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炭工业新时代新挑战新目标新作为的思考
2018-03-25卜昌森
● 卜昌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也为新时代中国煤炭工业指明了方向。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握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擘画新目标、再创新作为。
一、把握新时代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宏观环境进入新时代,工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煤炭工业也进入了新时代。
1. 宏观环境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军事、国际关系等进入一个新时代。
国际上:一方面面临美国不断的贸易制裁挑战;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普遍欢迎,20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等多边贸易合作形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
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扶贫、环保、金融安全三大攻坚战进入关键期;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正在寻找战略支撑点和新突破;中国企业创新、转型压力越来越大。
2. 工业发展新时代
工业发展先后经历了手工业、蒸汽机车、电力、信息化等时代,正在进入人机协作的智能化时代。
当今,全球都掀起了建造和生产数字化通信产品的风潮,而在产品制造中找回人性化的一面更是新的趋势。这个趋势名为“工业5.0”,又被称之为“人机协作产业”。鉴于市场的发展演变和顾客对所购商品的高度个性化需求,人类创造的重新加入势在必行。
3. 煤炭工业新时代
煤炭工业也经历了手工开采、炮采、机械化开采三个阶段,正在向智能化无人开采时代迈进。
现代煤炭工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机械化开采,“人少则安”、无人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等已经成为共识,正在稳步实施,未来充填开采、机器人工作面、智慧矿山等将成为新方向,煤炭工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二、迎接新挑战
无论从能源结构、环境约束、社会民生,还是煤炭本身的开采条件变化来说,煤炭行业、产业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1. 能源结构新挑战
新能源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化石能源消费逐步下降。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从2010年的9.4%增加到2017年的14.9%,而同期煤炭从69.2%下降到60.4%。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达到6亿千瓦,超过全部装机的35%。
2 .环境约束新挑战
用煤方面:东部、中部完成“城市禁煤”,转向“乡村禁煤”;西部全面推进“城市禁煤”。燃煤电厂、煤化工企业环保要求越来越严。高硫、高灰、低热煤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产煤方面: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要求越来越严,排污、堆矸等越来越受制于环保,已经有不少煤矿没有堆矸空间。
3. 社会民生新挑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空气更清新的生活环境,城市禁煤,农村煤改气、煤改电受到百姓普遍欢迎。
在矿区,矿工需要更安全、更舒适的井下工作环境和更环保、更和谐的地面生活环境。
4. 开采条件新挑战
我国煤炭开采开发按省区划分为三个世界。晋、陕、蒙、宁、新五个产煤大省区为第一世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5%,其煤炭资源特点是赋存稳定、资源充足、开采条件好;鲁、冀、豫、苏、皖、辽、吉、黑等省区为第二世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其煤炭资源特点是资源量不足、开采条件一般;云、贵、川、渝、湘、鄂、赣、闵、甘、青、桂、京等省区为第三世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其煤炭资源特点是资源枯竭、开采条件差、行业发展潜力小。
煤炭三个世界中——第三世界资源枯竭、转型困难;第二世界储量逐渐减少、转型势在必行;第一世界煤炭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开采越来越深、灾害越来越重等因素,发展也面临着新挑战。
三、擘画新目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未来煤炭行业、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是什么?
