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臭水体治理中排水系统优化的思考
2018-03-25宋必伟
宋必伟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正文:
1 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越来愈多,工作能力也逐渐的提高,排水管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中占比最多的是污水管道,其次是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我国在污水的处理工作方面能力较高,在建设排水管网方面采用的是雨污分流的方法。虽然如此,但是我国的排水管网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的。
2 排水系统造成城市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
2.1 雨污混接导致污水直排入河
我国的很多城市在建设工程的污水收集排放过程中虽然已经按照排水规范采取雨污分流制,但在实际建设及使用中由于种种疏漏导致雨污混接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种方式会使得很多的污染物质随着雨水系统最终排放到河流湖泊中,致使水体会受到一定的污染。并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中还较多使用合流制的排水方式,只设置一套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且截污倍数过低,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到下游水体,排水系统运行困难,不仅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排水系统应有的作用,还会影响到下游水体的环境状况和质量。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所携带的一些污染物、漂浮物通常由于旱季管道流速较小而可能会在雨水管道的内部沉积下来,如果发生了大雨天气,在雨水的冲刷力下管道内部所沉积的污染物可能会流入到水体当中,从而对水体的质量和环境情况造成污染。除此之外,如果雨水管道错接到了污水管道中,在大雨天气,大量的雨水会流入到污水的管道内部,然而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会使得污水管道不能够正常的运作,那么,一些地势比较低或者污水管道较小的地区的检查井可能会溢出污水,从而影响市容或者水体的质量。
2.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入河愈加突出
事实上,我国很多的城市在排水工作方面都采用的是合流和分流共存的排水管网。分流制方式有利也有弊,好处就在于能够分类收集污水和雨水,但坏处就在于初期雨水裹挟的大量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会随着雨水会直接排放到水体当中;合流制管网大多目前都采取了截污措施,可保证旱季污水不外溢,但大雨时,超出截污能力限值,会导致旱季污水在管道中的沉积物承受不了雨水的冲刷而溢出,此外还携带大量初期地面径流污染直接进入水体,从而威胁水体水质。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分流管道还是合流管道,目前都不能对雨水径流污染有较好的控制。我国城市的雨水中污染物种类非常丰富,包含的污染成分也比较多。城市面源的污染情况严重,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3 优化排水系统的建议
3.1 溯源排查,整改雨污混接点
现阶段,我国对于水体治理方面的对策从污染来源着手,主要从污染物进入水体的界面进行调查。因此,全国各地也都开始了排污口的排查工作,发现有污染严重的排查口要及时的进行治理。排污口是能够最直接影响到水体质量的,因此,想要治理水环境,可以对如何遏制排污入手,在入河排污口处真正的控制污染物,从而保证水体的环境质量恶化达到缓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治理污水排口,还要考虑到雨水排口。特别是在晴天的时候,如果发现雨水排水口处有污水或者是污染物排出,那么要及时的对此进行控制,找到雨水和污水混接点,对这些混接的管道进行整改,保证雨水和污水的混接情况不会出现。
3.2 系统施策,提升城市径流污染削减水平
事实上,我国在城市水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也有一些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到雨水径流污染方面。在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只是简单阐述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具体的措施、方法等并没有涉及到。因此,即使有规定但是对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全面、深入,造成在对城市质量雨水混接、黑臭水体的工作方面的制约能力明显不足。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对城市中雨水混接、黑臭水体等水污染的状况进行根治,那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雨水混接、黑臭水体等的治理标准和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判定标准和措施方法。在治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各个排水体制的特点不一样,因此,在对水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定期的对排水管网进行排查,定期的清理在雨水管道中的污染物、沉积物等等,根据各个水体的污染情况和污染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水体治理效果。
3.3 厂网共管, 充分发挥收集处理能力
以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为抓手, 倒逼收水范围内排水管网的检查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修复管道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同时国家和地方应积极研究出台排水管网日常维护技术指南, 建立日常维护管理体系。对日常维护内容、维护频次、人员配备要求、可行技术选择、合格标准判定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 监督责任人员落实。
3.4 补齐短板, 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对于排水系统未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 存在污水直排的地区,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建设是首要任务。对于已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地区, 尤其是我国南方多雨地区, 溢流污染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由于历史原因, 截流式合流制多存在于城市老城区。在这些地区, 管网及附属设施底数不清、地下各类隐蔽工程错综复杂、工程条件不具备、改造费用高昂等因素, 均会制约雨污分流改造效果。因此雨污分流改造宜结合老城区的改建和道路建设同时进行。对于改造难的地区, 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现有排水管网的缺陷修复、截流倍数的适当提高、溢流污水的调蓄处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