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3-23周立娜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周立娜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是人的终身学习能力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由于试卷长度的增加和信息给予题的大量使用(约占试题总量的35%),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化学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一、培养兴趣,乐于阅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化学课本肯定没有小说、连环画那么轻松有趣,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枯燥、味如嚼蜡,越学越糊涂,从而产生畏惧、厌烦情绪,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阅读兴趣。其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编入的一些选学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有的体现了当今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在课前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

二、传授读艺,提高能力

阅读方法有很多,对于中学化学,主要掌握精读、泛读、重点阅读、比较阅读、框架阅读等几种。

泛读主要在预习阶段把即将学习的内容读一遍,大概了解一下本课要讲的有些什么概念和要点、是干什么用的等;同時注意在阅读中存在哪些疑问,以便听课时能抓住重点。

重点阅读就是对某些词句、章节做进一步的深入阅读,从中去“咀嚼”、去体会其知识的本质特性,在通读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深入精读精读的目的是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弄清重点词句,弄懂术语含义;反复领会课文中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规律的应用条件;把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与化学概念和规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从中去学习概括、归纳、推理等方法;弄清知识产生的过程,从知识建立的过程去寻找知识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框架阅读也就是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根据课题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这样,学生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

三、指导阅读,总结规律

1.图形的阅读指导

①对于理论图的阅读,由于内容抽象,用图可以使理论形象化,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概念。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着重指出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部分,阅读的注意点应随教材内容而变化。

②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当然,有关实验图的阅读必须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要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③对于曲线图的阅读,这方面多属于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

2.数据方面的阅读指导

化学教材中的数据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实验积累而得出来的。数据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某一概念。因此,要在教材的阅读中,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分析问题,导出概念。在阅读时,要告诉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过程,不经过比较就不可能分辨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就不可能确定事物的关系,也不可能区别事物的异同。在指导方法上着重比较以下几个方面:①看数据的大小。②看数据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

四、培育阅读心理,形成阅读习惯

1.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项工作应由高一绪言课开始,自始至终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采取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要求独立完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2.阅读习惯的形成

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主要有: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阅读的实效。读思结合的习惯。阅读能力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只有一边阅读,一边联系地思考,才能弄清所读的内容,实际上带着问题的阅读习惯和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是相伴而行的。

3.要循序渐进,加强检查

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阅读要求。阅读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开始阶段,可将这些要求编成具体的问题并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一段时间后,可将讲义缩简成阅读提纲,布置给学生。

要加强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开始时,教师必须亲自一个一个地检查,不让任何一位没有完成阅读要求的学生蒙混过关。一段时间后,教师可通过同学相互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严格要求,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参考文献:

[1]王尔;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2期

[2]郭春生;怎样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3]王利虎 樊保林;改革课堂教学 让学生做主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龚正元;化学课程中的科学过程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黄向真;中学素质教育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

[6]牟敦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化学教学;1980年04期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