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8-03-23樊辉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科学探究

樊辉

摘要: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化学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入门实验;强化演示;科学探究;培养兴趣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上好入门实验课

由生动活泼的入门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笔者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入门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我给孩子们的第一课是这样的: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門新的课程,将事先准备的一张“白纸”贴到黑板上,再向透明的小喷壶里加一些“水”喷到“白纸”上,这是白纸上显出几个红色大字:“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我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再问白纸上的字怎么来的呢?学生再次摇头,我接着给孩子们演示了“清水”变“牛奶”的小实验,学生忽转欢喜,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随后我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表示惊讶同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紧接着又做一个“铁树开花”,学生的好奇心被推到高潮。之后我告诉大家: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觉得真“好玩儿”,进而在我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我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

二、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沪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20项实验技能,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44个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16个选做实验和专题调研活动。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三、重视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

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

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效果就会倍增。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树立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我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第二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的学生时代,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第四章燃烧与灭火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实验教学是让学生眼、耳、口、手、脑真正动起来,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最有效方法;兴趣和求知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不但使他们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而且掌握了知识。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科学探究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