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比赛中心理波动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2018-03-23梁挺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篮球比赛心理因素

摘 要:通过调查采访等方法,对广东某高校运动员进行调查,关于在篮球比赛中情绪波动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表明运动员的投篮水平和个性心理因素是影响比赛投篮的决定性心理因素,同时,各种客观条件的刺激也会对投篮命中率有所影响。两者之间是反比例的关系。提高运动员比赛投篮水平的途径主要有:提高运动员的投篮技术水平;增强灵活冷静的应变能力;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关键词:篮球比赛;心理因素;投篮命中率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广东某高校体育系120名篮球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1)设计运用《影响投篮技术效果的心理因素调查表》,确立影响投篮技术效果的3类7项心理因素(技术志向、情绪稳定、战斗意志、决策应变、竞技状态、运动负荷、焦虑状态)。(2)发出问卷120份,回收113份,回收率为94.16%。

2. 统计分析法

回收问卷经过分析筛选、剔除无效问卷,进行信度检查,最后统计分析出调查对象样本的详细数据进行对照分析。

3. 文献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社会调查提供参考。

二、 问卷研究结果分析

(一) 投篮技术效果的心理能力因素分值评定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投篮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良好的心理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们对运动员在3项技术指标(中距离投篮、篮下投篮、快攻上篮)的评定,结果见表1。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对技术效果的影响,其因素的不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影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效果关系密切的分类心理能力因素和顺序是:情绪稳定、决策应变、技术志向、战斗意志。因此在投篮技术训练时重点应抓好情绪稳定性和决策应变能力的训练。

(二) 投篮技术效果与心理能力因素的关联

关联度分析法就是对这一类灰色系统因素间的动态特征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所谓“关联度”,在数学上可以理解为函数的相似程度,关联分析就是对这一灰色系统因素间的发展动态进行定量的比较分析。直观的几何意义解释就是系统因素间的动态发展曲线越接近,发展的趋势就越一致,关联程度也就越高。通过关联度的计算分析,得出了投篮技术效果分值与心理因素评分值的内在联系,如表2所示。

投篮技术的3项技术指标与心理能力因素关联度最大值为0.677、最小值为0.517。其中除中距离投篮的战斗意志外,心理稳定因素在投篮技术效果运用中占据了主要位置,表明了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投篮时的心理能力因素,尤以心理稳定因素最为重要。除此以外,其他心理能力因素与技术效果的关系非常相关,对待不同的投篮技术,其关联序各有差异:

中距离投篮:战斗意志—情绪稳定—技术志向—决策应变—焦虑状态

篮下投篮:情绪稳定—战斗意志—决策应变—技术志向—焦虑状态

快攻上篮:情绪稳定—决策应变—战斗意志—技术志向—焦虑状态

(三) 影响投篮技术效果发挥的心理能力因素

1. 影响投篮技术效果的心理能力因素

是指在篮球比赛中,从心理上保证体能、技术、战术能力的最佳发挥,排除场上比赛比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取得最佳投篮效果所具备的品质。本文设计并采用的分类因素,可以从本质上揭示出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心理因素,

诸多因素之间表现出相辅相成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技术志向:争胜意欲—自信因素

情绪稳定:情感兴奋—强度—时间长短—自我控制因素

战斗意志:耐受力—自制力—果敢因素

决策应变:预测判断—应变力因素

焦虑状态:焦虑因素

2. 投篮技术效果与焦虑状态因素的关系

运动中的焦虑状态,是一种复合负向情绪,当焦虑处于常态范围时,有着适应性意义,但过度的焦虑状态,则是一种威胁的预感。人在焦虑状态中,自主神经系统被高度激活,此时心脏血管系统活动加强,肾上腺分泌上升,肌肉收缩率下降。若高度焦虑持续存在或频繁发生时,会导致身体全面衰弱,高度焦虑状态的运动员,对运动不利的条件非常敏感,很容易产生心理异常,严重地影響了运动员的技术效果。这说明大学生运动员篮球专项技术水平较低,是造成焦虑特征的主要原因。

