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

2018-03-24刘春香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语文

刘春香

【摘 要】群文阅读,改变了单篇文章阅读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在课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本文着重论述了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厘清“群文”引入依据,让文本科学组合,再梳理“群文”学习路径,让教学疏密有致,提高群文阅读效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视野;群文阅读

前言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进程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关系到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当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仍是单篇课文教学一统天下。究其原因,与教师重视度不够,教学任务重以及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不足等有关。而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以及阅读能力提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小学阶段理论的深入,实践的丰富是群文阅读走进中学课堂的必经之路。

一、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运用于语文课堂的意义所在

(一)群文阅读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形成专业自觉

上好一节传统单篇课文课对于教师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有教参可供参考。在网上也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拿来为己所用。然而,对于群文阅读这一新鲜教学方法,没有特别多的资源可以用作参考。这其中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因此,小学阶段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探索,能够让教师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断提升自我。“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只有教师在专业方面不断成长才能将群文阅读教学的威力发挥得更好,更大。

(二)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语文核心素养自提出之日起愈发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全面要求。在阅读方面,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文学鉴赏能力等同等重要。群文阅读作为将多篇文本统一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弥补单篇阅读教学所带来的不足。一方面,群文阅读强调单位时间内的大量阅读,能够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另一方面,群文阅读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能够激发学生批判性创新型的看待问题。

二、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策略

(一)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强调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其实质是对语文本体性回归的追求。整个语文学习,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热爱并正确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本身也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既聚焦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关注方法、技能的运用和语文学习的态度、情感。群文阅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围绕多篇文章教学,并不意味整个课堂需要抛弃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言品味。事实上,语文的人文性常常是以语言为外壳,深挖人文思想,忽视对语言的品读,就像一轮明月失去了光辉。比如蒋军晶老师上的群文阅读公开课《武松打虎》,让学生大声朗读四个“闪”字,引导学生细品“闪”字背后传达出武松粗中有细、伺机行动、避开锋芒、智力取胜的打虎品质。语言和人文的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里热爱又品味到了打虎英雄的气概。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语文是靠“两条腿”走路的:一条腿是“读得懂”,就是用思维去释义,运用“言”理解“意”;另一条腿是“说得明”,就是用思维去表达,运用“意”表达“言”。可见阅读首要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群文阅读发展学生的是一种高阶思维。例如创新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是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关键。群文阅读强调多文本,就是把零碎的信息加以系统化,建立一个理解结构,其实就是对文本系统化的思考。如果不能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系统化思考,就是陷入理解的片面、零碎。在多元共生,众生喧哗的信息社会,能够明辨是非,做出自我决断,坚持自我,不被信息牵着鼻子走,做信息的主人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有判断力,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同样需要有敢于质疑,明辨是非的批判能力。群文阅读提供开放的、可供讨论的议题,而不是设置了方向的主题,学生敢于自由发问,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主人,从另一方面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设了提升的空间。

(三)审美的发现与鉴赏

审美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属,很多学科都讲审美。比如美术、音乐、体育等。审美首先在于发现,然后才能称得上是鉴赏。语文学科的审美主要体现在语言审美。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品词析句。吕叔湘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教师引领学生细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之河中愉快而幸福地畅游,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欣赏文本精湛的语言艺术,感受文本蕴含的人文关怀,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多文本的群文阅读教学是不是就不需要文本细读了呢?其实不然,通过文本之间的比较发现文章的不同,通过文本的细读又进一步发现不同。所以,群文阅读需要在文本细读,品味作者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的独具匠心,人文情感。在教学实践中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诵读、品味与感悟。

(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的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今的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实体大国,经济实力的腾飞也呼唤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扩大文化影响,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需要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其次要明确,吸收新时期的文化并不意味这放弃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出国才知爱国深”,这不只是留学生们的心声,也是世界各地海外同胞们的心声。这种共同的心声来自于血脉相连,从文化上说,来自于同一个根,同一个灵魂,这个根,这个灵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素养问题。最后,目前新环境下的信息社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既是一种创新,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这也属于一种新时代下的文化现象。培养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文也是群文阅读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结束语

总之,群文阅读是相对于单篇教学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對培养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有显著的优势。作为语文老师将群文阅读运用得当,会让教材与群文学习疏密有致,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陆昕.基于学科素养下的小学阅读深度教学[J].考试周刊.2017(A2)

[2]孙美蓉.功能性阅读: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密钥[J].江苏教育研究.2017(3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