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018-03-23郝吉明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作文

郝吉明

作文是人们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式,更应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其它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优势。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提供丰富可感的形象材料,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它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拓宽题材和写作思路,学生自由、自主选材,激发表达欲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蓄积大量素材,触发激情,为写作做准备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教学要突破选材关,让学生“有米可炊”,首先要制作课件,拓展写作题材。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们要转变观念,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如野炊、拉练活动,让学生们野外求生存,做大自然的主人,体验生活;如“找春、夏、秋、冬”的活动,让他们感受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并在活动中指导拍摄有代表性的典型镜头。题材库充裕起来。这样到写作时,随手拈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其次,展示课件,丰富写作内容。 小小荧屏,大大世界。计算机信息传递快,存储量大,交互性强。它能飞越时空,让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事物清晰地展示在你眼前,让此地的、彼此的景物一同呈现;它能显示静止画面,更能展示动态过程;它能把漫长缓慢的变化过程进行浓缩,亦能把瞬间发生的变化进行分解慢放……

二、多媒体教学要突破情感关,让学生“有米想炊”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 教师可选取视听媒体,创设写作情境。如状物描写“黄山云雾”,可从VCD等资料片中截取有关云雾的内容。那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云雾,把人带入了虚无缥缈的世界,云海令人陶醉,学生心中涌动着对它的赞叹,写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激发欲望,发挥潜能。文章不是无情物,感情是文章的魅力所在。“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小学生的写作更易受情感因素的驱动。形象生动,图像鲜明的电教媒体,光、声、影有机结合的CAI课件,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何愁“情不动辞不发”?

实践证明,教学时可根据作文要求,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CAI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写作动机。

三、突破表达关,学生“有米会炊”

1.仔细观察,描写细腻。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但不注意细节,且受情绪影响,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使在指定的观察材料中,也往往是笼统的,粗略的。学生参观了饲养场,只觉得小鸡摔跤、鸭子游泳、猪抢食等较有趣,至于具体的细节则已淡忘。根据这一弱点,教师将参观的材料制成课件,到课堂上随机点播几组镜头,指导学生定向观察。学生亦可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自主观察。

2.展开联想,快速表达。 联想使文章羽翼丰满起来,学生在细致观察基础上,若能展开适当的联想、想象,文章能会充盈而富有情趣,如上文提出的“小猪抢食”镜头,学生展开联想:一群小猪飞奔过来,嘴里直叫嚷,像是在说:“我饿!我饿!”抢到食的小猪,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两只大耳朵扇得厉害,像是凯旋而归的将军……让思维张开翅膀,笔下快速地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学生由联想而情感波动,文思泉涌,把文章写得具体感人,真正做到之有情。

3.及时反馈,正确表达。 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上机习作,教师随机可调出某个学生的作文,进行全班示范性修改或个别辅导,信息反馈及时,效果显著。学生之间也可进行网上交流,互相评改,取长补短。这种评改,是书面语言的交流,亦是心灵的沟通。

四、激发学生联想想象,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光彩、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语言信息、音乐图像创设特定情境,刺激控制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控制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所以,多媒体设计的情景即“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烘托、图画再现、参与体悟、语言描述、想象创造”,能激发学生的思想解放,使思维的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就拿写作训练中的《想象与联想》来说,如果不制作多媒体课件,仅仅是口头上引导学生来加以想象和联想,也就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少了形象上的直观引发,少了音乐上的感染触动,当然学生的想象面和联想面就狭窄多了。

多媒体要求教师是导演,导演出一幕幕场景;是画家,用斑斓的色彩展开生动的画面;是导游,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漫游……能制造出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吸引着学生;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层次地引导思维发散、拓宽思维境界、引发发散性思维,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作文教学如果能坚持不懈地运用这种形式进行训练,对挖掘学生的作文思维潜力,形成良性循环,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作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