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道德视角下的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2018-03-23刘娅娜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摘 要:国内外对公共文化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成果丰硕。可以说公共文化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扮演独特的角色,它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营造文明社会氛围。同时公民道德素质能直接检验公共文化建设成果。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建设

一、 公共文化建设的研究轨迹

(一) 国内研究综述

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公共文化四个字写入中央文件;2007年第一次下发公共文化建设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给出了公共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2012年印发《国家基于公共服务的总体性规划》进一步显示公共文化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我国对于公共文化一词的提出时间较晚,但对于它的研究并不少。宏观上有国内外比较研究,《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微观上有国内不同地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重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等;同时针对于农村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出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等;理论界还从需求视角、多中心治理视域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了研究。丰富的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于以往。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现阶段的公共文化建设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我国公民道德素质亟待得到提高,作为途径的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约瑟夫·奈,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研究第一人,他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提到“软实力”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被认为是软实力较重要的方面。之后,文化软实力开始进入研究视野。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各国对中国软实力越来越关注,甚至表示出了担忧。如《魅力攻势——中国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就分析了中国软实力对于亚洲及世界的影响,并明确指出美国需看到这一现实,提高警惕。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国外研究从时间上看早于我国,并且无论从研究面还是研究角度来看都较广。但主要侧重于政府文化政策与公民参与。主要经典理论有: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提出林达尔均衡理论;托宾的特定平均主义理论;詹姆斯海尔布伦的公民参与论。其实质上四种经典公共文化理论是为了说明一个共同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的存在是必要的,应注重公共化,提高公民参与率,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

《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中英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是可以搜索到的为数不多的国外公民道德研究相关成果。公民道德建设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国家对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都是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需要为目标。另外,国家会根据历史时期、社会背景调整公民道德建设方式,服务国家建设。

二、 公共文化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

公民道德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事情,从十四大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大的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再到十六大的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十七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我们发现对于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世界已经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文化软实力的重量级组成部分。中国是发展大国,但是无论是在经济基础还是文化方面相对发达国家来说都略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仅仅依靠以追求利益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不能达到提高文化软实力这一目的的。还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和配合,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公共文化建设力度,但是仍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 公民道德建设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检验标准

公民道德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包括道德、人文、社会价值、经济制度等无形方面。近几年来我们看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视是有增无减。在多个会议、报告中明确指确指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世界已经进入软实力时代,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文化软实力。国家或民族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競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必须提高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建设则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公民道德素质则是评价公共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也将是检验公共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区域特点较明显,导致在对公共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时应该考虑地区特殊性,从实际出发,为政府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公共文化建设方案,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刘娅娜,湖南省株洲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
华语学术出版全球化的反思与路径探索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