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联盟看区域协作发展新思路∗
2018-03-25吴玉灵
吴玉灵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图书馆区域协作是解决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能力薄弱的重要方法,创新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的内容形式将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均等化、可持续化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有效的实施路径。
1 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由来已久。自20世纪50年代伊始,我国图书馆事业就已经进入第一次声势浩大的以“全国图书协调方案”[1]为标志的全国范围内的协作发展。它将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横向联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学科服务研究,削弱了过去“信息孤岛”的单一化服务状态,促进了图书馆之间联合协作的发展模式。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化互联网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出现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活动”[2]。它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系统架构规划,开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成为我国图书馆史上规模最大的区域协作发展活动之一。
到了20世纪末,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由国家图书馆牵头的以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为研究主体的“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平台建设与创新服务模式研究”项目[3],以“图书馆联盟”为代表的受合同制约的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等最新形式。其中,“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以降低成员馆及用户编目成本、提高编目工作质量、避免书目数据资源重复建设为目的,实现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平台”项目覆盖了全国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联合目录与文献传递系统、基于元数据跨库检索技术平台的文献搜索引擎、面向全国的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门户网站。“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它受联盟各成员馆共同制定的合同约定的限制,致力于图书馆馆际协作发展。
2 图书馆联盟机构及其发展服务模式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的主流模式。研究全国各地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服务模式,有利于全面了解区域协作的创新方法,能够对图书馆区域协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2.1 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
美国早在2011年就已经有200多个图书馆联盟,其中大约有超过3/4数量的联盟具有相当大的规模[4]。在联盟管理模式上,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大多是中心馆集中管理,地方实施活动推广服务。例如,中心馆负责各个地方馆的书籍编目、参考咨询、资源访问以及其他线上服务,线下服务则主要由地方图书馆负责实施。虽然有效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均衡化,但同时也势必加重了中心馆的工作总量。
随着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出现了省内地区各类图书馆联盟协作,还出现了跨省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机构的区域协作。然而,鉴于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局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仍旧呈现各图书馆自身单一化管理,上下层级间的图书馆关系属于业务指导交流关系,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因为政策、资金、技术水平和文化的差异,最终导致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2.2 我国图书馆联盟机构
笔者按照我国图书馆事业联盟发展的机构地域划分,列举了我国成立的图书馆联盟机构名称及其成员馆名称,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图书馆联盟机构名称及成员馆列表
我国组建成立的图书馆联盟有国内和国际两类。国内图书馆联盟主要包含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区域联盟、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中三角公共图书馆联盟和西部公共图书馆联盟。此外,据相关学者研究显示,以河南省郑州市图书馆为首的中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联盟也在积极构建过程中。跨国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中国—中东欧图书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其中,中国—中东欧图书馆联盟是由杭州图书馆发起,目前已得到波兰、马其顿、立陶宛、黑山、爱沙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拉脱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10个国家36家图书馆的积极响应。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家图书馆在四川成都联合发起的国际图书馆联盟机构。
2.3 图书馆联盟的创新服务模式
2.3.1 以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
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于2011年4月8日成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框架协议”[5]。联盟以“优势互补、相互开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发展原则,联盟成员馆就具体合作项目和内容达成共识,共建一个以数字资源为主体的包括印本资源在内的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见图1),以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
图1 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服务共享平台
在建立该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后,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开始注重数字资源的共建工作,他们积极联合新华e店(数字图书的新华书店)共同建立具有高质量版权的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并于2012年10月底正式上线。联盟馆读者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方便快捷下载与纸质图书同步发行的电子版资源,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2.3.2 以知识协同为基点的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区域联盟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公共图书馆于2015年11月19日在石家庄共同签署联盟合作协议,成立了京津冀图书馆联盟。
