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华光 自在菩提
2018-03-24王立伟
王立伟
摘 要:明清宫廷金铜佛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点,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章精选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鎏金铜佛像,对其造型、工艺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读者对这类文物的品鉴。
关键词:佛造像;鎏金铜佛;鞍山市博物馆
明清两朝都曾利用藏传佛教来实施其统治,对藏传佛教都采取了尊崇和扶持的态度。由于明清两朝政府大力推动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佛像制作工艺登峰造极,甚至连现代工艺都无法与之比拟。尤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和清康熙、乾隆时期,金铜佛造像制作达到顶峰[1]。其纤毫毕现的铸造技法,流光溢彩的鎏金工艺,反映了明清时期多元的宗教文化和审美情怀。
辽宁省鞍山市博物馆馆藏的80余尊明清时期佛造像是20世纪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调拨来的原供奉于明清宫廷的文物珍品。本文选出其中品相上乘者,以管窥明清宫廷金铜佛像的时代特点,并尝试解读这些文物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高35.2厘米,黄铜质地,通体鎏金。躯体结构匀称协调,宽肩细腰,上身袒露,结跏趺坐。佛像神态庄严和悦,螺髻高挺,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宽阔,双耳垂肩。衣褶线条柔和,转折自若,轻薄贴身,肌肤丰满而又圆润。佛像右手直伸下垂结降魔印,左手横置在左足上結禅定印。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裙褶。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台座周围的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莲座边缘处有连珠纹一周,底沿外卷(图1)。
明铜鎏金金刚总持佛坐像,高25.3厘米,通体鎏金。头戴嵌蓝宝石五佛冠,双手持金刚杵交叉于胸前,结双跏趺,安坐于莲花座上。身着嵌蓝宝石、绿松石天衣璎珞,双目微闭,法相庄严(图2)。
以上两尊明代佛像工艺手法具有皇家气派,堪称经典之作。其铜质黄中泛红,表情庄重柔和而又不失优美,具有汉地佛像的特征表现。这一阶段的造像风格和手法体现了汉、藏艺术融合的美。这些都是明代金铜佛造像的典型特点。
清康熙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高22.8厘米,黄铜质地,通体鎏金。此像为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头戴五叶冠,以繁密花枝围绕心形珠宝。菩萨双目低垂,略带微笑,双手于胸前施说法印。菩萨体侧各立一支粗壮的花枝,花近肩部开放,左侧花朵上承经函,为文殊菩萨典型形象。长飘带满饰花纹,垂落于莲花座前。莲瓣满饰卷云,下沿亦刻满阴线花卉装饰(图3)。
清代皇帝被视为文殊菩萨的转世化身,哲布尊丹巴曾亲自为康熙帝制作文殊佛造像。故文殊造像为清代宫廷造像之代表性题材,颂扬帝王如佛陀在世护持人间。康熙时期的宫廷造像技法依然深受明代造像影响,造型上端庄匀称,比例舒适,注重写实技法,技术上精益求精,没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可以说它代表了清代佛造像的最高工艺水准。康熙宫廷造像在结合了明代汉地造像和西藏造像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继永乐、宣德宫廷造像之后的第二次巅峰之作,是此后无法企及的[2]。康熙朝佛造像通常上身挺直,对耳环、璎珞及各种钏饰细节部位的处理一丝不苟,带有明显的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特点。在帔帛和衣缘的处理上,通常錾刻精美纹饰,与莲座下缘处錾刻的卷草纹相互映衬。在衣褶的处理上略显模式化,主要继承了明晚期的中原造像艺术特点。部分康熙时期宫廷造像是以康熙本人为模特造像的。深束腰式大梯子座,大连珠纹,莲瓣宽肥饱满,带卷草纹,宫廷气息浓厚,融入了一些蒙古造像元素[3]。
