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与进化视阈下的道德起源与发展

2018-03-23成诚赵斌

学理论·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认知发展进化道德

成诚 赵斌

摘 要:道德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后天培养的能力,这很大程度是由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这种建构主义的观点被普遍应用于儿童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而进化心理学则使用一种自然主义视野的研究径路,通过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从利他、认知以及神经科学等方面入手对人的道德起源和本质进行深入研究。两种理论在关于道德本体论认识层面的表征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为我们重现审视道德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道德;认知发展;进化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91-03

道德如何而来?这个命题长期以来引起各领域学者的关注、研究甚至争论,争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道德是否先天、道德发展是否有机制以及道德判断的来源等具体问题,对于这些具体问题,不同的研究径路会给出我们不尽相同的答案。认知发展理论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认为道德是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建构而来。进化心理学通过现代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机制,认为道德是进化的产物。对于道德是否为本质存在,两种研究径路在本体论意义上有不同的认识,认知发展理论秉承一种建构主义的思维,而进化理论则认为道德是同生命进化一般通过适应而来的。

一、认知发展理论对道德起源的解释

大部分的人普遍认为,孩子是通过社会化和文化教化的过程获得道德的。人们假设婴儿天生就是自私和不道德的,父母和其他社交关系作为中介,诱发出他们文化中内在的道德规范。这种认为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理论在西方作为易被接受的理解,存在并流行了很长的时间。这很大程度上是受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影响,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通常通过道德发展的几个阶段,构成了基于心理学的一种范式。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斷》写道:“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1]皮亚杰认为道德的本质需要在个体如何获得并遵守这些规则的基础上寻找,他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引导,运用询问、测验等心理实验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他将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变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运动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合作阶段、编制规则阶段[2]。儿童早期遵守规则是来尊重权威以及顺从的感觉,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意识逐渐完善,他律性道德转向自律性道德。由此分析,在皮亚杰看来道德本质上是他律性的,不自主的,是在孩子心理成熟后由社会的其他个体诱导并协助建构完成的。

尽管皮亚杰关于如何获得道德的解释听起来顺理成章,当这些理论运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时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成效,但这种经验性的分析当你仔细去探究的时候,会发现它的不完整性。这种解释没能说明孩子道德内化起源于何处,而是直接开始陈述过程与结果。也许有人会说孩子总是从他们父母那里得到道德,这样一代代传递,获取道德,但是这些道德规范最初是从哪来的呢?把道德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父母的命令,这是合理的吗?哲学家杰弗里·墨菲(Jeffrie G.Murphy)认为道德信仰是任何成年人情感意志的一部分,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童时代命令的阴影残留。事实上,有些人道德观的构成完全是由单纯的模仿获得,作为一个道德上成熟的人,怀疑一些公认的禁令是我们观念的一部分,使用自己的理由去探究它们的原因,并保留这其中只有自己可以看到的价值。对于大多数的人类,他们的道德除了包括一些不加鉴别地接受命令(来自父母和文化)和信仰之外,还包括通过他们自己鉴别,理性,反思找到的(或至少决定保留的)批判性思想[3]。想要说明道德的获得,我们需要解释道德规范是如何起源的,人们最初建立他们的原因,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道德规范灌输给其他人。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将认知发展理论进一步完善,与皮亚杰有所不同的是,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像是种子一般有萌芽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和心理发育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结构。孩子们创造他们自己的道德观念,解读他们从社会环境中收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并在精神上消化它,然后进行整合,最终构建自己的想法。这些概念经历了各自的结构性质的变化,整合后成了他们最终的结果,这就是明确的道德发展的阶段。科尔伯格相信这就是道德思考的过程,解决道德问题,同做出道德决策,引导孩子去开发日益复杂的道德信息处理机制,他称之为“道德推理的结构”,这能使孩子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道德问题并且做出越来越熟练的道德判断。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的结构”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第一级水平:前因循水平(前惯例期)阶段1,他律道德,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

第二级水平:因循水平。阶段3,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阶段4,社会制度与良心维持。

第三级水平:后因循与原则水平。阶段5,个人权利和社会契约或功力;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

科尔伯格并不否认孩子接受了父母的一些关于道德的想法,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更聪明,他们越来越倾向于独立思考,他们的心理机制或者“结构”不断成熟,通过处理他们的道德信息,形成了道德决策。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评价他们的父母和其他人表达的思想,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道德矛盾时,它们运用常识,逻辑和认知一致性进行道德决策。同时科尔伯格还分析了群体与社会等外部因素对于道德发展的影响。如此看来,科尔伯格将道德视为一种天生的本质存在,这似乎弥补了皮亚杰的不足,同时有可能去纠正早期道德发展解释的局限性。显然,相对于与一种文化规范的遵从和被动内化,科尔伯格的解释更具说服力,人们在自己的道德发展过程中扮演一个活跃的角色,并且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越来越倾向于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此外,这个想法的另一个吸引力是,道德的本质在于能力。但当我们饶有兴趣地想知道关于道德本质和起源更多的内容,科尔伯格还是不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对于最初的起源,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结构并没有更多的解释,本质存在只是他隐秘的假设。

