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公交
2018-03-24深圳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供稿
深圳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供稿
拥抱“互联网+”东部公交正在颠覆你对传统公交的认知
营运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公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东部公交自2012年开展营运信息化建设以来,根据不同线路运营特点及新业务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东部公交营运特色的智能化建设道路。
突破传统调度模式,智慧公交云专治“水土不服”
东部公交快线、干线公交线路主要特点为线路里程长、途径路况复杂、营运调度形态多样,采用国内公交行业普遍应用的远程集中调度模式,调度人员与司乘人员无法及时有效沟通,在出现特殊营运任务及临时性调度任务时,调度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为突破传统智能调度模式在东部公交“水土不服”的困境,公司结合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技术量身定制了 “简、准、省、深”的智慧公交云系统。调度人员仅需一台平板电脑就能满足车辆调度的需要。
平板电脑发车,一键实现工作量及排班查询
调度员通过后台管理平台进行调度排班,使用平板电脑发车,省去纸质路单填写,减少手工填写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车队配置综合查询终端和调度信息发布屏,实现发车信息、工作量确认及查询排班信息线上化操作,司乘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已完成工作量并进行确认。
拥抱互联网+,系统对接精准避免零失误
智慧公交云采用GPS轨迹+电子路单+驾驶员确认三种方式统计路单,保证营运记录完整准确,同时与公司营运统计系统对接,避免人工录入产生的数据误差和延迟,提高营运数据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
告别纸质时代,节支降耗省力省工
信息系统的使用减少了纸质路单的填报,节省了大量的纸张,采用平板电脑进行调度,减少了车队网络、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降低运营费用。
大数据分析,深度优化营运生产
智慧公交云为东部公交实现营运生产全息化提供了数据支持。后台管理系统包括了运营统计、客流分析两大模块,提供营运数据信息的整合、对接、统计与大数据挖掘,为线网优化和班次优化提供指导。针对公司支线线路“点多、线短、面广”的特点,采取远程集中调度模式管理,减少现场调度人员数量,较传统调度管理模式效率提高约2倍。
e巴士公交平台是公司系统化业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实践,现已开通线路756条,是目前全国公交企业运营互联网公交规模第一的平台。品质公交平台主要包括乘客APP及后台管理,乘客通过APP发起乘客需求、购买车票,后台管理平台根据乘客需求规划线路提供服务、改变传统线网规划模式,实现乘客规划线路、企业满足需求的全新营运方式。
东部公交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系统涵盖营运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管理、场站宿舍管理等方面。东部公交将继续利用公司现有信息化基础,积极推进公交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公交系统,给乘客提供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工信部携国家级媒体团调研东部公交宣传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效
按照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批示精神,2017年12月18日,由工信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张红宇、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副处长陈春梅及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央广、经济日报、工业报、电子报、音像社等多家国家级新闻媒体记者组成调研团开启深圳行,第一站来到东部公交采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成效。
调研团针对市民关注的焦点,就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工作提出若干专业问题,随机采访公交驾驶员、e巴士乘客等驾乘新能源车辆的人员,详细了解新能源公交车相比传统公交车的性能优势及节能减排效果。东部公交工作人员就新能源公交车的购置更新、推广应用、技术维保及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在持续改善大气质量以及落实国家新能源战略,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的工作中,东部公交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与要求,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创新采用混合租赁模式,于2015-2017年连续三年共更新纯电动公交车5529台。2017年底,东部公交拥有纯电动公交车辆5805台,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8.28千克/日·辆计算,全年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万吨,切实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为落实国家、省市新能源推广应用战略,打造绿色健康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