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看中国高等教育
2018-03-23孙梦琼
孙梦琼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观点。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有助于真正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解放。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相结合来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能够不断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185-02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任务,育人为本、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体现。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地认识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核心观点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一是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能动作用,积极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是要意识到生存的前提性,马克思认为:“不仅是为了达到自主活动,而且一般说来是为了保障自己生存。”[1]只有在基本的生存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智力和体力发展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认为:“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1]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保障其基本生存情况下的多方面发展,不是仅仅局限在一个领域的发展。在研究其专业领域的同时,兼顾其他方向的发展。
接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和全体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者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1]在充分发挥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要与社会关系紧密相结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指出:“自然,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得不到解放”[1]。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在重视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尊重个体的全面发展,让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仅仅先关注一部分人的发展,并不能真正推进社会的发展,只有普遍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认识到人的自由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指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地自由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挥和运用。”从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实现人的自由的发展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的发展是全面的。
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确定了高等教育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实现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许多高校毕业生在能力方面有一些问题。除了学生个人素质有差别以外,学校的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地位还是不够突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之一。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充实头脑,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进而不断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继承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对教育工作做出许多指示,非常深刻地阐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一项持久长远的战略任务。高校要持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要牢牢把握好“两个巩固”这个根本,抓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有的学校对于马克思教育重视不够,各方面投入跟不上,没有形成合力。有些校领导自动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识不够强,有的缺乏对青年教师的引导,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认识水平有限,有很大的滞后性,不能与时俱进。要继续加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信心。
(二)过度重视专业领域教育,艺术类和体育类的课程比重过低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在高校教育发展中,所占比例严重失衡。学生不应只单单重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多加强其他方面的学习。学校应该设立一些类似于钢琴、声乐、舞蹈、美術等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从零学起,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身上更多的可能性。不但如此,学生的全面发展之所以受到限制,与校园文化的滞后发展有很大关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举办一些比赛、讲座、还可以设立一些社会实践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通过设置一些其他非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还可以大力加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少高校学生存在着体质差,生活作息不规律,课余生活单一等问题。加强高校的文体课程设置,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健身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相脱节
2017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95万人。这么庞大的人才输出,还是有许多职位空缺。列宁在《民粹派空洞计划的典型》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说明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现在的大多数高校普遍在一些课程设置上,只是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教育实践环节的落后,过度的理论化,与实践相脱节,大多数时候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所谓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学生考核的方式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笔试,单凭一张考试卷来评定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评定过于片面,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专业方面的技能。
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与时俱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为党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要树立和培养学生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去看待问题。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坚定不移地践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要以德为先,用德育引导学生。树人,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德育,从而培养出有道德、有素养、有健康人格的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要加强“两学一做”的教育学习工作,坚定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
(二)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强化素质拓展教育,丰富校园文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单要注重加強其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道德品质、人格修养、文化知识、诚信责任等全方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应更加重视,开设一些手工、音乐、美术、舞蹈之类的艺术课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深入到生活中去。加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懂孝悌,友爱同学。大力加强校园软文化的建设,深入发掘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让校园处处散发浓郁的学习气息。校园文化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需求。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们要在完善就业制度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强就业培训力度,根据学科性质,制定课程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多动手勤动脑。考试模式也要多元化,根据每个专业学科的特点制定考试方式。让学生的课程学习针对性更强。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有自身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深入了解和分析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规划合理的课程学习,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优化课程模式,避免形式主义。培养出有高尚道德品质、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贾恒欣.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