一些道德规范是世界普遍的,一些道德规范是稳定牢固的,而另一些经历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例如,为什么人们在一个时代相信奴隶制是正确的,同性恋是错误的;而另一个时代的人们则站在对立面?导致文化内的道德规范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再例如,为什么有人相信极刑、堕胎和安乐死是道德的,就会有另一些人相信这是不道德的?也许关于道德获得的传统认知解释最严重的局限性是,他们把孩子描绘成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被别人灌输和印记道德观念。许多人认为教会孩子什么是道德类似于教他们其他的东西,如词汇、算术和历史,成年人比孩子拥有更多的知识,教他们问题的事实,而孩子有求知欲,这正是从成人那里学习这些事实的动机。可是,每个家长都知道,这样的想象画面与现实是有出入的。孩子并不会顺从地接受父母给他的道德禁令。孩子们质疑并挑战他们的父母,他们拒绝接受对自己来说不合理的想法,对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有选择性,同时他们会发展自己的观点。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矛盾冲突,人们致力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致力于矛盾冲突的解决。

科尔伯格所描述的道德推理结构是许多产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中的一种。如果人们拥有以多种方式做出道德决策的能力,那么,挑战就变成了确认完整的道德决策的心理机制或来源,以及是什么引发人们调用一个决策的过程。人们使用不同的心理机制来实现不同的目标和解决不同种类的道德问题。这就好像人们获得了一个精神的工具箱,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当人们面对一个特定的道德问题,他们选择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的最好的工具。理解人们的道德判断(即他们选择的工具),需要了解他们用工具想去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人们可能使用道德判断来实现道德的目标,例如制定一个以何种义务去对待他人的决策;同时,他们也可能使用道德判断来实现不道德的目标,例如为不道德的选择或逃避某些责任做辩护。而想要说明这些道德方面的内容如何获得,我們需要解释道德意识源于何处,道德判断如何而来,道德规范是如何起源的,人们最初建立他们的原因,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道德规范灌输给其他人。

二、进化心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解释

事实上,我们把视野拉回到更遥远的时期就会发现,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到黑格尔的自由意志,再到康德的道德层次(通俗的道德、形而上学的道德、道德律),以及休谟情感主义的道德观……哲学家们对道德的兴趣从未衰退,而这些哲学家对于道德的理解也不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西方世俗思想中最为纯粹的指导准则就是由洛克、卢梭以及康德所表述的社会契约论。而这样的指导准则在达尔文出现后开始受到了最大的挑战。达尔文发表了一个关于道德进化的解释。他认为:无论何种动物,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本能,这包括亲缘情感(父母和子女的情感),与此同时,只要智力能力有了足够的发展,或接近于足够的发展,就将不可避免地获得一种道德感或良心,人,就是这样[4]。区别于先前哲学家设定规范的伦理学思想,进化理论尝试通过自然主义的方式,寻求道德是否具有如生命进化一般的规律。

在20世纪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心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并演化出许多的分支研究领域,而进化理论和心理学结合的尝试也开始兴起,这个领域从自然科学角度解释诸如爱情、母爱、亲情、信仰、道德、情感、人格等心理内容的可能性,通过进化理论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其中对道德的研究引人注目。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认为道德的产生有着多元的因素,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使用或隐或现的方法利用其他个体,通过配合与共同努力来推进他们的共同利益与长期受益,以此达到自己的直接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包括利他主义、社会契约、权利和义务、公正、权威、惩罚、抵制诱惑、和谐等等不可避免的问题。

和认知发展理论一样,进化心理学同样认为尊重权威以及顺从是道德起源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化心理学家认为顺从的进化有很深的根源,大多数物种中的社会成员自然倾向于形成优势与地位的层次机构,而这些支配地位和从属地位的状态都是受精神和荷尔蒙的过程影响,通过社会关系逐渐灌输到群体中。良好的组织与和谐的群体能为他们的成员产生更多的资源。然而有等级层次的组织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群体内高级的成员会比低等级的成员获得更多的资源,出于这个原因,高级成员在保护他们的组织和维护规则以及界定现状的基础上,比低级成员更倾向于付出投资;同时,低级成员则有更多的动力去改变它们在系统内的地位,回避规则,并尝试改变社会秩序。

不同于皮亚杰的预设实验方法,进化心理学努力寻找更多的实证证据以支持其研究结论。研究人员发现,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人类群体中的高级别成员血液中的睾酮(testosterone)和高水平的血清素(serotonin)比低级别成员要多,而且“地位(status)的变化会引起荷尔蒙水平的巨大变化”。康明斯(2005)通过这项研究结果认识到:“在现代人类中,社会地位和神经内分泌反应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对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是显而易见的。你可能不相信这和地位有任何关系,但你的内分泌系统就是这样显示的。”[5]在同龄群体的社会组织中,优势主导地位是最早的稳定维度,即使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也似乎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差异,因为他们更喜欢与地位高的人交往,并模仿地位高的人而不是社会地位低的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青少年往往会形成联盟,反抗权威,并试图提升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而成年人归属于许多包含统治或地位等级的群体。

