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指标体系初步探索

2018-03-23沈伟坚董平林科吉吴玲玲陈浙岳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量化精准资助

沈伟坚 董平 林科吉 吴玲玲 陈浙岳

摘要:贫困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开展国家助学金工作的前提,其精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真正享受到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包含众多因素,而目前认定主要从定性的方面进行认定,定量的方法并不多,定性的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客观公正对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准确的认定。本文根据近年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资助工作开展的事迹情况,初步探索出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指标体系。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精准资助;量化

一、 引言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 目前高校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时期,我国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未形成统一、客观、科学的模式,当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做法如下:首先,由学生附带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级以上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生证明材料向学院提出个人申请;然后,经过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推荐审定后、由二级学院核实审议,审议通过后报学校相关部门审批,学校审批通过后发放国家助学金。在这种做法中,学生的贫困证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如何证实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存在一定困难,这样很有出现资助不精准的现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相违背。

其次,在国家助学金评定中学生存在不当竞争。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中,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起到十分关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直至目前、由于缺乏统一、客观、科学量化标准,评议小组的意见不一定客观科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有时评议结果受学生个人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学生之间不当竞争增加,严重的会导致学生之间拉帮结派。因此构建系统、客观且适用于大部分高校的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指标体系十分迫切。

三、 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一) 国家助学金体系指标构建

在靳丽萍、贾莲芝等基础上将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指标体系分为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学习成绩、思想道德、家庭贫困程度、素质拓展、生活节俭程度、班内投票。

其中学习成绩包括学习成果、学习态度2个二级指标;集体观念、思想品德为思想品德素质包含的2个二级指标;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情况以及家庭经济基础情况为家庭贫困程度包括的3个二级指标;素质拓展包括实践能力、干部经历、文明寝室以及勤工助学4个二级指标;非必要性支出因素与日常消费支出情况为生活节俭程度的2个二级指标。

为了方便评审分析,将6个一级指标分别用字母A、B、C、D、E和F表示,A代表学习成绩、B代表思想品德素质、C代表家庭贫困程度、D代表素质拓展、E代表生活节俭程度、F代表班内投票。

(二) 国家助学金体系权重确定

根据精准资助理念,本论文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设计了评定指标权重调查表,通过各调查问卷、电子邮件、访谈等形式与参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各环节的师生代表以及省资助中心专家进行多次交流、研讨。最终,确立各个一级指标权重为:A∶B∶C∶D∶E∶F=0.1∶0.1∶0.35∶0.1∶0.2∶0.15。

(三) 评国家助学金综合测评指数G的计算

评定指数计算分两部分,学习成绩指数A可以通过学生的上学年学习成绩直接换算得出;其他指标则需要经过民主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得出。一级指标得分由二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出,综合测评指数G是根据一级指指标得分计算得出。

G=A×0.1+B×0.1+C×0.35+D×0.1+E×0.2+F×0.15

四、 具体实施

国家助学金申请对象的评分由评定小组按照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指标体系进行统一、客观、科學的评定。评定会议结束后,二级学院按照评定结果分配国家助学金,并对国家助学金评定结果向全院师生进行公示,如果在公示期间有学生对评定的结果有异议,二级学院将再次进行审查并核实情况,如果学生的异议情况属实,取消弄虚作假者评选资格,并及时向提出异议的学生反馈客观、真实的情况。

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结束后,建立国家助学金使用情况动态监督机制,跟踪监督如下两方面:第一、通过学生骨干了解申请者的思想动态,并鼓励其努力学习,用优异的表现回馈党和政府的关怀,此外,做好未获得助学金学生的思想安抚工作,促进同学间和谐;第二、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在不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的情况下监督获奖者国家助学金的使用情况,一经发现存在学生将助学金用于非必要性的高档消费,取消对其资助。

参考文献:

[1]易新忠.高职院校贫困生等级认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2(9):222-223.

[2]靳丽萍,薛皓.地方高等院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中的量化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5):112-114.

[3]贾莲芝.学分制下师范院校奖学金评定系统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4):119-122.

[4]白华,徐英,BAIHua,等.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116-120.

[5]张彦坤.高校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管理模式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3):105-107.

作者简介:

沈伟坚,董平,林科吉,吴玲玲,陈浙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量化精准资助
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刍议
“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
从覆判案件看北京政府时期基层司法的状况与特征:以江苏为例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模式探究
量化词语的隐喻分析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警察院校量化考核制度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优化中职助学政策提高资助精准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