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张掖乌江贡米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2018-03-25杨彩云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32期
关键词:贡米张掖乌江

杨彩云

(甘肃甘州区乌江镇人民政府,甘肃 张掖 734000)

自2007年以后,甘肃省张掖地区为传承振兴传统水稻产业专门引进优良品种并注册商标品牌,加大技术力度开始了针对张掖乌江贡米的有机栽培管理技术。截至2015年,为进一步发展传统农业,打造张掖乌江贡米品牌,区政府安排部署了基于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对张掖乌江贡米的精细化深加工。就目前来看,张掖市已经成功立项水稻生产试验示范项目,并历经3年繁育成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一、张掖乌江贡米的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1、乌江镇基本概况

张掖乌江贡米的有机栽培管理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其主要的贡米种植地在甘州区乌江镇,这里距离甘州北15 km,拥有119个合作社和1个社区,人口27620人。乌江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沿黑河逐水而居拥有“戈壁绿洲”的美名。作为甘肃省内湿地面积最大的乡镇,它也是甘州区水稻—乌江贡米的主要产地。

2、乌江镇张掖乌江贡米的种植模式与品种选择

乌江镇张掖乌江贡米采用旱育配合稀植模式和叶龄跟踪技术实施栽培管理,其灌溉水源为无污染的西大湖泉水,种植区域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区域种植土壤养分已经达到当地土壤有机物检测标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了米源土壤中的全硒内容,包括淤泥土壤中的沉淀物等。张掖乌江贡米所选择的水稻品种就包括了宁粳24号、宁粳31号、宁粳41号、花117号、稻花香、白芒稻、黑芒稻等7个品种。这些水稻稻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性状鲜明,且非常适合提早插秧,如果做好肥水管理能够保证水稻秧苗健康茁壮生长。

另外,为了更好服务于水稻生产,乌江镇还引进了5个新品种与镇内原有的两个老品种进行杂交种植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并采取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种植。为进一步发展张掖乌江贡米,2018年6月自发成立了“甘州区乌江镇水稻协会”保证乌江镇水稻基于科学优化管理品种更新换代,并确保品种科学优化。

(1)水稻选种对比试验

为了选择最好的水稻品种,乌江镇试验了多个水稻农作物品种,其中包括了宁粳24号、宁粳31号、宁粳41号、花117号、稻花香、白芒稻、黑芒稻等7个品种。

试验地选择在乌江镇平原村的贡米繁育基地西南角位置,土质选择灌淤土,经过测试其中的有机质含量在4.42%,而碱解氮的含量则在161.4 mg/kg,另外还配入速效磷29.8 mg/kg,速效钾131.25 mg/kg(pH值6.3),保证耕层控制在20 cm左右。前茬专门种植玉米,春翻和秋翻各一次。

在试验处理与设计方面采用对比法,保证不重复设计,如此确保每个水稻品种都能栽培8行,且每行行长为21.8 m,行距为25 cm。如上文所述,该水稻采用了旱育稀植模式进行育苗,同时还采用了叶龄跟踪技术配合栽培管理展开育苗。秋翻,并保证在每年的4月末进行泡田搅浆平地,在每年的5月10日开始正式插秧。施肥方面,选择底肥为腐熟农家肥,而追肥则采用了生物肥。

(2)水稻选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乌江镇农技站7种水稻品种对比试验后期结果鲜明。根据实践调查分析,不同品种水稻生育期各不相同,其中宁粳41号和花117号的稻花分蘖期、抽穗期以及成熟期相比于宁粳24号、宁粳31号要大约晚至少4-5天,如表1。基于不同品种的水稻品种经济性状也表现出不同,如表2。

