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防治竹长白蚧

2018-03-24徐志鸿

科学种养 2018年3期
关键词:长白若虫竹子

徐志鸿

竹长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在江苏地区一年1般发生3代。通常雌虫以老熟若虫、雄虫以蛹的形式在枝干上越冬,待到翌年4月蛹羽化为成虫,雄成虫與雌成虫交配后,雌成虫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在5月上旬始发,第二代若虫在7月上旬始发,第三代若虫在8月下旬始发。若虫以在晴天中午孵化最盛,刚孵化的若虫会爬行数小时后,用口针插入竹组织,吸汁进行为害,且不再移动。同时初孵若虫的虫体上会分泌出白色的蜡质,形成蚧壳。通常,竹长白蚧交尾后,其雄成虫很快会死亡,而雌成虫会持续为害至10月。此后陆续进行越冬。

竹长白蚧通常喜欢老竹和阴湿的条件,因此多发生于疏于管理、密度过大、年龄结构偏老,或位于低洼、阴坡的竹林中。竹长白蚧以成虫和若虫寄生在竹枝、竹叶上,以吸食其汁液为生,从而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导致竹枝、竹叶枯死,竹株生长势衰退,诱发竹煤污病,严重的还会造成竹株死亡。

近年来竹长白蚧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对毛竹、青篱竹、刚竹、苦竹、雷竹等竹类所造成的为害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竹子的正常生长,破坏了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农业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避免病虫草害传播蔓延;选购苗木,应首选抗虫品种;栽植密度合理,以免过大形成高湿环境和竹子长势差;及时做好中耕松土、科学肥水,以提高竹子抗性;每年定期砍伐竹园内的老病竹(应当连竹鞭一起挖除,并集中进行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原菌和虫卵),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物理防治

要经常性地开展检查工作,发现有竹长白蚧为害时,可利用其聚集为害的习性,进行人工刮除或采取剪除虫枝、虫叶等方法进行处理,均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好瓢虫、草蛉、捕食螨、寄生蜂、跳小蜂等天敌和寄生菌。对于受竹长白蚧为害严重的竹株,要及早进行挖除处理。当该虫害不是很严重时,尽可能不要过多使用药剂,以免杀伤天敌。

4. 化学防治

在竹长白蚧为害较严重时可通过喷施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等方法来进行防治。

①喷施。竹长白蚧的若虫在初孵期或盛孵期(是防治竹长白蚧的关键时期),其身体上的胶、蜡、粉等保护物尚未形成或刚刚形成,对药物较敏感,且易着药,此时施药用药量少且防治效果好,一般情况下,在5~6月向有虫的枝干、叶片,均匀、细致地喷施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或20%二溴磷乳油800倍液,或30%苯溴磷乳油400~600倍液,或30%硫丹水剂800倍液,或95%矿物油乳油100~150倍液,或20%嘧啶磷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或45%灭蚧(螺虫乙酯+毒死蜱)可溶性粉剂80~100倍液等药剂来进行防治,每隔5~6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竹腔注射。对于高大的竹株或竹长白蚧发生面积较大时,可选择在成虫取食期或若虫盛孵期,将30%乙酰甲胺磷乳油与水按1∶2~5的比例混合,按每株竹2~3毫升的量,在竹株的基部进行竹腔注射处理。

③地面(或地下)施药。地上喷洒杀虫药剂效果不好时,可选择对竹根附近施以内吸性杀虫药剂的方法来控制地上虫害。可将3%克百威颗粒剂,或15%涕灭威颗粒剂,在植株根部开环状沟后施入,然后覆土并灌足水,以此来毒杀竹长白蚧。需要注意的是:施药时一定要浇透植株的根部。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建设大厦 姜堰区住建局园林管理处 邮编:225500)

猜你喜欢

长白若虫竹子
长白老林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和竹子在一起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