1. 煤炭行业新目标
煤炭保障目标:煤炭发展、规划将与石油、天然气及其他新能源一起列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煤炭将与其他能源实现协调、有序发展。
煤炭供应和储备目标: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供给基本平衡、供应充足保障、战略储备充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将逐步建立煤炭战略能源储备制度,相继建成一批国家和地方煤炭战略储存基地。
煤炭产业集中度发展目标:目前全国尚有煤矿6794处,其中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近3000处。煤矿企业高效、安全的路还很长,但随着未来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煤矿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未来,煤炭优势企业将主要向我国煤炭开采开发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14个规划煤炭基地集中,最终大型煤炭企业将主要集中在第一世界的晋、陕、蒙、疆、宁,国内煤炭市场基本由一批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亿吨级煤炭企业控制。
2. 煤炭企业新目标
安全生产发展目标:未来煤炭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绿色开采、高效智能、高质量发展。
煤炭企业科技化水平、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全国建成一大批智能化无人采煤工作面,充填开采、全自动智能盾构掘锚一体机、瓦斯治理机器人、水害治理机器人、供电管理机器人等成为广泛运用的新技术,将建成一大批智慧矿山。
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并保持在0.1以下,不少煤矿的安全周期不断延长。
煤矿地面环境更优美、井下环境更舒适、矿工劳动强度更低,越来越多的人以在煤矿上班为荣。
转型发展目标:一方面,煤炭企业将由煤炭产品的生产企业转型发展为煤炭商品的生产、销售、深加工、订单式服务的企业,煤炭生产企业与其上下游产品利用企业将更加紧密;另一方面,煤炭生产企业各环节将更加专业化、订单化、服务化。
管理目标:煤矿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 “三会一层”,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煤矿企业将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重大决策更加科学、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人事管理更加有序、企业管理更加高效。
四、再创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对于煤炭产业来讲,进入新时代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要求、新挑战,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认清形势,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
1. 着眼未来重战略
技术开发战略:一是煤炭开采的新技术战略,包括无人开采工作面、无煤柱开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井下岩巷自动化掘进技术、巷道支护新技术、井下机器人;二是煤矿安全的新技术战略,包括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防治关键技术;三是煤炭及其相关产品利用技术战略,包括煤炭深加工、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矿井下水循环利用、煤炭井下洗选等。
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是薄煤层资源开发、千米以上深井煤炭资源开发、重灾害煤炭资源开发。
煤炭流通和储备战略:煤炭作为基础能源流通将列入国家能源流通战略,西北到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多条重载运煤铁路专用通道将规划和建设,与此同时国家将在西北、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建设一批煤炭能源储备基地。
2. 加快发展快转型
煤炭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当前煤炭行业最后一段机遇期,大力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近期看,转型不等于转行;远期看,转型最终要转行;总的看,转型更要专业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念好“进、退、转、合”四字经。
(1)所谓“进”,就是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煤炭产业仍然是我国能源供应的第一大主体产业,首要的是要抓好煤炭产业自身的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绝不是要抛弃煤炭这一传统产业、主体产业。
如何“进”?要抓住煤炭产业未来20年的最后机遇,有序开发和增进优质产能,以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焕发煤炭产业的新活力,同时,大力推进煤炭产业创新提效,坚持科技提升、装备升级与劳动组织优化并重,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煤炭产业。
(2)所谓“退”,就是要推动煤炭产业退出落后产能、低效产能、劣质资产、“僵尸”企业。要通过“退”,腾出新旧动能转换新空间。树立“以减为增,增减都是提效;以退为进,进退都是发展”的理念,资源向优势产能、优势产业、优势项目聚集。
如何“退”?退出落后产能,要按照“应退尽退、应退早退”原则,积极主动坚决退。退出低效产能,要按照统一规划退出小煤矿,还要退出高灰、高硫等低效产能煤矿。退出劣质资产,可采取强化管理提升、改造升级救活、机制转换激活、资本运营重生、重组整合归并、停产关闭消灭等措施,因企而异、对症下药。
(3)所谓“转”,就是观念要转变、机制要转换、产业要转型。要牢记“黄金十年”的痛,不忘“寒冬四年”的伤,深刻汲取“市场好时无心转,市场差时不力转”的教训,下大决心转型发展。
如何“转”?一是观念要转变。破除惯性思维,摒弃不想转、不愿转、怕担风险的思想观念,增强抢抓机遇、主动转、加快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机制要转换。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机制转换,改进管控模式,消除运行障碍,进行流程再造。特别是要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减层级、减机构、减岗位、减人员、去行政化,形成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管控有力、运行高效的新机制。三是产业要转型。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4)所谓“合”,就是要推进产业、产融、业态、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产融结合、跨界融合、战略合作。当今世界,最优势的资源是“整合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最大的机会是“合作共赢”,成人达己,达己成人,在合作中做大做强。
如何“合”?一是推进同类整合。实施集约发展,稳步推进同质同类产业和业务重组,大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破解相互降价,恶性竞争。二是推进产融结合。搭建新平台,改变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大力推进资本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战略合作者。三是推进跨界融合。积极引入新业态,创新“互联网+煤炭”“互联网+物资”等模式,搭建以交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服务体系,构建“云仓储”平台,为新旧动能转化注入强劲动力。四是推进战略合作。积极与优势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3. 发展动力靠创新