表1 乌江县试验田不同品种水稻的生物学特性调查表

表2 乌江镇试验田不同品种水稻的经济形状调查

如表2所示,不同品种水稻的经济形状调查结果表现不同,其中产量排到前位的包括了宁梗24号、稻花香,产量偏低的5个品种包括宁粳31号、宁粳41号、花117好、白芒稻和黑芒稻。其中株高超过100 cm的品种包括宁粳24号、花117号、稻花香、白芒稻、黑芒稻,而株高低于100 cm的品种则包括宁粳31号、宁粳41号,它们的穗长在17-20 cm左右。另外千粒重超过25 g的品种有稻花香和宁粳24号,结实率在90%的品种有宁粳31号和白芒稻。

结合上述试验结果分析,在乌江镇产量最好、综合形状表现最优秀的水稻品种是宁粳24号和稻花香,它们的丰产性表现良好,能够实现良种相互配套。当地为了有效体现良种育苗率的提高,并不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边试验便展开水稻品种分析,优化有机栽培管理技术内容,满足优先育苗、优先插秧以及加强肥水管理的基本管理原则[1]。

二、乌江镇张掖乌江贡米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目前乌江镇张掖乌江贡米的长势良好且管理工作到位,具体来讲,当地在针对贡米的有机栽培管理方面做好了三点工作,基本满足了镇内贡米有机栽培的管理策略应用优化。

1、学习取经、完善方案

虽然乌江贡米远近驰名,但乌江镇依然经常借鉴外地发展水稻的成功经验做法,学习取经,完善自身水稻玉米的种植方案。在2015年10月,乌江镇各级政府组织考察团远赴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学习考察稻米种植技术,希望认真总结学习经验,理清自身稻米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并积极撰写了《乌江镇考察学习稻米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制定了围绕乌江镇水稻种植预计展开的《乌江镇重振乌江稻米产业实施方案》。希望以此来明确县内水稻种植的项目任务目标,保证工作内容与水稻示范标准项目优化,实现地区内部的水稻产业化发展[2]。

2、落实基地、精心栽培

目前乌江镇在谢家湾村专门建立了50亩的水稻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核心区,这50亩耕地专门种植水稻,成为乌江镇的重点实验田,与平原村的500亩水稻形成连片种植规模。为了优化乌江贡米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当地还选择5亩有机肥替代试验研究田,同时在10亩提纯复壮繁育田中种植新品种水稻,并采用上文提到的旱育配合稀植模式和叶龄跟踪技术实施栽培管理技术。

在田间管理方面,乌江镇优先实现了有机绿肥配合生物菌肥联合供肥,保证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实现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化学农药的均衡使用,从生产源头上严把生态关、绿色关。目前,“淘宝甘肃馆”做好前期衔接,将新包装乌江大米全部上线到互联网平台,以“互联网+”的新型优势宣传营销渠道将乌江贡米推向全国,助力张掖乌江贡米品牌打造和产业升级发展。

3、引进品种、打造品牌

就目前来看,乌江镇希望继续为张掖乌江贡米申报地理标识认证,围绕“张掖乌江贡米”这一著名品牌打造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并将其作为主导,积极鼓励并扶持企业申请注册“张掖乌江贡米”商标,认证有机水稻基地,同时为张掖乌江贡米标示有机绿色食品与地理铭牌。同时,还会为张掖乌江贡米设计注册包装专利,打造“张掖乌江贡米”中华老字号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全面带动张掖乌江贡米产业的未来发展壮大。

具体来讲,目前乌江镇已经实现了针对贡米的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注册、统一包装和统一销售,积极实现“公司+合作社+基地+社员”的产业化链条模式,保证“张掖乌江贡米”品牌能够达到基于合作社社员种植收益的品牌双赢,同时为地区提供优质贡米品牌,实现产业优化。

三、结语

在未来,乌江镇还将为张掖乌江贡米争取多方项目支持,保证在水利、土地和财政等方面实现多元化优化,有效优化乌江贡米有机栽培技术,并降低农户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全面振兴乌江镇贡米品牌的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贡米张掖乌江
宜昌分乡镇南垭贡米喜获丰收
又见乌江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酉阳县“花田贡米”有机生产技术
到张掖看黑河
万年贡米田里的“稻”书记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地球化学元素对贡米品质的影响
西夏时期的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