据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区域联盟的成员馆馆员介绍,京津冀图书馆联盟机构正致力于京津冀跨省区知识联盟协同平台的构建[6]。通过整合京津冀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各成员馆相互进行知识交流与交换,实现知识资源的优势互补,从而不断提高各自的核心知识资源竞争力。知识联盟平台涉及知识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联合参考咨询平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惠民知识服务平台、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平台等。
2.3.3 以跨系统数字资源统一检索为服务特色的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
2010年4月23日,广东省全省公共、教育、科技图书馆在广州市图书馆成立“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并开通了“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系统(见图2)。该系统是我国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建立的首个跨系统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它与联合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网实现了无缝对接,联盟馆成员读者可访问并获取该平台下海量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包含1.47亿条元数据、416万种中外文图书、9953万篇中外文期刊、668万篇博硕士论文、1481条中外文专利、54万条中外文标准。
图2 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系统
2.3.4 以论坛巡讲为主、多种方式结合为主题的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
2012年8月,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公共图书馆在武汉市成立了“湘鄂赣公共图书馆联盟”,次年,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加入联盟,形成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
中三角公共图书馆联盟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协议,有效结合各联盟成员馆特色资源,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在地方特色数字资源的共享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例如,图书馆联盟成员将各地开发的特色数字资源以网站的形式发布(见图3),分别包含湖北数字文化网、江西文化信息资源网等,通过网站图片、文字和视频多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资源结合的形式展示。
图3 “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网
为整合四省的文化资源,“中三角”公共图书馆联盟积极开展四省会盟,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举行联盟签约仪式、巡回演讲、绘画展览等方式,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多角度深入合作的探讨与尝试。如,开展湘鄂赣皖历史文化名人解读四省巡讲,由各省馆推荐本土名家就不同主题共同解读楚地名人屈原,开讲曾国藩,联谈王安石,共话曹操。联盟在湖北省图书馆还积极举办“湘鄂赣皖四省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画展”,共展出四馆馆藏近现代书画名作40幅,让联盟馆的读者在同一地域即可赏鉴和领略四省不同的文化特色及魅力。
2.3.5 以学术研讨为主体的西部公共图书馆联盟
2017年2月24日,西部公共图书馆联盟在重庆图书馆成立[7],并建立了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该联合会是在原“西部地区市地州图书馆协作网”“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情报网”和“川陕甘滇黔渝图书情报协作网”基础上整合而成,其成员单位遍布我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直辖市(内蒙古、广西、四川、云南、重庆、西藏、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部公共图书馆联盟旨在统筹、协调中国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资源,促进区域内公共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协作联动、互补多赢。
西部公共图书馆联盟自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开展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区域合作会议,如以“交流、合作、发展——西部公共图书馆区域合作”为主题的研讨会,旨在搭建西部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学术交流平台,共商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图书馆工作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术交流,提升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
2.3.6 以国际人文协作发展为轴心的中国—中东欧图书馆联盟
“中国—中东欧图书馆联盟”项目由杭州图书馆在2017年9月22日发起,并得到中东欧10个国家36家图书馆的支持[8]。该联盟建设的目的在于加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图书馆领域的合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间的、各城市间的人文交流,从而助力杭州打造东方文化国际交流枢纽,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推向新台阶。
2018年10月,在杭州与该联盟各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并将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纳入《中国—中东欧国家2018-2019年文化合作计划》,届时将举办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明确联盟内部管理体系,并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理事会。
中国—中东欧图书馆联盟还积极组织各联盟成员国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摄影图片展。该展共展出100幅展现杭州历史文化传统、市民生活风貌和后G20时代城市风采的摄影作品,以及50幅反映中东欧16国历史文化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摄影作品,必将有力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2.3.7 以馆店融合为发展新趋势的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
2018年5月28日,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在四川省图书馆成立[9]。该联盟建设旨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各国图书馆界协同合作、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通过不断与国外图书馆的实践经验的分享交流,极大提升了我国图书馆区域文化服务水平。例如:在以“阅读·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各国共同探讨在图书馆服务上的鲜活思考和实践。其中,凯特·托尼(KateTorney)分享了维多利亚州图书馆160多年来践行“支持阅读、支持学习、支持知识的无门槛目标”美好愿景的探索与尝试。她表示,维多利亚州图书馆已拥有272家公立图书馆分馆,遍布各城区、小镇与中小城市,每年的访客人数已超过200万,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图书馆之一。在与书店、社区的不断融合中,维多利亚州图书馆不断创新,将针对所有人、针对各年龄阶段人士的服务融合为一体,逐步构建文化中心、创意中心、公共会议空间与创业空间的“2020愿景”。