改革管理是企业创新的永恒主题。当前,推动企业改革创新,重点是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由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高举创新创业的旗帜,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实现转型升级。
(1)倡导理念创新。倡树“四个新理念”:一是市场化的理念,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单位之间、工序之间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关系转变为买卖关系,通过价值规律这一“无形的手”,使各单位、各岗位成为独立核算的市场经营主体。在收入分配上,由“领导发工资”转变为“自己挣工资”;在劳动力配置上,由“人多好干活、增人就增资、处处都是人”转变为“人少收入高、增人不增资”;在降本降耗上,由“上级要求下级严控成本”转变为“自我控制主动降低成本”;在学技术、学技能上,由“领导抓、安排学”转变为“我要学、自觉学”;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成果上,由“靠矿井提产、靠煤炭提价、靠条件好转”转变为“靠管理、靠创新”等等。二是价值创造的理念。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力高低的较量。生产产品不一定创造价值;有利润也不一定真正有价值。树立价值管理理念。即:将企业所占用的一切资源要素,在扣除机会成本之后,是否还能创造额外价值,作为衡量一切经营行为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由过去产品制造真正转向价值创造。资产并不是越多越好,资产的创效能力差,即便是有利润EVA也可能是负数;超过边际效益的产出,生产越多效益越差;更多的投入不一定意味着更有效的产出。通过引入价值创造的理念,谋求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三是均量高的理念。传统的煤炭企业,往往以产量论英雄,用人多、效率低,既是制约效益提高最大的问题,也是影响安全最大的难题。总量指标只反映规模,人均指标才反映效率。为此,要把人均效率、人均效益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全面导入“均量高”的理念。四是轻资产投入的理念。把“轻资产”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杠杆原理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减少自身投入,集中自身资源于产业链利润较高的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实践中,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理念,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树立“当好召集人”理念,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树立“整合创造价值”理念,把优势资源投入到核心主业上来。
(2)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主导产业产品普遍过剩的情况下,以打造“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为统领,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解决方案。一是卖配方。为客户提供从“井口”向“炉口”延伸的一站式服务。二是卖方案。对于非煤板块产品,发挥技术和平台优势,由向客户卖产品转为卖方案。三是卖技术。组建专业化矿业管理服务公司,采取管理咨询、技术服务、生产承包、整体托管等形式,为其他煤炭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四是卖服务。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
(3)进行价值链管理。围绕投资产出比这条主线,实施全价值链流程优化再造,坚决砍掉低效、无效和负效链条,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有效益、高效率的增值环节。一是砍掉“低效”换高效。限产、减产煤质差、成本高、创造负价值的矿井、头面,优先保障优质矿井、效益煤种增收增效。二是砍掉“劣质”换“优质”。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大洗煤、大配煤”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效益。三是化解“冗员”变“资源”。推行“大部制、大工区制”,合并、精简不创造价值的机构、组织和岗位,以富余人员为基础,组建劳务队伍,对内置换外包队伍,对外输出劳务服务。
(4)创新运营模式。一是创新实施集约化运营。探索实施“一矿多井”模式,“一个矿长、一套班子、一个机关、一支队伍”;在矿井集中区域,统一建设中央洗煤厂,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创新实施轻资产运营。除煤炭生产和必需的辅助业务外,运用“BOT”“EPC”等运作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源承担选煤、机修、后勤服务等非核心业务。三是创新实施资本运营。有序推进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通过股权并购,实现规模和效益扩张。
(5)创新考核机制。一是调整考核导向。树立“效益产量”理念,引导权属企业由重规模向重质量、重均量的转变。二是强化内部审计。全面引入经营业绩考核内部审计机制,先审计后兑现、不审计不兑现,保障经营业绩的真实性。三是健全考评体系。完善差异化经营业绩考评体系,建立实体经营单位、物流贸易单位、服务型单位、管理机关“四位一体”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分类、分项、分重点、分层次考核,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坚持破壁垒、活要素,构建企业四大要素市场。一是劳动力市场。由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对富余人员摸底、登记,新增用人需求一律通过内部市场调剂。二是材料及设备市场。企业内部闲置材料、设备,通过有偿转让等形式统一调剂使用。三是资金市场。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及财务公司的资金池作用,盘活沉淀资金,统一融资管理。四是内部劳务市场。定期统计、发布企业内部工程信息和劳务需求,协调内部劳务输出或输入工作,为各权属企业之间开展劳务服务交易提供支持。
4. 安全保障再升级
(1)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六大主要矛盾。一是复杂的煤炭开采条件和煤炭企业以量增效之间的矛盾;二是人的观念行为滞后与社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是传统管理方式与安全主体错位之间的矛盾;四是低技能员工队伍与高风险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五是煤矿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与多元化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六是煤炭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与抢抓机遇生产之间的矛盾。
2.3.1 粒径(Y1) 按“2.1”项下方法制备不同处方的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加水稀释50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Y1。Y1越小表示穿心莲内酯自微乳越稳定。
