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2018-03-23吴杰
吴杰
摘要:社会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伴随着也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现状;发展趋势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环境和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加之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使得整个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该严峻形势下,实施环境监测就显得极为重要,实施该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并有效应用于实践中。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
从根本上说,环境监测在环境质量监测整体过程中贯穿,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环境执法的关键依据。以往的环境检测对象主要是单一监测放射性物质[1]。然而,随着近些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监测范围也随之增大,必须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严格监测。环境监测流程主要包括收集和处理样品、现场调查、处理和评价数据、保存样品等。
2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历史与现状
随着近些年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产生了环境监测技术,在不同发展环节,环境监测技术关键点也存在很大不同之处,基本上可分为初期阶段、发展阶段与现代阶段,其中初期阶段主要为环境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则主要为环境污染监测,现代阶段主要为环境质量监测及预测。
随着近些年工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化工工业除外,其它工业生产同样会导致环境污染,所以,环境监测技术就变成政府环境执法与企业控制的一个主要手段。现代化工业产生后,逐渐提升了大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对环境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宏观生态监测系统与自动连续监测系统也随之产生,对环境监测技术未来预测、实时监测以及动态监测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技术借助红外感应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也呈现迅猛发展。
国内环境监测技术产生时间比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比较快。现阶段已形成生态监测、物理监测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等为介质的多领域、多方位监测技术。从以往的间断性监测过渡到连续监测,进而形成了自主化、体系化环境监测方法、规范标准以及制度体系。除此之外,环境监测信息也使信息共享与公开机制得以实现,便于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2]。
3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和技术制度得到不断完善
近些年,随着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空前提升了环境评估、环境监测以及环境报告等制度,质量评价体系、技术路线体系以及技术评价体系等也得到逐步创建于完善,从而形成立体、全面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以此为发展监测技术提供必要的制度指征,未来的大众不仅要关注环境监测硬件设备,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监测的完善程度与质量。
3.2全民共享环境监测和预测结果
现阶段,我国天气信息共享机制已处于成熟阶段。然而,其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以及水环境等环节指标的应用领域与范围大致在研究和生产领域限定,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办公与家庭生活中。今后发展中,随着大众越来越关注健康、环境以及绿色生活方式,其它环境监测及结果也会慢慢走入办公与家庭生活中。比方说,PM2.5的预报与监测,现阶段应用还缺乏广泛性,然而,PM2.5在影响环境与大众关注PM2.5的程度已经比较突出,由此就为应用PM2.5预测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今后经济型、便携型以及家庭化环境监测设备会逐渐走入日常生活中。
3.3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
现阶段,政府是环境的主要监测主体,随着近些年民间资本越来越热衷环境保护行业,与民营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获得参与环境监测的大好机会,在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环境监测设备研发以及环境监测等工作过程中,使环境监测技术产业化目标得以实现[3]。环境监测过程中,当地政府通常会以监督管理者的角色根据当地律法法规监督各企业的环境监测情况,从而实现环境监测类产品的有效研发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全面突破。
3.4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成为社会常态
当前大众已经开始普遍关注健康与环境,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也更为完善,公开方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现阶段的天气预报信息已经实现了网络、电视以及手机等方式公开,而且其它专业性较强的环境信息有着有限的公开渠道,比方说,某一区域的水质量信息、土壤信息等,现阶段所存在的信息尽可以通过环保部门得以获取,今后会创建以全民为主体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以供群众种植、出行以及旅行等工作与生活场合之需。公开环境信息一方面体现着政府的服务水平,同时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精确性与成熟度的要求也比较高。若大范围公开准确性比较低的环境监测信息,那么就会导致资源浪费,进而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工作与生活,同时也会使政府公信力造成損害。所以,公开环境监测信息的前提与基础在于对环境监测技术及时性与准确性进行不断提升,避免因为公开而公开,在公开环境信息方面也必须有所选择,禁止因战略需要或者涉及国家机密而公开相关信息。
4总结
总而言之,社会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伴随着也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合理、科学应用,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重视环境保护的意义,今后环境保护实践中,应该不断健全环境监测技术,提升检测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环境监测设备要定期更新,并制定相对完善的一套环境监测体系,从而为环境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丽,王丽娟.探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88-88.
[2]李双.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6(15):263-263.
[3]游正锣.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