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家园共育共同体的现状及策略

2018-03-24张航陈玉玲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教师

张航 陈玉玲

一、概述

幼儿的生活环境较为单一,主要的学习及活动场所是幼儿园和家庭。和家庭教育对比,幼儿园只是幼儿受教育的环境之一,而家庭才是幼儿长期接受教育的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幼儿未来的成长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幼儿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必需联袂合作,在两者之间应创立起一座良好互动的桥梁。然而,由于每个家庭环境存在差异性,老师须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而有效地沟通。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家园共育,铺平家园之间的桥梁,家长和教师之间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学习。建立家园共育共同体,实现园际间的交流,加强园际合作,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成立家园共育共同体势在必行。

二、家园共育共同体的相关概述

“家园共育共同体”首先把这个拆开为“家园共育”、“共同体”两个词。家园共育是指以幼儿园和家庭为基础,家庭共同教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主题。两者之间互相理解并且相互配合和支持,通过双方努力给幼儿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共同体”简单理解为为了某一个目标而集中在一起的群体。表明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人来做的,而是一群人,些许个团体来共同完成的。

三、家园共育共同体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家园共育意识薄弱

首先,就家园共育而言,其根本问题在于幼儿园老师常常站在主动位置上,幼儿园老师认为我是老师,那么我说的话是有权威性的,家长们必须要配合。其次,由于我园地处我区北部农村,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照看的留守问题,年纪大的家长朋友不愿意也不能主动地和孩子们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的难点问题在于很难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家长通常是被动参加。还需进一步加强“家园平等互助,家园教育统一”理论水平的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构建家校平台的建立,才能保證家园共育共同体的进一步的交流和转化。

(二)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亟需提升

自2012年起,我区学前教育事业以迅勐的速度飞快发展,公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办学规模和数量也不断提高。虽然发展前景形势大好,但就从本区学前教育师资情况来看,我区幼儿教师大部分编制以公益性岗位为主,事业编为辅的局面。而公益性岗位中大多是专科毕业,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凤毛麟角,专业不对口,青年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正由于大部分教师是公益性岗位,待遇不高,许多有能力的年轻教师选择更高的平台区发展,造成了大绿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幼儿园必须重新培养。因此造成教师的培养成本加大,以及培养不均衡等棘手问题。

(三)办园时间短、办园起点低

我区从2012年开始才开始大量的开办公办幼儿园,之前只有区直机关幼儿园一所公立幼儿园。除了前川街道以外,其他幼儿园都是在各乡镇所在地建立的中心幼儿园,期初幼儿园的重点为办学规模,忙于解决幼儿园的办学经费。仅仅只能解决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同时,由于大部分幼儿园地处农村偏远地区,经济处于欠发达,大批量的幼儿园处于办学的初期阶段,许多幼儿园还未评级。随着这几年快速发展,我区学前教育虽然已经出现大量的武汉市一级园,但后续还需要不断努力。

四、改善家园共育共同体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培育并增强家园共育意识

在过去家长的认识中,自己只需要工作赚钱、养家就可以,而孩子的教育责任应该全部交给教师。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家庭环境的改善都让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促进家园共育的教学理念也逐渐的得到重视,并开始付诸实施。相关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时期,家庭教育比学校更为重要,家长是孩子日夜陪伴的伙伴,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以及有效榜样,家长正确的示范和引导是孩子良好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因素。所以,对于家园共育问题,提高家校互动意识是促进优质教育的关键之处。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是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核心理念。要想再有而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双边保障,就必须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强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频度和深度。针对大部分幼儿属于留守儿童,平时可以通过家校平台,例如微信群、QQ群等多种形势,把幼儿的每天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及时向家长反馈。对于教师直接接触的爷爷奶奶群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开展家园教育知识的宣讲会,通过短片和专家讲座的方式,提高爷爷奶奶的教育意识,增加幼儿教育的可参与度,让爷爷奶奶也能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年期家长长期在外工作,我们可以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安排在周末等放假时间,让大部分的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孩子的节日,加强与孩子的互动。

(二)加强园际间的沟通交流

家园共育共同体是一个大集体,离不开每一所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个人认为,园际交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牵头园向高一级别的幼儿园的交流学习。二是牵头园和共同体内的幼儿园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向外面优秀的教育方式学习,回来后,共同体内部成员共同吸收消化,做到走得出去,带得回来,一去一来,实现我区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

介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还未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现状,起步时间晚,底子薄弱,投入和监管力度都不够强,优秀以及专业教师人才的缺乏都是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目前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虽已开始增加投入和监管,但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地方依然很多。增加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力度,不仅能有效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流动和人才流失,更能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聘用专业幼儿教师,并加强与相关教育工作领先地区的交流学习,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教育人才引入政策,全力打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吸引更多专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及相关人才。(2)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为主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交流学习,并提高幼儿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拉大差距,保证公平。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教师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