清中期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高17.3厘米,黄铜质地,外施鎏金。此像面庞方正,垂眸下视,面含微笑,表情庄严慈和。头戴枝叶繁密的五叶宝冠,宝冠均已镂空作饰,葫芦形顶髻,双肩披发,极显华贵。双耳缯带上翘,袒上身,宽肩束腰,身材比例匀称,造型优美。胸、踝、臂、腕等处饰嵌宝石璎珞、镯、钏等庄严饰物。双手结禅定印,全跏趺坐于莲座上(图4)。
清乾隆弥勒菩萨铜立像,通高49.5厘米,宽32厘米。菩萨立像面带微笑,神态庄严慈和。直鼻,细眉,双目微睁,两颊丰润,头顶葫芦形发髻。上身袒裸,腰肢纤细,下蔽长裙,赤足立于支座上,底座缺失。颈饰璎珞长垂及腹,披帛绕肩,缠臂蜿蜒而下,犹如细纱,线条流畅。右臂抬至胸前,手心向外,拇指捏于食指之端结说法印。左臂肘部略向外弓,垂于胯下腰侧,手背朝天作拈花之状。双臂饰珍珠手镯和臂钏,足上佩带嵌宝石脚镯,是乾隆年间铸造的佛教造像中的珍品之一(图5)。
清中期铜鎏金四臂观音坐像,高19.1厘米,黄铜质地,外施鎏金。头戴嵌红宝石五叶冠,顶结葫芦形发髻,面露微笑,表情慈祥,双耳带花型耳饰,下垂至肩。腰部收束,袒上身,肩披帔帛,绕臂飘起,胸前饰有雕琢精细的长链项圈、连珠璎珞。身下穿有长裙,裙边饰有錾刻细腻连珠纹及卷草纹装饰。主臂双手合十,身后两臂左手拈花指,右手持宝珠,结跏趺于双层束腰莲花座上。此佛像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造像风格,是一件难得一见的宫廷造像精品(图6)。
清乾隆铜鎏金白度母坐像,高33.7厘米,黄铜质地,外施鎏金,造型优美,装饰华丽,戴花瓣形五叶冠。耳珰大且长,垂落肩部。额部饱满浑圆,正中开天目。颊额丰满,鼻梁挺直,双目微睁,清秀之气盎然。葫芦形发髻,丝丝精细。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三宝严印。上身披条帛,从双肩绕双臂垂落身后座上。双乳微隆起含蓄,一如女子,有汉地造像之风,与印度、尼泊尔、西藏夸张地表现手法完全不同。度母头略向右偏,腰肢稍扭,刻画出一条优美的曲线,既展现女性的柔美,又表现出普度的情怀。莲座莲瓣上饰连珠纹,胸、踝、臂、腕等处嵌宝石璎珞、镯、钏等庄严饰物,显得格外华美玲珑。造像比例舒展,体态端妍秀美,反映出清代前期造像审美(图7)。
清乾隆铜鎏金绿度母坐像,高36.5厘米,黄铜质地,外施鎏金。度母面部方圆,眉目细长,鼻梁挺直。头戴五叶冠,冠叶纹样复杂雕镂精致并嵌宝石。左手当胸结与愿印,右手置膝上施与愿印。身戴璎珞,上身袒露,下着薄裙。半跏趺坐于莲座上,左腿横盘,右腿撇出,轻踏出茎莲花。此尊佛像制作精良,工艺规整,铸刻细腻,造型典雅,尤其衣褶的风动感和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当时佛造像的一种协调准确、精致成熟的造型美(图8)。
清中期铜鎏金宗喀巴上师坐像,此尊为藏传佛教宗喀巴上师坐像。宗喀巴(1357—1419)是西藏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也是藏传佛教界最为重要的宗教改革家,精神领袖之一,被藏族人民誉为“第二佛”,即释迦牟尼之后的另一位世间佛尊。此像高16.5厘米,黄铜质地,外施鎏金。上师内穿交领式僧衣,外批袒右肩式袈裟,头戴通人冠,这是西藏僧人的典型装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衣缘錾刻花卉纹饰,衣纹写实流畅,衣领及袖口、边缘处饰以精美的花纹带。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并分别各牵一株莲花,开于左右两肩,左肩花中立经卷,右肩花中立宝剑,其“左经右剑”的特征与文殊菩萨的标志一样,藏密尊奉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故经书与宝剑亦成为其身份的标识。上师面相庄严,神态慈祥,全跏趺坐于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台座莲瓣轮廓舒展,层次分明,莲瓣制作别致,造型优美。此像生动地塑造出了上师作为宗教领袖的坚毅性格,展现了清中期藏式金铜造像的高超工艺水平(图9)。
清中期铜鎏金宗喀巴上师坐像,高16.5厘米,黄铜质地,外施鎏金,此尊宗喀巴上师坐像未带僧帽。上师面庞饱满圆润,双目微垂,面露微笑,神态安详,法相庄严。躯体端正挺直,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并拈莲茎,莲茎沿二臂上升至肩部盛开,左肩花中立经卷,右肩花中原插有宝剑已失。衣纹刻画厚重写实,衣领及袖口边缘处均錾刻有清晰的花纹带,做工精美(图10)。
参考文献
[1]刘星辰.明清佛像进入收藏高峰期[J].收藏·拍卖,2016(5):10.
[2]金申.康乾两朝宫廷造佛像的鉴别要领[J].收藏家,1996(02):30.
[3]邢继柱.瑞宝阁藏金铜佛像研究[J].收藏家,2012(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