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8-03-23阳坚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数据大学生

摘 要:大数据普及运用对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思政工作者能及时了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新变化,解决其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新问题。同时,大数据时代也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政工作者只有正视这些挑战,迎难而上,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为大学生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涉及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使得数据提取难度增加,信息安全问题出现。面对这些问题,思政工作者应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思政教育价值。本文主要探究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数据量较大,信息提取困难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种类多、数量大,使得数据的处理难度也加大。大数据既给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带来了便利,也为寻找出关键数据带来了困难。大量没有价值和意義的信息涌入以及数据的呈现杂乱无序,导致大学生很难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大数据在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思政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信息是否适用于教学的能力,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

(二) 隐私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出现

大数据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和处理大规模的数据资源,其涉及领域广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由于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类型,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在运行机制方面还不成熟,使得数据的产生、储存、处理等各环节都存在数据安全问题,也导致了隐私泄露问题的出现。数据量的迅速增长使得数据的储存集中在一起,数据的存放容易错位,信息的管理和储存混乱,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三) 思政工作者观念守旧,不能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

很多思政工作者不能理解大数据对于教学的真正意义,认为信息化教学这种虚无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没有益处,且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不能作为辅助学生的工具。但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材、参考书和辅导资料的学习,思政工作者如果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趋势,通过运用大数据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效率就很难提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很难实现。

二、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

(一) 提高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大数据是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新的方式、新的能力,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大数据能够让人获得新的认知,帮助人创造新的价值。大数据与现代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既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满足了更多人的需要,又推动了人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大数据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从庞大而又无序的数据库中挖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提升数据本身的价值。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应更新思政教育的内容,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理论,还要着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 正确使用大数据

高校和思政工作者应使用大数据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大数据技术,使大数据成为推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有效工具,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政治素养的提升。思政工作者在鼓励学生使用大数据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加强个体隐私的保护,提高警觉性,防止信息泄露或被盗窃。大学生不能盲目地相信数据中的信息,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学会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以获取正确的信息和知识。

(三)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提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思政工作者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大数据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工具,推进思政教育改革。思政工作者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运用大数据来创新思政教育,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很多大学生判断是非、明辨真伪的能力较差,不能从庞大的数据体系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也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大数据的技术,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指导和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利用,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将思政工作与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促进思政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可靠的网络阵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高校必须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思政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树立大数据意识,认真学习运用大数据的理论知识,并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让大学生深入学习思政教育这门课程,培养其思想政治素养,提高思政工作效率。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最新时讯,深化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并通过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但由于要从各种各样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也给大学生思政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难题。此外,大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将产生不利影响。思政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工作观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充分了解信息安全问题并让大学生做好防范措施,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更加有效地指导,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郝胜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5-10-16.

[2]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6.

作者简介:

阳坚,湖南省株洲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大数据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