在读者服务模式上,该联盟馆也进行了新的尝试。例如:该联盟将图书馆与书店融合在一起,通过与新华发行集团签署“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合作协议”,共同加强沟通协作,开创图书馆、书店融合创新服务运行模式,形成“馆店结合”的新型阅读服务共同体。
3 图书馆联盟对图书馆区域协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
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水平可以从公众的视角进行观测和评价,例如,公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读者获取资源和服务的便利性、区域文化交流发展的融合性。区域协作的创新发展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水平。笔者针对前文列举的图书馆联盟实例,提出图书馆联盟对图书馆区域协作创新发展的几点启示。
3.1 遵循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是其最根本的特点。在过去有许多公共图书馆,迫于各种发展的舆论压力或是图书馆评估需求,不得已以图书馆联盟成员的形式加入到图书馆联盟机构中。他们担心本土特色资源被挖掘利用,当图书馆联盟成员对相关资源有共享需求时拒而远之,根植于其体制内部的独立封闭思想严重阻碍了区域协作的深化发展。
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应当按照自觉自愿、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原则,自觉遵守区域图书馆联盟章程中的各项规定,执行联盟决议,按规定要求完成区域协作图书馆联盟布置的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开展协作协调,促进区域图书馆集群发展的强强联合,实现“1+1>2”的服务效能。
3.2 创新区域图书馆集群的文化合作交流方式
图书馆联盟是区域协作的最新形式,通过挖掘各图书馆联盟中的文化合作交流方式,可以为区域协作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策略。
例如,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采用以论坛巡讲为主、绘展为辅的主题文化合作交流方式。不仅促进了四个省份地域文化的交融,还有力提升了区域文化研究水平。
在创新文化合作交流方式上,区域协作发展还可以尝试搭建区域多媒体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集学习、休闲娱乐、文化鉴赏于一体的自助学习通道,并通过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展示界面实时显示图书馆区域协作的服务人次、访问次数、访问内容、资源访问排行等大数据信息,成为量化图书馆区域协作服务评价的依据。
3.3 加强馆际人才互换,实行人才资源优势互补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加强图书馆之间管理型人才和技术服务型人才的合作交流,能够促进经验与技术的学习交流,引导区域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
例如,由杭州图书馆发起的“中国—中东欧图书馆联盟”,通过文献资源共享、馆员互换学习、信息化技术合作等形式,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图书馆领域的合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各国各城市间的人文交流,也有利于彰显杭州东方文化国际交流枢纽的地位。
图书馆区域协作可以尝试馆际人才互换交流的策略,制定区域技术型管理型图书馆人才短期馆际互借战略,将图书馆优秀人才派往发展偏弱的基层图书馆中进行业务管理指导与交流,并深层次调研基层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与此同时,将基层图书馆的馆员借调到优秀图书馆进行业务和管理技能的学习,提高基层图书馆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3.4 搭建图书馆员BBS论坛
许多高校图书馆在BBS论坛的开发与管理上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例如:北大未名BBS论坛,该论坛按照数字和字母分别建立了不同栏目区域,与图书馆员契合度较高的有:数字区域的三区“学术研讨”专栏、四区“网络技术”专栏、五区“人文艺术”专栏等。
与高校图书馆BBS论坛类似,图书馆员BBS论坛是指图书馆员按照不同栏目版权以文章发布和留言的形式开展的网上在线交流方式之一。图书馆区域协作可以尝试搭建基于知识管理、技术交流和馆员互助的区域图书馆员BBS论坛,通过BBS在线交流论坛实现图书馆区域协作馆员互助的中间桥梁。可以在论坛按照功能划分区域,设定馆员交流区(包含读书软件交流、图书情报知识交流、图书馆法学交流、服务器维护交流、网络安全交流等)、友情互助区(包含馆员找书、期刊论文求助、你问我答等)。
3.5 搭建基于社交功能的读者阅读服务平台
随着大数据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区域协作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图书馆联盟机构可以尝试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基于社交功能的手机APP。这里所指的社交功能主要包含:以文字、图片(包含表情)、语音、视频为主的基本聊天功能;依据使用者的地理位置找到在用户附近同样开启本功能的人;通过专题分组实现小组成员互加好友的添加好友功能等。通过基于社交功能的阅读服务平台,读者可以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在线阅读、在线交流、在线学习的一体化便捷服务。
在国内,许多与图书行业相关企业已经洞察到社交功能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和实践。例如,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超星移动图书馆,这款APP已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运行,它集成了兴趣小组、关注动态、我的书房、我的笔记、我的云盘、最近阅读等功能模块,将全国各地图书馆读者聚集在一起,实现社交类的掌上阅读新模式。读者可以参与到“朗读社”与其他读者共读一本书,分享自己的读书感言,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大提升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了读者阅读体验。
3.6 尝试图书馆与书店、农家书屋的融合发展
图书馆与书店,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看似不同的主体,实则具有共性,即都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在区域协作发展中,应当积极尝试与这些具有盈利性质的主体合作,在达成利益互惠的基础上,共同推进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图书馆可以联合具有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书店,创造性地为图书馆定制基于读者需求的阅读服务系统平台;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整合本地区的图书资源为贫困地区建设的农家书屋赠送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资源。例如: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提出并实践的馆店融合发展服务模式。目前在四川成都,馆店融合发展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有近30个试点空间可以买书借书,做到书店里有借阅空间,馆中有店,店中有馆,形成了“全民阅读”馆店融合发展服务的新模式。
4 结语
区域协作发展是缓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实施路径和方法,更是有效缩减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发展差距的有力措施。在当今图书馆联盟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充分整合和调度区域图书馆资源,创新区域图书馆协作服务方式,促进我国区域图书馆人才交流互换、图书馆特色资源优势互补、图书馆服务馆际互助,有助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区域协作发展创新策略的不断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将会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发展差距将会不断缩减,公民共享文化服务的需求将会得到有力保障,服务效能必将进一步彰显,全方位满足小康社会需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加速形成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