进化心理学家通常认为人具有一套道德意识,而顺从只是道德意识中的一个方面。想要解释道德意识的起源,我们必须找到是哪些共同的方面的意识使道德出现,然后解释它们是如何彼此不同。是什么定义了道德意识的主体,以及是什么定义了它的组成部分?从进化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使我们期待道德意识是通过进化而来的,因为它能够解决一些最重要的自适应问题,这种意识在不同方面设计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了解道德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我们需要确定最重要的适应性问题;而考虑到这方面的不同方式,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或子问题。

当代进化心理学家克雷布斯(Dennis L. Krebs )认为道德意识可以被分类为几个不同的方面。一部分是基于相对原始的心理机制,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共同拥有的一种相对激烈的情感反应,克雷布斯称之为热的(hot);另一部分冷的(cold)则指的是在更近的时间节点内进化的更具有理性的道德意识。同时,两部分内容分别涉及自我感觉和对他人的感觉,这两种感觉又通过对和错的判断进行区分。

在自我感觉关于对的判断方面,热的部分显示的是一种责任感和一种自豪或自我认可感;冷的部分包含“我应该”的义务判断及理由和“我做错了”的判断和理由。而关于错的判断,热的部分显示为抵抗诱惑、克制以及内疚、自责、自卑、羞愧等方面;冷的部分则包含“我不应该”的义务判断及理由和“我做对了”的判断和理由。

对他人的感觉关于对的判断方面,热的部分显示为感觉他人应该以规范对方式行为,同时展现出对道德的认可并有所感受;冷的部分包含“他人应该”的义务判断及理由和“他人做得对”的判断和理由。而关于错的判断,热的部分显示为感觉他人不应该以禁止对方式行为,一种道德上的反对、责备、反感以及正当的愤怒;冷的部分则包含“他人不应该”的义务判断及理由和“他们做错了”的判断和理由。

以克雷布斯的理解,在早期人类祖先的环境中,道德情感的机制是被选择的,这些机制诱导早期人类以增加自身整体适应度的方式去行为。责任意识源于诱发人们以亲社会方式行为的情感和动机状态;权力意识起源于社会规范定义中隐含的一种知觉:成员如何被允许培养他们福利,他们应该为他们的组织做出哪些贡献;良心起源于对他人承受的社会裁决做出的情感反应。例如感恩和愤怒这样的道德情操源于对他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做出的情感反应。正义则起源于一种合作交流过程中用于对抗欺骗行为的手段。当早期人类获得反思他们道德直觉的能力时,道德的抽象概念开始出现[6]。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将道德内容细化,对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以及行为、利他等涉及心理的道德内容进行研究,是一种明显带有自然主义精神的研究路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理解道德的关键在于识别由适应能力引起的,能够为道德规范、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发展做服务的心理过程。道德进化机制的产生,可以帮助早期人类解决限制它们获得社会性的利益的适应性问题的能力。道德的生物功能是帮助人通过引起与组织内成员的社会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以互利的方式行为,抵制危害他人和群体利益的诱惑,以此促进自己的利益。

纵观认知发展理论与进化心理学,两种理论最显著的区别是认识论层面建构与适应的矛盾。从目的上来看,心理学方法试图解释儿童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进化方法想要解释人类物种心理学方面的心理机制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从两种理论的影响与应用上看,认知发展理论的关注重点是做出道德判断的智力功能,如解决复杂的道德问题,当人们使用道德判断来实现某些目标时,他们倾向于发挥他们的能力,做出认知发展理论家期望他们做出的复杂而结构一致的道德判断。而从进化的角度分析,道德判断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影响他人行为和指导自己行为两大类。进化的方法引导我们去关注产生道德的机制在大脑中进化的顺序,引导我们寻找这些机制是如何帮助早期人类获得适应性的好处,这反过来又引导我们注意到在当代环境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方式行为的适应性功能。

认知发展理论与进化心理学对道德的研究都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足。认知发展理论的心理实验方法使用预设的问题,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或观察,这种经验性的实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内外部效度不太理想和测量工具不精确等问题[7]。而进化心理学对道德的研究也需要直面一些指责,如基因决定论、自适应问题、自然主义谬误等等。但无论如何,这两种理论都为我们审视道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野,尤其是进化心理学这种自然主义观的多视阈、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路径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

[2]易法建,黄文胜.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Jeffrie G.Murphy.Evolution,morality,and the meaning of life[M].Totowa,NJ:Rowman and Littlefield,1982:56.

[4][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潘光旦,胡寿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7-196.

[5]Denise Cummins.Dominance,status,and social hierarchies.In D. Buss Ed.),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2005:676-697.

[6]Dennis L. Krebs,The Origins of Moralit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205-216.

[7]侯俊,邱觀建,陈鹏.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哲学困境及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猜你喜欢

认知发展进化道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众人拾柴火焰高
纪录片理论进化的黄金时代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