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018-03-23张光芝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应对各种题型的变化,才能将较复杂的应用题中隐含的条件求解出来。如果教学中不注意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那么学生就只能机械、僵化地套用公式,遇到有一定灵活性的应用题时,就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本文将提出一系列的提高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为广大师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學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一、 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我们的大脑与好奇心联系在一起。随着我们长大变“成熟”,许多人开始抑制或否认自己天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充满着好奇心,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问问知道的人们。锻炼好奇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问“为什么?”让一天至少问十个“为什么”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的大脑会变的愉快,也会有更多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方案。怎样才能让学生多问为什么?首先,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让学生对教师无畏惧感,有亲近感,正如俗话讲:“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教师要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发问的积极性,因为平时课堂发问总是让班内几个学习成绩上乘的学生抢去,而差生心理障碍多而复杂,害怕提出的问题被同学嘲笑,不敢提问,所以作为教师,当班内差生提出优质问题时应多加以肯定、表扬,即使有些幼稚可笑、荒诞不稽的提问也要善待,绝对不能发火爆脾气,以为冲撞了你的教学秩序。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最后,教师要用启发式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一种自己思考、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互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将自己所掌握的大量的学习信息发布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些信息的海洋中产生疑问,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型的思维能力。

二、 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可以在课堂中举办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或者智力游戏。情境游戏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场景,让学生们能够深入到情境过程中,加强对新知识的认可和积累。也可以采用一些角色教学的方式,强化一些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概念的问题也是难点和重点的问题,如果学生们不能掌握概念的内涵,也就很难全面地掌握知识。因此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扮演数学中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些知识点,并且牢固地记着这些知识点。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很难控制自己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其他的动静都很难沉浸到学习中去。因此,可以增加课堂中的趣味性。首先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当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学习效果也就上去了。老师通过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鼓励式引导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式有着自己的意识和反应。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多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时抹杀了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要想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第一,要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喜爱。第二,要充分发掘教材之中学生不能够发现的书本的艺术美和思想上的魅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理解这种学习的方式,让他们能够运用这种方式来自主的学习。由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就培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 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思维的深刻性既是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解决学困生问题也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我们要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从自身的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龚文兵.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科学咨询,2017,(33):76.

作者简介:

张光芝,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雒城镇第一小学校。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小学数学策略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