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运河综合开发现状及对策

2018-03-24邵爱军韩红艳周圣龙

水运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航运

邵爱军 韩红艳 周圣龙

【摘 要】 为寻找适合江汉运河开发的模式,进一步提升运河综合效益,在阐述江汉运河航运、生态文化旅游、水利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运河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江汉运河综合开发模式。针对综合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推进新型船舶研发应用、加快汉江航道整治建设、尽快完成江汉航线开发、加强江汉运河沿线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绿色生态航运建设、推动运河周边旅游发展、促进航运与水利协同发展、搭建综合信息平台等8项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有:强化政策支持、加强部门合作、创新融资机制、创新调度机制。

【关键词】 江汉运河;综合开发;航运;生态文化旅游

0 引 言

江汉运河是湖北“两圈两带”发展战略的中脊线和连接轴,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两带”的优势。江汉运河的开通使长江中游与汉江中游之间的航路缩短680 km,使往返荆州与武汉的航程缩短200多km,极大促进了长江和汉江的货物交流。2017年第三季度江汉运河累计通航船舶2 861艘次、运送货物121.64万t,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82%和146%。这说明运河的航运效益已经凸显,航运功能正在不断发挥。江汉运河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湖北省政府对其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提出相关要求。《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提升江汉运河的通航能力,还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江汉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江汉运河航运功能突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因而综合开发是保障江汉运河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内河具有较强的综合价值,综合开发利用内河一直都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徐国弟等[1]从战略层面构想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及目标,阐述综合开发的意义,确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开发重点。李国忠[2]认为京杭大运河综合开发要以规划为先导、以整治环境为基础、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功能定位和以功能更替為依据、以运河养运河。杨国华等[3]研究梁济运河综合开发的相关问题时,通过分析运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展望运河综合开发的效益及作用。不同内河的环境资源条件不同,在综合开发模式选择、综合开发方案制订及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都需要重点分析不同内河本身资源环境条件,制订对应的开发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江汉运河三大功能的开发需求及开发现状,提出合适的综合开发模式,梳理江汉运河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为其综合开发提供借鉴参考,进而充分发挥江汉运河综合效益,保障运河可持续发展。

1 开发现状及问题

1.1 开发现状

1.1.1 航 运

江汉运河航道标准为限制性Ⅲ级航道,可常年通行吨级船舶,通航船舶主要为货船。目前,通航载货单船大多为500~吨级,载货船队大多为~吨级。江汉运河沿线目前并无港口,有两处回旋水域。通航建筑物主要有龙洲垸船闸、高石碑船闸,两者皆可通航吨级船舶,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分别为970万t和730万t。航道网方面:汉江碾盘山以下航道已达到可通航吨级船舶的通航标准,810 km的长江―江汉运河―汉江高等级航道圈已经形成;碾盘山至丹江口整段航道达到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通航标准。

自江汉运河开通以来,运河货运量保持增长态势(见图1)。随着江汉运河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完成、航道条件的改善,2016年第三季度江汉运河货运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整体航运效益有明显提升。

图1 江汉运河船舶过闸数量、载货量变化趋势

1.1.2 生态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江汉运河的重要衍生功能。江汉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乡村休闲、水利景观兼而有之。近年来,湖北省各级政府对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提出了大量指导意见:《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将“江汉运河乡村风景道(荆门―天门―潜江―荆州)”列入了湖北省立体风景道体系;2015年湖北省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意见》。这些指导意见为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指明了方向。

1.1.3 水 利

江汉运河工程又称“引江济汉工程”,是湖北省迄今为止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其主要作用是补充汉江兴隆镇以下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江汉运河自通水以来,已逐渐发挥其水利作用。

1.2 存在的问题

(1)航道条件差异大,限制运河航运发展速度。长江湖北段为Ⅰ级航道,江汉运河为限制性Ⅲ级航道。汉江航道只有部分航段为Ⅲ级航道,且航道水深受不同月份水位条件影响严重,枯水期吨级船舶只能减载通过。同时,汉江浅滩多、水位低、航道条件复杂,这些都限制了运河航运效能的发挥。

(2)江汉运河汉江段尚未实行过闸统一调度,通航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船舶通过江汉运河汉江段时,需经过高石碑船闸和兴隆枢纽船闸。两船闸距离较近,但各自管理,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合理的调度管理机制。

(3)船闸保养修理期间,运河需全线封航。江汉运河长江进口处的龙洲垸船闸、汉江出口处的高石碑船闸均为单线船闸。根据船闸管理办法,船闸须进行定期保养维修,检修时船闸将停止开放,运河全线须暂停通航,因而会影响江汉运河整体的通航效益。

(4)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综合开发需求。江汉运河在建设规划初期,仅注重货物运输业务,忽视其旅游客运功能。运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沿线缺乏满足旅游开发需求的基础设施。

目前,江汉运河航运功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与其他功能开发之间的矛盾。综合开发可以在充分挖掘运河航运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与水利、生态文化旅游功能之间的协调,保障运河整体功能的提升,同时实现运河总效益最大,推动运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2 综合开发模式

江汉运河综合开发应遵循“综合利用、合理开发,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生态为先、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改革创新”的开发原则,围绕“生态引领,航运为主,兼顾旅游,协调推进”的总体思路展开。

2.1 生态引领,协调发展

江汉运河综合开发模式以生态为基础,追求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将生态优先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积极推进水运绿色发展。

2.2 航运为主,加快发展

以航运为主的江汉运河综合开发模式,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开放、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优化江汉平原产业布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3 兼顾旅游,多元发展