(2)当前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十大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技术管理薄弱;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四是违法违规生产严重;五是假整合、假托管和外包队、层层转包现象严重;六是安全管理水平滑坡;七是出现事故征兆不够重视;八是安全投入不足;九是对边角单位的变化管理不到位;十是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3)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当前,安全生产要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认识到位,落实责任;二是抓住重点,筑牢防线;三是扭住关键,关口前移;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坚实;五是强化应急,救援有力;六是提升素质,扎实培训;七是敬畏法治,严格追责;八是培育文化,形成自觉。
5. 统筹协调聚合力
煤炭产业发展战略最关键,方向最重要。要正确处理好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战略与战术、总量与均量、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引领与驱动、所有与占有、竞争与合作、单赢与多赢等八大关系。
(1)正确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战略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战术解决的则是把事做正确,正确地做事,指哪打哪,善作善成。没有战略或者是战略错误,企业就像在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轮船,随时都会有被风浪掀翻的危险。而制定战略,则是企业家的天职。企业家必须确保企业始终在做正确的事,而管理层必须确保企业要始终把事做正确。
(2)正确处理好总量与均量的关系。总量代表规模。光有效益没总量,规模不大没地位;光有总量没效益,大而不强没意义。均量代表效率。均量即人均指标,是衡量价值创造能力的核心要素。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均量越高,效率越高。处理好总量与均量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做大与做优、做强的关系,处理好量的发展与质的提升之间的关系,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必须转变重规模扩张、重收入增长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把工作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上来,把铺摊子、上规模转移到提升质量、品种、效益上来,树立“均量高”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把企业做强做大。
(3)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就煤炭产业而言,就是要干好当前、准备好长远。当前看,要依托煤、延伸煤,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但必须明确,转型不等于转行,煤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煤炭产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做好立足当前的文章。长远看,要积极稳妥地做好转型发展的各项准备。转型最终要转行。抓住20年左右的历史机遇期,充分发掘煤炭产业潜能,大力推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做好依托煤、超越煤的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和产业准备,最终摆脱“一煤独大”,实现转型发展。
(5)正确处理好引领与驱动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企业家前面引领,也需要万众一心后面驱动。引领和驱动同时发力,才能助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靠文化引领。文化,是企业最硬的软实力。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有历史的企业有文化,有文化的企业有未来。文化致胜,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态。另一方面,靠机制驱动。企业的动力机制也需要进行转换,由火车头拉动型转换为动车组动力分散型,变企业老板一个人的“纤夫之力”为企业所有员工及相关各方的众人之力,靠共创共建共享的顶层设计,变“前驱”为“四驱”,把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愿景变为现实。
(6)正确处理好所有与占有的关系。干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资产,无资产无以立业;但又不唯自己的资产,必须处理好资产所有与占有的关系,不能追求什么都是自己的。应树立“轻资产运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不论国资民资、外资内资,只要为我所用,都是我资。尤其在股权问题上,必须持开放积极的态度。不能追求100%都是自己的东西,自己说了算,担心别的股东进来,董事会、股东会就有了制约,就有许多规矩和程序要讲。必须换一种思路,如果煤炭企业中有钢铁企业、发电企业的股权,发电企业中有下游用电企业的股权,那不仅资金上的压力会大大减少,而且市场的互补作用也将十分明显。在所有与占有问题上最完美的结合体就是上市公司。资产,名义上自己所有的少了,实际上为我占有、为我所用的多了,以较少的自有资本撬动了较多的社会资本。
(7)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放眼全球,一个成功的企业其经营活动都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是一种合作竞争。合作竞争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它不是消灭了竞争,而是从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促使企业间的关系从单纯的对抗竞争走向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当今世界最大的成功存在于合作之中,最大的机会也存在于合作之中。离开了合作,寸步难行。要建立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企业必须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建立合作竞争关系的核心;同时要信息共享,促使信息和知识的快速流动,降低信息收集和交易成本;还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团队。
(8)正确处理好单赢与多赢的关系。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传统的“商场如战场”“同行是冤家”的理念指导下,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企业经营的成功是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之上,商家使用激烈的竞争手段击败对手,扩大市场份额。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大的赢家不是击败对手、吃“独食”的企业,而是为更多的企业创造价值、一起成长、共同赚钱的企业,是一种超越了竞争、超越了单赢、实现了双赢甚至多赢的非零和博弈。成功的表现不是击败对手,而是与大家一起赢。
总的来说,煤炭工业发展,解放思想是前提,人才战略是根本,团队管理是关键。煤炭工业必须适应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继续当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