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潇河流域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思考
2018-03-24李业华
李业华
(晋中市潇河流域管理局,山西 晋中 030600)
潇河属汾河流域,是汾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昔阳县沾尚乡马道岭,流经寿阳县、榆次区、晋中开发区、清徐县、小店区,在小店区的南马村与洛阳村之间汇人汾河,全长137km,流域面积3720km2。其中,榆次源涡潇河大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3090km2,占总流域面积的79.4%。源涡以下平川区控制流域面积为630km2,占总流域面积的20.6%。
潇河流域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雨炎热。区内普遍干旱缺水,十年九旱。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75mm,且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匀,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多年平均气温7.6℃。
1 潇河流域基本情况
潇河在榆次源涡潇河大坝以上划分为“一干三支”,即:从寿阳芦家庄至榆次源涡潇河大坝为潇河干流,全长31km,干流流域面积387km2;上游松塔河全长50.1km,流域面积1302km2;白马河全长66km,流域面积1065km2;涂河全长43.54km,流域面积336km2。
1.1 潇河源涡大坝上游来水及水质情况
源涡大坝为潇河灌区渠首引水枢纽工程,始建于1950年,1952年底投入运行,1962年洪水冲毁之后又复建。枢纽工程由混凝土滚水坝、南北冲砂闸及南北干渠引水闸组成,大坝全长347m,坝高3m,属低坝引水工程。经过对1957—2017年的径流资料进行绘图分析,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随时间推移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01—2011年间的平均年径流量仅为1957—1967年间的平均径流量的18%,不到1/5,年最大洪峰流量也与此类似。
造成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递减主要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开荒造田、植被条件改善等一系列人为因素所致,造成流域内下垫面改变。
潇河源涡大坝水质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多次抽检结果显示,2017年常年水质为Ⅳ类水。
1.2 松塔河来水及水质情况
松塔河全长50.1km,流域面积1302km2,流域内主要为土石山区,部分地段植被良好,汇入河道的水质基本无污染。松塔河在松塔镇附近有木瓜河、龙泉河、安丰河汇入,是潇河可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地。按照1997—2016年的平均径流量计算,多年平均来水量为3255万m3,水资源供需紧张,已基本无挖掘潜力。
松塔河水质情况较为理想,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017年抽检结果显示,2017年常年在Ⅱ~Ⅲ类水之间,符合环保达标要求。但不达饮用水水源地要求的标准,存在总氮超标的问题,主要原因为农业面污染较为严重,与农田大量使用氮磷肥以及农家肥未处理有直接关系。
1.3 白马河来水及水质情况
白马河全长66km,流域面积1065km2,白马河流域为高原丘陵地貌,以黄土丘陵和河谷阶地为主,是寿阳县最主要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占寿阳总面积的70%,径流量主要为汛期洪水,清水流量过去主要来源于上游泉水出流,明清时期“寿水清波”被列为寿阳八景之一,同时河水下泄较大,如白马奔腾,故俗称为“白马河”。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及地下水的超限额抽取,上游泉水彻底断流、径流量也逐年锐减,常年平均径流量仅为1000万m3。目前,白马河已成为潇河流域水源污染的区域,主要表现在寿阳近年来工业发展很快,工矿企业所排弃的废水和县城生活污水大量增加及生产生活垃圾在河道堆存,白马河已成为污水河。据晋中市环保局监测资料显示,白马河在县城以上为Ⅲ类水体,白马河在县城以下至潇河汇流处为劣Ⅴ类水质,超标物主要为COD、氨氮、挥发酚、氟化物,部分指标超标十分严重。特别是汛期洪水流量增大,大量垃圾以及其他污染物被冲入潇河干流。
1.4 涂河来水及水质情况
涂河发源于榆次区石疙塔乡八缚岭,在北合流村汇入潇河,全长43.54km,流域面积336km2,流域面积内主要为土石山区,大部分地段植被良好,长凝村以上常年有清水,保持在0.1~0.2m3/s,汇入河道的水质基本无污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多次抽检结果显示,2017年常年为Ⅱ~Ⅲ类水。长凝村以下由于有生活污水流入,冬秋季月份为Ⅳ类水。
2 潇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问题分析
2.1 资源型缺水严重,供需矛盾突出
潇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22m3,占山西省人均用水平均数的58.3%;每亩耕地用水量106m3,占山西省每亩耕地用水平均数的51%。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水资源占有量的界限,是极度资源型缺水地区。
2.2 地表水污染严重,治污难度大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及地下水的超定额抽取,特别是白马河上游泉水彻底断流、径流量锐减。目前,白马河已成为潇河流域水源污染的区域,白马河已成为污水河,白马河汇入潇河干流河道的水质为劣Ⅴ类,短期无法改变,即便是远期达标排放,仍为Ⅴ类水质,对下游仍将造成严重影响。
2.3 地下水超采严重
由于潇河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水资源的短缺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流域县区集中开采区地下水,且严重持续超采,导致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按照潇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来看,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8867万m3,而供水需求量却达到了10297.6万m3,年超采1430.6万m3,造成榆次城区、榆次南四乡和源涡三个超采区。由于采取了一些控制性措施,近五年来,流域内19眼地下水位监测井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潇河流域2011—2015年地下水水位全流域呈大体稳定态势。潇河流域榆次区低水位持续下降的局面有所控制。但寿阳县的情况不容乐观,下降漏斗扩大的趋势不容忽视。
3 潇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对策
3.1 转变思想认识观念
要实现“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合理定位城市、工业、农业和保证生态环境用水供给均衡的战略;从“注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向“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保护、可持续利用发展”方面转变;从“对水的供、用、排、回的多家管理”向“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转变;从“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向“水是一种必须注重保护和利用的有限资源”转变。
3.2 全面推进节水型、防污型社会建设
流域内要全面实施开源、节流、防污、治理相结合的战略,加快推进节水型、防污型社会建设。潇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比较匮乏,同时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在枯水季流域内的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异常突出。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低下、废水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致使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推进节水型、防污型社会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3.3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针对潇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应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农业用水方面,为确保农业用水的零增长,应合理确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林果栽植规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适当减少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在工业用水方面,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低耗水行业,禁止高耗水产业的新建和扩建。
3.4 打造多元化水资源供给体系,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
加快多元化的供水体系和高效用水体系建设,进行流域范围更加广泛的水资源工程和高效用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重视劣质水(如污水和洪水)的利用,将天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劣质水联合运用,有效提高流域供水保证率,实现潇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集中对潇河流域水资源的调度管理,主要是对地表水、地下水、中水、污水的统一调配管控。在水资源的管理对策方面,实行流域用水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流域内居民的节水意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供需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流域水资源供需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4 结语
松塔水电站是全省35项应急水源工程之一,该工程下闸蓄水运行以来,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连续多年为潇河湿地公园的园林景观实施了生态补水。特别是通过灌溉放水,对渠道与河道沿线、受益乡村的地下水补给发挥了有效作用,流域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明显止降回升,使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松塔水库承担榆次区、寿阳城区的生活生产用水,是水源地保护区。因此,松塔水库水源地的管理、水量、水质达标建设必须强化。应对水源地进行立法保护,进一步规范流域的开发、利用、建设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