依托江汉运河沿线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及众多水利工程建筑物,探索现有资源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4 协调推进,融合发展

内河航运开发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同时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性开发并重,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3 重点任务

3.1 推进新型船舶研发应用

研发适航船舶,实现干支直达、贯通江河,提高长江―江汉运河―汉江航道圈的船舶通过能力,充分发掘区域高等级航道网的物流通道潜力。

推进船舶标准化管理,通过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一规范,提高运输船舶技术水平和效能,优化船舶结构,释放运河通航潜力。

3.2 加快推进配套整治工程

(1)加快干流梯级工程建设。按照高等级航道要求,完成汉江相关航道的整治及设施的配套和维护工作,通过梯级枢纽保证汉江干流沿线用水要求,使水能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2)加快推进闸站改造工程。在建设“引江济汉”工程时同步建设相应航道通航配套设施,推进调水与航运两大功能协调并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安全和汉江中游地区水资源供应,实现汉江航道等级与运河航道等级的匹配。

3.3 尽快完成江汉航线开发

江汉航线是江汉平原航道网骨干航线之一,可通行300吨级船舶。在龙洲垸、高石碑两个船闸检修暂停开放期间,江汉航线可作为江汉运河的替补航线。应积极推进江汉航线航道梯级渠化,加强江汉航线整治,提高航道等级,对接长江―江汉运河―汉江高等级航道圈,形成干支连通的航道网。

3.4 加强江汉运河沿线服务设施建设

运河沿线应建立水上服务区,为船舶提供加油、应急维修,船员上岸休息、就餐、住宿等服务,同时还可实现运河航运文化宣传等附加功能,服务沿线旅游业。

3.5 推进绿色生态航运建设

积极推进船舶标准化,提高运河通航船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性能,加强船舶排污监管,减少污染。推进江汉运河沿线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实施防污清淤,保障水体质量。加强沿江生态走廊建设,增强河流、陆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物种迁移通道。加强运河沿线航道环境绿化和护岸修复,采用植被型护岸、笼石结构护岸等生态护岸技术,为水中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6 推动运河周边旅游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回旋水域、长湖风景区等建设旅游码头,促进旅游发展;在不影响运河货运船舶通行的情况下,适当运营旅游船舶,满足旅游需求,以航运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运河客运发展;推进旅游公路、旅游码头、绿色景观廊道、游客集散中心自行车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汉运河两岸绿化景观带建设,打造江汉运河生態廊道;利用运河桥梁和水利工程建设特色旅游景观;江汉运河经过历史沉淀,形成航运文化,丰富了江汉运河文化内涵,可在运河沿岸设置文化墙,加强运河文化宣传,服务运河周边旅游业发展。

3.7 促进航运与水利协同发展

航运主管部门应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协调沟通,通过完善的水情测报系统和科学规划,以解决枯水期航道水深不足的问题。建议针对江汉运河船闸、汉江各个枢纽及船闸建立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实现联合调度,推进汉江船闸、江汉运河通航设施统一调度管理。

3.8 搭建综合信息平台

建立集航道信息采集、信息传输、调度等一系列的信息化平台,为江汉运河与汉江船闸联合调度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多源信息服务环境。搭建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平台发布信息,使各枢纽、海事监管基地、船主都能了解枢纽的调度计划和开闸时间等信息,以及各枢纽下泄流量、水文、天气等预报信息。建立船舶监控导航系统、航道监控系统、航运应急指挥和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4 保障措施

4.1 强化政策支持

加快船舶“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通过发放船舶更新补贴、加速船舶折旧、提供造船融资担保等措施,鼓励运输企业加快船舶更新改造,促进运输船舶标准化、大型化进程。在充分发挥运河水利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以航运为主、各功能协同发展的模式。

4.2 加强部门合作

江汉运河综合开发涉及交通、水利、电力、旅游及各市区企业等相关部门。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完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长效协商合作机制,提高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和枢纽管理单位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尽快实现江汉运河与汉江梯级枢纽过闸联合调度管理,提升船闸的通过能力。

4.3 创新融资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对运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江汉航线开发及生态文化旅游带中重大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引导船舶标准化和淘汰老旧运输船舶。同时,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设立运河财政性专项资金用于航运建设项目,加大对港航企业和船舶运输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建设资金渠道。

4.4 创新调度机制

汉江船闸与江汉运河应建立统一的过闸联合调度中心,各船闸均配备相应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船舶和船闸的运行状况、航道交通和水文环境等的监控和监测。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保证联合调度指令顺利执行。建立立体的沟通体系和智能化的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体系,实现对在航船舶的指令性调度和干预,优化航道区域内在航船舶的动态分布,以便船员可以选择经济航速、规划停泊地点,提高航运效益和航行质量。

5 结 语

随着江汉运河发展逐渐步入正轨,运河航运、水利、旅游等价值相继发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不同功能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江汉运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综合考虑运河开发现状及相关开发环境下,提出运河的综合开发模式应遵循“生态引领,航运为主,兼顾旅游,协调推进”开发思路,并针对综合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以促进各功能协同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江汉运河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国弟,王一鸣,杨洁,等.加快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的战略构想[J].宏观经济管理,1998(8):8-13.

[2] 李国忠.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利用开发的思考[J].杭州科技,2004(2):21-23.

[3] 杨国华,张瑾明,张中生.关于梁济运河综合开发与利用问题的研究[J].中国水运,2012(5):40-41.

猜你喜欢

航运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航运服务指南
上海浦海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三季度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小幅回升
航运Ⅱ个股表现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