(四) 运动员投篮时的心理状况

1. 比赛中稳定型的投篮心理

稳定的投篮心理,使运动员保持稳定的情绪、心理,这样平时的技术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投篮的成功率越高,攻击性就强。在这种情况下的运动员,一般外在表现为:接到传球或者单下快攻,会先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充满信心地完成投篮技术。对于稳定型投篮心理的运动员,大脑总是比较清醒的,对投篮充满信心,而在头脑中对投篮时的动作有明确的、清晰的形象,明确自己所做动作的目的——投篮得分或吸引防守、破坏对方的战术等。此时的运动员,整个身心都会集中在投篮动作中,有信心地把球准确地命中。即使受到关键比分或场外观众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运动员也能排除干扰,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准确地做出判断。投篮出手后,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于是否成功,一旦成功,就对自己的行动产生满意的激动,从而增加对比赛获胜的信心,鼓舞本队的士气,造成对方接投篮的压力;就是投篮失误或对方抢到篮板,也会主动地、积极地投入防守之中,夺得再次进攻的机会,带动队友,激起比赛的斗志,顽强拼搏。可见,投篮时运动员的心理对所有队员以及整场比赛都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但是这一切都与平时的身体素质、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的程度分不开,特别是运动员投篮心理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表现就更为突出了。

2. 比赛中不稳定型的投篮心理

在篮球比赛中,并不是常见到运动员的投篮心理都是稳定地、积极地、充满信心地去执行投篮,有时往往夹杂着复杂因素。心理不稳定消极地进行投篮,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以及心理训练水平不够而引起的,有时也是由于比赛经验少,对比赛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着主客观条件认识不足,往往表现为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对方力量产生片面性认识,这些都是影响投篮时心理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投篮时的动机、情绪状态、信心和意志品质,对比赛的恐惧感主要表现为:投篮时情绪不稳定,异常焦虑、紧张、出汗,总想一下子就得分,对投篮的成功缺乏自信,造成动作走形。严重者还会面色苍白、手发抖。但也存在运动员只想命中,用力不准,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员,往往在投篮时,场外观众的气氛以及其他队员的干扰,也会影响着他投篮的效果,造成投篮失误,从而失去得分的机会。

三、 结论

(一) 放松投篮

在比赛中,运动员投篮的时候,心理状况处于紧张、不安、恐慌、焦虑,会造成投篮效率降低;而身心放松、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就能提高投篮的效率。

(二) 投篮中的主次要因素

影响投篮的心理因素中,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的投篮水平与个性心理因素两个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是临场赛势、观众等其他客观因素。两者是反比例的关系,前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在提高投篮水平和加强个性化的心理控制方面仍需要努力。

(三) 保持头脑清醒

缺乏经验、恶性刺激、心理准备不充分及运动疲劳是影响投篮的心理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多运动员在球场上依然缺乏冷静的头脑和平稳的心态。

四、 建议

(一) 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提高自控能力

在比赛场上,精力易分散,所以在训练投篮时可以有意造成紧张气氛。如比赛性投篮,把人数分成两组(基本上人数相等,投篮水平差不多,在投篮区后排成两排,相间轮换投篮,当一名队员投篮时,其他队员可以在其身后讨论投篮的有关事件,影响其投篮注意力),规定每组投篮的力量、弧度、落点、成功次数和不得连续失误,讲明罚责,有意造成紧张气氛,这样可以使运动员心理能适应外界刺激,培养比赛中投篮心理控制能力,使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有助于投篮时排除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投篮上,以适应比赛。

(二) 加强高强度下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训练中,除了加大投篮的强度、密度和难度之外,尤其要加强大运动量后、身体疲劳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高难度的投篮训练。如:激烈运动后的投篮练习,在一组跑动进攻或防守练习后进行1)3次投篮,规定弧度、力量、落点,若出现失误,则进行惩罚(素质练习)。其原因是比赛中每个队员在六轮次中只有一次投篮机会,这样可以培养运动员在激烈运动状态下,迅速调整心理进行投篮,以便提高运动员沉着投篮的意志,从而提高投篮的成功率和攻击性。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心理因素对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刊,2002,(12):16-17.

[2]潘小玲.谈心理因素在篮球投篮中的影响及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3,(9):65-67.

[3]郭岩.罚篮过程中的情绪调节及训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3):72-73.

[4]周海澜.谈提高篮球运动员罚球时的心理素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94-96.

[5]高峰,安艳梅,刘波,周强.浅析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6):99-102.

[6]李安民.师范教育与体育教育大学生成就動机的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1):63-67.

[7]吴金元,任海.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22(1):37-40.

作者简介:

梁挺,广东省江门市,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小学。

猜你喜欢

篮球比赛心理因素
对篮球比赛中守转攻的分析研究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篮球规则的演变对篮球技战术发展的影响探究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谈篮球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发展对策
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