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018-03-24孙淑华

职业·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听说读写职业能力

孙淑华

摘要:职业能力是影响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校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缺失,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是学生职业能力的短板。本文作者尝试在校本课程的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弥补了这一短板,收到了提升學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效果。这种训练模式也适合在其他学科课程上进行尝试和推广。本文对此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职业能力 听说读写 综合训练

《学生职业素养训练》是笔者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沟通、守纪、合作、自我管理等模块的教学,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使用本教材时,学校建议授课教师在教学时把校本教材作为授课的主要参考,但是也倡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及备课情况,适当进行内容和主题的调整,以期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重新对教材进行提升改版,以更适应培养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与核心

笔者调查过顶岗实习和毕业的学生:“你认为在学校还应学会哪些知识?”学生的回答让笔者有些意外,他们通常不是说“如果我能把某门课程学的好些就好了”,而是“我不知道怎么接打电话”“我不会记笔记和做工作记录”“班长让我做会议记录,我每次都记不好”“我年终工作总结老写不好”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教育者,在学校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不够;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对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关注不够。

职业能力是影响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有很多。笔者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专家把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更具有指导意义。

叶圣陶在《听说读写都重要》一文中指出:“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虽然,这是针对语文教学而提的,但是笔者认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过硬的“听、说、读、写”等核心能力的提升。“听”,是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听得好”,可以听懂他人意图,明确工作指令。“说”,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交际手段。“说得好”,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懂得自己,进行有效沟通。“读”,是最主要的获取新知识的手段。“读得好”,可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工作能力。“写”,是除“说”之外的主要表达方式。“写得好”,就能及时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边工作边总结,边工作边研究,并能具备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所以,“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并应受到所有学科课程的重视。

二、教学实践:“听说读写”的训练方式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注意到,技校的学生普遍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较弱,不利于毕业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笔者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通过调查报告的撰写把这些能力综合到一起,起到了一定的训练效果。笔者在组织一次课(两节课,80分钟)时,时间安排是听写训练5分钟,听说训练15分钟,案例分析及活动组织40分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15分钟,其他5分钟。

1.“听”与“写”的综合训练

每次课利用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做法是准备一段文字,一般是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师朗读3遍,要求学生完全记录,进行听写训练。一般人朗读的速度约为200~220字/分钟,每句读3遍,这样5分钟的时间大约可以准备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听写后,学生上交听写本,教师带回批阅。这种听写训练能加强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能提高书写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听是说的基础,形成“听”的有效刺激,为在工作岗位上,听懂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2.“听”与“说”的综合训练

每次课利用1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听说综合训练。教师准备一篇300~500字的文章,主要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比较齐全的小故事,题材以历史故事、职场故事、哲理故事为主,选材上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组织方式是选择一名学生朗读文章,速度要慢一些,只读一遍,所有学生做简单记录,大约5分钟。朗读结束后,两人一组,根据记录,进行讨论和复述,尽可能多地还原文章信息,大约5分钟。分组讨论结束后,选2~3人在全班发言,由朗读者和教师一起根据学生陈述与原文章契合的程度,给出评分,作为小组的分数,记作平时分。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听”“记”“说”的综合能力。学生不但在听,还要根据听到的信息迅速理解其中的主要信息和主要情节、关系,及时记录,并在讨论时补充完善,在发言时组织和整理语言。在每次课上,教师还会选择逻辑性强、信息完整的记录,组织分享记录的方法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能力培养的一部分。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逐步学会记什么、怎么记,做到全面有效领会听到的信息,并准确表达出来,为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打好基础。

3.“读”与“说”的训练:案例分析及活动组织

在教材中,每一个职业素养训练模块都有4个左右的案例。在教学组织时,每组认领一个案例,作为主责小组,课下要读透案例的要求,讨论活动方案。每堂课安排一次案例活动,由主责小组负责组织全班活动或讨论。这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这对学生的读、说及组织能力均能起到训练提升的作用。当然,对于学生“读”的能力的训练,课上的时间还不够。笔者认为,“说”一方面考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指语言组织),一方面考察的是学生肚子里是否“有货”(有词汇、有思想),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说”的能力和水平。笔者与其他教师一起,编辑了《晨读手册》,利用班级晨读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和阅读的训练。

4.“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调研报告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训练,可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笔者在一学期的教学中,安排了两次综合调研报告。第一次的调研报告主题是有关“职业能力”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学校教职工。组织调研活动时,把全班学生按照5人一组分组,要求每组调查不少于5名教师,对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总结,并书写调研报告。第二次的调研报告主题是“校园绿化建议”,主要调查学校中的植物品种有哪些,各自的数量是多少,对校园绿化改进有哪些建议。调研方法是问园艺工、教师,或上网查找相关信息,或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写出一篇关于校园绿化改进方案的报告。

5.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識阶段,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阅读、写作和思考习惯,对于学生增长智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今后技校学生也可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聘,笔试考试是聘用的第一关,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有助于提高行政职业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每次会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带着学生做一个逻辑思维训练的题目,主要的组织环节包括写出题干(学生来完成)学生思考、小组成员分享结论并阐述思维过程、公布答案、分析思维推理过程(学生完成,教师补充)。

三、成果:“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升学习自信心

课堂听说读写训练在教学组织上,摒弃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主持人”出现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

尽管一个学期的时间有限,没有对综合训练的效果做出定量的对比研究,但是从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变化,可以定性地得出结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遍有所提升,培养了书写表达的习惯。对于课程的组织模式,学生们从最初的畏惧、到适应、到乐在其中、到对某个环节特别期待。这些综合训练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四、体会

有人会问:“听说读写”不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吗?笔者认为,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基础课必然要和专业课程深度结合,同时,语文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确实不多。既然“听说读写”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它就不应该只是语文课的任务,而应该是所有课程的基本训练目标。笔者在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应该把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根据笔者的经验,通常教育者认为学生掌握了自己讲的信息,事实上,学生们可能只掌握了80%、50%,甚至更低。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通过设计针对性的活动,及时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情况,比如考核学生是否“听”懂了教师的指导信息,是否能“读”基本信息,是否能“说”出操作流程,是否能“写”出操作步骤、课程总结。这些“听说读写”的训练与考核,能打牢学生课程学习的基础,帮助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听说读写职业能力
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