签订临时占地委托协议,直接由县一级实施机构组织实施。

在征地及移民过程中市、县级河务局工作任务及压力减小,群众如有信访意见由河南省移民办和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3.3 狠抓项目建设管理

提前做好招标准备工作,择优选择参建单位。参建单位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工程目标的实现,建设中心从源头抓起,严把招标投标过程,择优选择参建单位,防止任何一方成为组织体系的短板;在工程招标阶段,通过对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严把招标文件的质量关,归集分析近年历次审计、督查等案例的成因,分析问题,归纳寻源,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控,在招标文件中予以要求防范。优先选择技术水平高、施工管理能力强、工程质量好、社会诚信度高的参建单位,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合同管理是建设管理工作的核心,建设中心高度重视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工作,根据工程建设管理的规定、规范要求,采取风险预控措施,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细化专用合同条款,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合同进行约束、协调参建各方的行为,实现依法规范运作;加大对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处理合同执行中的问题,规范参建单位行为。

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强力贯彻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强化施工单位现场检测管理;严格按设计施工,施工、监理、项目法人、质量监督机构各司其职,严格工序管理和质量抽检、核验,发现擅自改变设计的坚决制止,责令整改。该工程共划分为53个单位工程,462个分部工程。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备),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其中优良75个,优良率16.2%;单位工程合格53个,合格率100%,其中优良2个,优良率3.8%;子项工程29个,经评定合格29个,合格率100%,其中优良1个,优良率3.4%。

强化验收程序,把好项目验收关。工程验收是对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总结。把好验收关,是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环节。建设中心以验收促进度,以验收抓程序,以验收控质量,以验收保支付。2016年9月,该项目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环保专项验收、水利部水土保持专项验收; 11月,移民征地专项通过河南省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组织的终验;2014年12月—2016年7月,黄委、河南黄河河务局分别主持对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河南段)29个子项进行了档案专项验收,各子项均通过了专项验收。2017年8月,受水利部委托,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对该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

4 结 语

河南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的成立,打破了自1998年以来连续实施十多年的建设管理体制,是黄河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解决了以前项目法人预算层级多、专业性不强和管理分散等问题,为河南黄河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建立了河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在新体制下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工程建设规范、有序进行,确保了工程建设目标的按期完成。

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文明施工两手抓,认真落实各项文明施工措施,该项目获得全国水利工程建设文明工地、全国生态文明工程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河务局堤防黄河
阳光总在风雨后
郑州黄河河务局 开展科技创新助力幸福河建设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浅谈如何增强沧州河务局凝聚力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