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数学教育课堂模式的弊端和改革方向的研究
2018-03-23张久廷
摘 要:21世纪以来,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教育理念和新科技的发展和引入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教育思维受到严重的抨击。在新教育背景下,传统课堂教育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我们必须加紧课堂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中,主要通过讨论传统数学教育课堂模式的弊端,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促进数学课堂教育改革。
关键词:数学教育;传统教育课堂模式;弊端;课堂教育改革
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一) 研究的背景
课堂教育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政府相关文件和政策的指导,西方先进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及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加以改革和创新。那么,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有哪些不足,新课堂教育改革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改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 研究的目的
新课堂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动者和主导力量,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从而使得新教学得到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教为学”的教学目标。
二、 传统数学教育课堂模式的弊端
(一) 课堂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在以往的数学教育活动过程当中,我们的课堂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过课本上的案例给学生讲解知识,将课本上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
传统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有的仅仅是老师偶尔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一种简单的互动方式。而同时教师,又是被人尊重和敬畏的职业,很多学生在私下里,不敢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是不敢问老师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一来,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老师和学生之间都无法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互动。长此下去,老师无法将数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思维更多地向学生传达,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局限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我国目前数学教育课堂改革的现状
根据调查发现,新课改以来,有很多学校在课堂教育改革中,引进了新进的技术和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也逐渐占据主动地位。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现在很多中小学校的数学课堂还是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学习新概念和定理—例题讲解—学生模仿性解题—教师评价、总结”的模式来开展教学,课堂教育过于刻板和教条主义,学生仍然没有过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和寻找课本之外的解题方式,数学知识在他们看来仍然枯燥无味。
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数学课堂教育中存在普遍的问题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于形式化,很多老师在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增加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互动的对象70%都是些学习比较好,课堂上比较主动的同学,对那些数学上比较吃力,比较害羞的同学来说,互动相对较少,老师很难做到与全体同学之间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
四、 对数学教育课堂改革的研究
(一) 学校和老师要重视课堂教育改革
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是索然无味的,老师在课堂中过于占据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要位置,提高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各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本校或者本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来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相对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知识,调动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简单地以教材为主完成了书本上教育内容。
(二)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实践和教材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内容,投放一些多媒体资料等等,用情景假设的方式,提出如果你是材料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习独立思考,而不仅仅是课本上单调的解题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通过在实践中,感受到一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和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从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种比较轻松自然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互动方式的变革
数学教育是具有连贯性的,每节课堂之间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之间,老师可以针对上一节课中的内容和新知识相结合,提出一些讨论问题,并将学生在课前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使学生在未知的情况下,结合学过的知识,大胆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适当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和解析,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去研究和探索新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 课堂延伸创新思维
课堂之外,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领悟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数学问题以及课堂延伸的课题,要求学生来探索一下。这样学生就会和同学一起去讨论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操作、形成概念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五、 总结
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但同时这门学科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枯燥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更是饱受诟病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学科,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猜想和推理的教育活动,这才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正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J].教育艺术,2015.
[2]孙淑梅.如何使用导学案[R].课程教育研究,2013.
[3]张炳龙.动态生成:数学课堂教学主旋律[J].今日教育,2011.
[4]努热曼·依米尔.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
[5]钱川考.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考试周刊,2013.
作者简介:张久廷,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