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向世界敞开了一扇窗
2018-03-25张恒杜朋城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张恒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杜朋城
以山地之名,贵州向世界敞开了一扇窗;以山地为题,贵州书写了一张“山地+”融合发展的精彩答卷。
又是一年盛会。10月14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天人合一·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举行。
来自国内外的政府、旅游、体育等部门及相关机构、企业人员就山地旅游进行了深入探讨,8000余名专业运动员和超过2万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了系列山地户外运动活动。一时间,山地、健康、旅游、高品质生活,成为大会的高频词。
四年前的10月,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上,贵州擎起山地旅游的大旗。贵州版图上92.5%的山地和丘陵,从桎梏贵州发展的“关山千重”变成了贵州旅游的核心优势。
作为全国唯一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连续四年在贵州举办,这既依托地处喀斯特地区的环境资源,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贵州“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的山地经济理念。
以山地之名,贵州向世界敞开了一扇窗;以山地为题,贵州书写了一张“山地+”融合发展的精彩答卷。
国际视野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奇峰、峡谷、飞瀑、云海、温泉、溶洞、天坑……这些奇观异景,是大自然的馈赠。滑翔、登山、攀岩、漂流、舟渡、越野、滑雪……这些户外项目,是多彩贵州的回答。
贵州是山的王国,因山而名,因山而美,因山而贵,素有“山地公园省”之称。全年330天以上可进行户外运动,被业界视为“户外运动天堂”。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目的地,贵州拥有良好的先天优势,也用“活”了这些优势。
“贵州是户外运动的天堂和体育旅游的胜地,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连续成功举办,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展示贵州山地体育旅游发展成就、推动体育旅游扶贫的重要平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宁如是说。
“窗口”和“平台”的成功打造,得益于贵州持之以恒地以国际化视野看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发展基本业态,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其内涵。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贵州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贵州接待旅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5%和35.2%。
“旅游和体育都是理解、发现和文化体验的共同基础。它们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促进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的互补。”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贵州长期以来非常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致力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将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架起国家和文明之间的桥梁,助力提升山地旅游业发展水平,携手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埃塞俄比亚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文化和旅游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埃塞俄比亚文化旅游部国务部长布珠尼斯·梅瑟特更在会上抛出橄榄枝——通过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合作平台,埃塞俄比亚愿与中国在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要高品质开发山地旅游业态。”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表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贵州将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高品质、推动“旅游+”,促进旅游业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以山地为题,贵州书写了一张“山地+”融合发展的精彩答卷。图为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上,阿妹戚托与踢踏舞的联袂演出。
聚合效应
“融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增长点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峰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达成共识: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大势所趋。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和体育可以说是旅游的本质。因此,以文化提炼品牌、体育打造形象、旅游落地发展为路径,需要文化、体育、旅游三者一起发力。
为此,依托良好的山地资源,贵州把旅游和户外运动、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山地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互动融合,在大力发展山地景观旅游、乡村特色旅游的同时,积极探索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运动、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新兴业态,加快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已成为贵州发展“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黔西南州为例,作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全州围绕山地经济,以文化、体育和旅游为驱动,做好山水文章,形成了低空飞行、探险、露营、徒步等项目,黔西南也因此成为旅游爱好者和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仅在贞丰,围绕双乳峰和三岔河进行徒步、露营、滑板等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布局,就吸引了10亿元以上的投资,游客以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
“贵州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独树一帜的山地旅游,形成了促进人类健康与环境质量良性互动的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山地旅游与健康生活提供了宝贵经验。”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理事、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贵州旅游发展顾问弗兰西斯·弗朗加利评价说。
贵州路径
“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认真做好山地旅游这篇大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给我们的发展新路,也是贵州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
随着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兴起,横卧在万峰林间的传统村落也得以复苏。地处万峰林腹地的双升村,旅游业的发展让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回到老家,吃上“旅游饭”。目前,双升村形成了产业+农家乐+民宿的发展模式,村中有2家中医养生公司、6家农业产业公司、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乡村民宿和16家农家乐。
同样,曾经的靠种植水稻、饲养牲畜等维持生计的纳灰村,靠山吃山,成功打造出“万峰糍粑”“万峰五星大枇杷”“万峰米酒”等特色旅游产品。纳灰村村民罗益素夫妇几年前返乡开了家客栈,近几年在旅游旺季常常爆满,“随着来万峰林游玩的人不断增多,生意越来越好做了!这都是山地旅游带来的实惠!”
深度挖掘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推动环境资源、民族文化和大生态、大健康、大扶贫、大旅游融合发展,双升村、纳灰村只是黔西南州实施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之一。
纳孔村、楼纳村、鲤鱼村、福尧村……随着持续多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成功举办的大会效应,一个个各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已在黔西南大地上星罗棋布。
乡村振兴,是贵州发展山地旅游及户外运动而谱写出的动人乐章,全球山旅经济也从这里出发,走向更美的诗和远方。
正如杨宁所说,发展体育产业,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贵州必将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家体育总局将以贵州为示范,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发展,为百姓增福祉、为经济添活力,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