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8-03-24毛润强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德育作文思想

毛润强

将德育教育渗透至语文教学中是目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研究渗透的各种有效途径,在课本、作文及教学形式等多个角度不同视角渗透德育思想。同时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合格引路人。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端正学生人生观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德育思想就是爱国。一个人只有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才能明辨是非,知道祖国对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先人中有无数爱国英雄和志士,他们的文章和故事都是教学的良好素材。热爱我们的祖国,首先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国领土之山水草木都是我们此生的眷恋。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因拥有如此美丽的国度,肥沃的土地而感到骄傲自豪。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其次要热爱我们可爱的人民。每个华夏儿女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苦难我们感同身受。在我国古代出现过很多以苍生幸福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智慧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所熟知的范仲淹,杜甫等爱国诗人都留有千古名句供世人学习。

(二)吃苦耐劳,树立崇高理想

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再受苦,因此很少让孩子参加劳动,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长此以往,我国的未来令人担忧。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典型的吃苦耐劳的人物形象,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值得每个学生去学习,中华儿女就应不忘我国优良傳统,树立崇高理想。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训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的是学生的文字表达和素质能力。在我国的作文优劣评判标准里,思想立意是作文优劣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对德育教学的重视。我们应该尽量贯彻国家的教育精神,在语文作文里渗透德意教育,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文题目的设定要具有新意,可以写一些驳论类的文章。如果在作文立意上学生能够突破原有思想的局限性,每一个文字的运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敷衍了事,在大量的资料分析之后分辨清楚真理与谬论的界限,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够立意清晰,思想先进。在学生的作文中,教师能够清晰的看到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对人生及世界的看法,在学生阶段就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理想。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主要因为他们缺少奋斗的方向,志向不够明确和远大。如果学生没有远大志向就庸懒的度日,作文教学是最能训练学生意志能力的途径。教师可以举办主体演讲比赛,让同学将自己的理想与其他人共同分享,长大离每个孩子并不遥远,最遥远的是没有理想。也许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会畅通无阻,但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达成理想。

青少年一代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振兴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教育青少年的时候不能只在文化课上下功夫,更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理想和抱负立足于国家和人们的长远利益至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使青少年一代懂得能够为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甘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些道理。但是在现代儿童的眼中,这样的教育会让他们觉得很遥远很可笑,这也正是目前要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原因,教师就是要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一)情景教学

生动的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中讲述的内容,对于理解文中的精神思想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学习《长城》这篇课文,按照课文的内容讲解会显得枯燥无味,但是教师设置一定的情景模式,某处正在面试长城导游,其余的同学可作为游客提出问题,如此的情景,相信面试的同学必然会作出充分的准备,提问的人员也会去了解课文内容。

(二)文学作品欣赏

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到现在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吸引着人类不断的阅读和理解。带领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体味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值得学生仔细拜读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法

将课本上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是教学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实践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认真,所领悟到的内容更深刻。教师可以组织演讲,兴趣小组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更能体现德育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四、从教师角度思考如何成为合格的德育教学引路人

很多人对教师的理解就是教学生识字,读书的先生。这种看法在之前可以,但是就当前情况看来,教师的任务还包括将学生的思想引导至正确的道路上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想成功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要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完成教学内容安排,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生。同时要在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的前提下,将作品中隐含的思想境界讲解给学生听。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钻研教学,勤勉刻苦。对科学知识态度明确,同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对周围的人宽容有爱,对学生严肃中不失关爱。学校里传授的知识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自然产生了,因此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如此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素养体系同时建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就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并且研究各种渗透的方法,将德育与教学完美结合,做学生合格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董晓雯.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16).

[2]付芳.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7(20).

[3].杨聪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

[4].刘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J].科技展望.2017(15).

猜你喜欢

德育作文思想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