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

2018-03-24郭招男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辅导员德育

郭招男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如何将蕴含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辅导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自主创业,艰苦奋斗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方面的问题[1]。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扭曲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代教育的不平衡和教育缺失:注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大学生重视知识理论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

(一)“低头族”的出现,人际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通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过着指尖上的生活。科技的普及方便了生活,增进了联系,实现了“足不出户,便看万里”的需要。然而,这也导致了另一现象的出现:低头族——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2]。当手机文字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间的关系也因手机产生了隔阂,关系疏远逐渐成为“陌生人”,交流困难,人际关系问题成了高校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之一。“马加爵”惨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因人际关系引发的血案时有发生。

(二)价值取向务实化,“利己主义”盛行。当代多数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独享父母的宠爱,毫无节制。在家里尽显主人意识,在外面则展现自私的现象,斤斤计较绝不退让。价值取向上倾向于实惠化、利益化,“高富帅”、“白富美”等词的流行从侧面体现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责任意识缺失。

(三)诚信意识淡泊。“市场经济”经济的强大冲击,“诚信危机”出现,考试舞弊、抄袭现象严重;伪造证明,骗取国家贷款和补助,不按时偿还贷款;虚构简历、学历等不诚信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待人有仁爱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这对于健全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提倡为社会、为国家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先义后利,先人后己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参考和导向。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当仁不让的爱国思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他们这种大无私的精神和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我的责任意识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实践

(一)提升辅导员的传统文化素养。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并内化成浩然正气和高尚的师德,去引导和感染大学生。

(二)开展丰富的中国传统技艺活动,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说教式”的方法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辅导员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要注意形式多样,例如开展传统技艺文化活动,如班级书法展示、诗词朗诵比赛、戏曲、茶艺、陶艺学习等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减少低头族,又能让中国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开展古典名著研读分享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内化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定期开展例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的研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再现古人的经典名句,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标准。

(四)利用网络媒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成了网络的主力军,学生上网时间长,接受能力强,辅导员要发挥好网络媒介的作用,通过微信平台、QQ、微博、博客等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德育工作。利用清明节、端午、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分享各地学生的节日文化,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孝道等传统美德教育。

(六)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辅导员可带领大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大学生去到养老院开展陪伴活动,大学生可身体力行,陪伴老人,为老人做些事情聊会天等。到孤儿院照顾孤儿,感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总结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它教育并引导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从未中断。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承担着振兴更伟大国家的重任,更有责任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https://baike.baidu.com/item/低头族/9203773 fr=aladdin[Z].2018.

[3]杨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辅导员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