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推进转变建造方式力度 注重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8-03-24本刊编辑部

散装水泥 2018年1期
关键词:部品装配式建筑

本刊编辑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黑龙江省装配式建筑发展,黑龙江省日前制定发布了《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到2017年末,试点城市编制完成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措施;其他市地要研究启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工作

到2020年末,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到2025年末,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30%。

《意见》指出,要加大推进转变建造方式力度

要着力提高装配化设计水平。引导设计单位与装配式建筑企业、产业化基地联手,在设计中应优先选用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的部品部件,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力和水平。设计单位要加强对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装配式装修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

要着力提升工厂化生产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及墙材生产企业、钢材及传统钢结构等生产企业向建筑构配件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延伸或转型,不断提高标准化、通用化部品部件的适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产品质量。培育一批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自动化水平高的部品生产企业,提升工厂化能力。

要着力发展装配化施工技术。鼓励施工企业积极研发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和工法,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加快发展施工安装成套技术、安装防护技术、施工质量检验技术。大力发展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施工设备、施工机具和配套产品,以及大型预制构件的施工装备和技术,着力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

要着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信息化应用,依托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开发经营、生产施工和管理维护水平。鼓励企业加大建筑信息管理(BIM)技术、信息系统等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力度,实现管理网络及全流程集成创新。

要着力提高智能化应用水平。选择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强化对智能化施工、智能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应用技术支持,加快在大数据、云计算基础上开展装配式建筑的各项应用。培育发展基于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施工、智能化管理的现代化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

要着力推广一体化装修模式。积极推进建筑装修的标准化、模数化、集成化,促进传统的装修方式向装配化转型发展,大力提倡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提高全装修建筑的比例。推进整体厨卫、集成化设备管线、预制装配式轻质隔墙等的规模化应用。

《意见》指出,要努力营造宽松市场环境

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要引进成熟技术补“短板”。围绕我省装配式建筑“短板”招大引强,引进域外装配式建筑或建筑部品部件生产龙头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域外企业合作,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能力。

要建立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确定哈尔滨市为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试点城市。鼓励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结合当地区位、产业和资源实际,探索形成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快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并在全省范围推广。

要政府投资工程率先带动。政府投资或主导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性建筑,以及保障性住房、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应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引导社会投资项目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并创建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意见》强调,要着力完善建设管理体系。

要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应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设计—采购—施工,设计—施工等),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从可研立项、规划设计、生产运输、现场组装、质量监管到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

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和监理等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及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创新完善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部品部件生产、检验检测、装配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保证体系。

要改进招标投标方式。坚持依法依规招投标。装配式建筑可采取工程总承包方案招标或体系招标,不再要求分专业、分行业招标;对于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通过政府采购确定社会资本合作方,合作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可以不再进行招标;对于私有投资或企业自投自建的装配式建筑,可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招标。

要健全工程计价体系。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标准等技术资料,编制并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所需的工程计价依据,加强对工程计价方式和造价管理方法的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工程计价依据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意见》强调,要注重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

要强化技术创新。将装配式建筑纳入省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内容,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对装配式建筑技术产品研发的支持,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应用体系。在装配式建筑研究方面,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建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企业为主体组建1至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要完善技术规范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的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维护等规范,制定适应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导则、图审要点、竣工验收等管理办法。

要发展绿色建材产业。装配式建筑应积极采用绿色建材,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可循环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加强对可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着力提高钢材、木材等可循环、可再生材料的应用比例,不断扩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范围。

要推广适宜装配式建筑技术。大力发展预制混凝土结构(PC)和钢结构建筑。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在具备条件的特色地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园林景观、仿古建筑等领域,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农房建设中积极推进轻钢结构;临时建筑、工地临建、管道管廊等积极采用可装配、可重复使用的部品部件。积极推广使用预制内外墙板、楼梯、叠合楼板、阳台板、梁和集成化橱柜、浴室等构配件、部件部品。

此外,《意见》还强调,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标准、提高质量,企业带动、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和一体化装修的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和建设管理模式创新为依托,以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抓手,着力转变工程建造方式,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见》强调,要从土地保障、招商优惠、科技扶持、财政奖补、税费优惠、金融服务、行业支持、交管支持、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实施监督考核,强化宣传引导,推进全省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部品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助力装配化装修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建筑的“芯”
CSI 住宅体系下的装配式装修部品的装配构件研究
工业化建筑部品发展现状探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