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2018-03-23顾艳杰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极具可塑性的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群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方面责无旁贷。现阶段的调查发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德育工作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当今小学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品德修养、道德培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重大。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引者,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有较大的责任和义务,德育工作关系到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基石。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努力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的养成,保障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一、 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道德品行是个人成长的发展基石。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最具有可塑性的阶段,是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机。在这个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利时机,具有学生引路人身份的小学班主任必须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施力度,帮助小学生迈好人生重要的一步。
二、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对德育工作缺乏重视
调查中发现,一些班主任过分注重小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在学生德育工作方面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不均衡发展。具体表现在一些班主任在正常的班会课上仍占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时间,安排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程,使学生不能接触到道德品行的教育;在学生活动中,班主任向学生灌输一种必须取得一定成绩的理念,忽视学生在活动中团结互助、乐于助人方面的道德培养。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使学生错失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的机会,偏离教育的正确方向。
2. 师生关系僵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保障德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现阶段,一些班主任没有搞好师生关系,使学生陷入一种见师变色、惧怕教师的状态,一些学生甚至不敢与教师交流,课堂表现不积极,不爱表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班主任对学生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没有把握,使德育工作开展面临困境。
三、 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1. 重视学生德育工作
小学班主任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协调学生学业和学生素质的教育。只要协调好学业和素质教育,教学成绩与德育工作将会呈现相辅相成的状态。班主任应该在教育过程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要主动谦让、注重言语的礼貌,真诚待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班风建设也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的班风建设,发挥班干部的组织作用,收集大家的建议,确定班级的目标、口号及相关的班级制度。要对其中的行为规范做好详细地描述,以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向行为标准靠拢,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操守。
2. 利用以身作则的榜样效应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性强的特征,特别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教师。小学班主任要抓住小学生这种独特的特征,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应该特别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树立正确的行为作风,向学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此外,教师还应该努力钻研,汲取广博的知识,不断学习;对承诺要做到言而有信,不做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真诚待人。总之,班主任的行为正是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3. 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班主任應该从减少学生对自己的恐惧心理入手,放低自己的姿态,以像朋友一样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注意发现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便于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学生的道德教育。此外,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局限于单纯地思想建设工作,更要对学生的心理方面加以关注,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方面做好正确的方法引导。班主任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与学生增加交流谈话,做学生的倾听者,付出更多的情感,循循善诱,通过鼓励来开展德育工作。
4. 加快德育工作的创新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德育要求,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路也应该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小学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增加自己的教学基础。做好学生德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加强教育经验的总结,及时反思,创新思路。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待人接物方面的行为进行小组成员互相评分,并加入奖励环节,使学生增加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
5. 增加德育工作的时代特性
德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也发生着改变。在现代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努力赋予德育工作时代性、针对性、灵活性。具体来说,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要从国家的方针政策入手,把握时代的特征,转变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将德育工作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结合起来,保障德育工作的时代特性。小学班主任还应该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对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学生不同的思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包括在德育工作的内容上的灵活选择,也包括德育工作开展方式的灵活转变,全方位地考虑德育工作的开展进程,保障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 结束语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任务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小学班主任要按照教育要求,转变德育工作的管理理念,积极寻找有效的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善于在教育实践中对工作进行总结,创新德育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保障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
[2]韩玲.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特点[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作者简介:
顾艳杰,山东省德州市,山东省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