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厅安全服务之浅见
2018-03-24吴灵艳
吴灵艳
摘 要:随着21世纪的飞速发展,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知识更新的理想课堂,成为学术信息的传播纽带,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到博物馆参观。人流量的增加,给博物馆展厅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观众的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
关键词:博物馆;展厅安全 ;服务;安全管理
博物馆是一个公共性的文化建筑设施,它集文物的收藏及保护、科学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作为海南省独一无二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它在省内文博界处于领军位置,为宣传海南省独具特色的融合岛内外的历史文化、少数民族风情、海洋景观、侨乡文化提供一个颇具规模的展示平台。参观博物馆成为旅游目的地的一项重要文化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单一的展厅管理服务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他们不止需要干净、安静的参观环境,更想与文物展品来个近距离接触,参与互动,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在展览中,有许多展品“裸陈”在外面,观众触手可及,常有部分被有意或无意触摸导致损坏。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把人、机、环境、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做到科学、快速、高效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最终确保博物馆藏品的安全。
1 展厅安全保卫工作是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博物馆是文物、标本、资料的主要收藏处所,是国家必须严加防护的重要部门之一。作为文化教育和旅游活动场所,展厅则是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强的场所,这使得展厅成为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重点防范之处。展厅保卫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树立“只有不出事,才能干好事”的工作理念。
1.1 展览展品的安全
广大观众进入到博物馆内进行参观,不仅获取了历史知识,而且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大量珍贵文物展出让观众大呼过瘾,同时安全保卫的压力不容小觑。对外展示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博物馆文物展品在展览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安全问题就是避免被破坏、被盗。展厅是完全开放的空间,人流量大而且复杂,不易控制,观众往往会乱摸、乱碰文物展品,甚至见财起意进行盗窃。因此,要求展厅保卫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当班时间不得擅离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岗要报告上级领导同意且安排人员接替后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回到工作岗位。勤巡查,善观察,提高警惕,确保展厅安全,严防不法分子进行破坏活动,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馆领导反映,要对展厅内物品和观众负责,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发生。认真做好开馆前和闭馆后文物和展品数量的清点工作,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名。
2.2 展厅防火防盗安全
展厅开放期间,观众众多,鱼龙混杂,若管理不严,观众携带火种或在馆内吸烟易埋下火灾隐患。另外展厅内灯光设备多,电器线路复杂,稍有不慎易造成短路。因此,展厅保卫人员需做到:第一,注意参观游客是否吸烟,是否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现立即阻止,若有经反复劝阻不听者,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第二,积极参加安防、消防学习和灭火演练活动,熟悉展厅内消防设施设备的功能、位置,熟悉滅火器具的摆放点,掌握灭火器、消防栓及自动卷帘的使用方法。若发现火灾,能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及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并进行初期火灾扑救。第三,仔细检查展厅内电器设备情况,及时发现身边出现的异常灯光、气味,及时报告和处理,争取第一时间控制异常情况并等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第四,防盗工作不容忽视,展厅管理员既要防止文物展品被盗,还要防止观众的随身物品被盗,无论文物还是观众的财物被盗,对安全保卫工作来说,都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损失。总之,防火防盗是展厅安全保卫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2 展厅服务工作是当今形势下另一大需求
博物馆要实施它的宣传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展厅内的展览来实现,只有展览才能体现出一件博物馆藏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自从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增强,再不是购票后观众和博物馆之间形成的提供服务和享受服务的契约关系,而是国家对人民的免费服务,充分体现其为大众服务的公益事业的特点。
2.1 展厅日常服务工作
展览开放时,展厅管理人员必须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班、开馆并检查各自负责的展厅,如发现展品丢失、损坏和其他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并及时处理。听从领导安排调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岗位。保持展厅卫生清洁,发现污物及时清理。把好展厅入口,严禁观众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金属制品、棍棒等物品及宠物进入展厅,若有携带上述物品参观者,应告之寄存后方可进入展厅。维护展区正常秩序,勤巡视展厅,监督游客文明参观,保持展厅内的肃静。发现隐患和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保证展厅全部文物展品及全部公共财物的绝对安全。闭馆后做好清场工作,仔细检查旮旯角落,排除安全隐患后关闭展厅设备,及时锁好馆门,并把钥匙上交给组长。展厅的安全服务工作看似简单却很繁琐,管理人员必须耐心、细心、热心,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2.2 对观众的服务工作
为了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参观要求,展厅管理工作作为博物馆日常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博物馆和观众沟通的重任,需要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强烈事业心的展厅管理人员队伍。
首先,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展厅安全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热爱文博工作,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在岗期间衣着整洁、举止大方,对待游客必须态度和蔼、文明礼貌,严禁同游客争吵、顶撞游客,要耐心为游客解答疑问,了解观众的需求,随时为观众提供参观服务。观众是博物馆连接社会的主要渠道,是体现博物馆社会作用、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没有观众,博物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其次,熟悉业务知识。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文博知识,充分了解《文物保护法》及《消防法》等各项法规条例,增强法制观念。了解展厅展览分布情况,通晓陈列展览的基本内容,熟练操作多媒体演示系统,以方便为观众更好地提供服务。有的展厅分散,导览图不明确,有的展厅没有开展,这些都很容易使观众走错展厅、弄错参观路线,在这种自由参观的情况下,观众往往都是直接向展厅管理人员提出咨询。由此可见,展厅管理人员需熟悉有关展览和活动的相关资讯,多方面了解博物馆日常开馆工作,甚至要知晓周边的交通、酒店、餐饮等情况,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指引。
最后,要有技巧地服务、管理参观观众。展厅内观众人数众多,不利于文物的保护,极易引起突发事件,危及文物和观众的安全。展厅安全管理人员除了维护展厅文物安全外,也需维护游客的正常参观秩序和人身安全。这就要加强人员分流管理,控制展厅人流量,态度和蔼、耐心地向即将进入展厅的游客解释并告之可先前往其他展厅参观,避免观众拥挤在一个展厅,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中小学生团体参观时,博物馆要和校方签署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较强烈,初到博物馆不免兴奋激动,对展厅内展品、场景、互动情景兴趣倍增,往往就会在展厅内大声喧哗,随意跑动,乱摸乱碰,这不仅会影响其他游客参观,还可能会对裸露展品造成一定的损坏。这时安全管理人员要积极和带队老师沟通,协调学生分批进馆,保持安静,有秩序地参观,保证人多而不拥挤,有效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保证文物和观众人身安全。在临近闭馆之时,展厅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醒观众抓紧时间参观,及时疏导滞留观众。
总之,作为公益事业的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保证博物馆的安全,先进的设备不可少,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责任感强的安保队伍更不可或缺。展厅安保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服务和安全防范意识,善于与观众沟通,能及时、迅速地处理应急事件,确保文物安全和观众人身安全,更应该让博物馆意识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之中,拉近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博物馆里能体验到历史的凝重、感悟到文化的灿烂、享受到艺术的美妙。
参考文献
[1]海南省文博学会.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C].海口:南方出版社,2012.
[2]强远明.创建博物馆陈列展厅安全管理新模式的初步尝试[J].中国博物馆,2004(3).
[3]陈剑涛.浅谈如何做好地方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J].南方论刊,2014(6).
[4]蔡奕芝.参观韩国博物馆的启示[J].中国博物馆,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