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斜视看人
2018-03-23杨晨皓王安肯
杨晨皓 王安肯
生后发病——先天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故也称婴儿型内斜视。特征较为明显,容易被家长发现,得到治疗,其有以下特点。
1.弱视。由于斜视眼长期处于内斜位置,不能正常视物,其视觉系统使用程度远不及另一只眼,久而久之斜视眼“不用则废”,视力发育便处于落后状态,我们称为“弱视”。
2.异常头位。孩子视物时可出现面部转向左侧或右侧,以此来帮助自己注视目标。
3.可能存在家族史,但遗传类型尚不明确。
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重点是尽早地进行弱视治疗,治疗方式以遮盖为主,通过遮盖非斜视眼让孩子选择用斜视眼来视物,从而使双眼各自有相近的使用程度,保护斜视眼的视力发育。若患儿同时存在非正常范围内的远视、近视和散光,应尽早佩戴眼镜。先天性斜视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考虑手术,但受患儿的检查配合度影响,目前大多数医生主张2岁以内行斜视矫正手术,调整眼球周围的肌肉力量和位置来重新“摆正”眼球。
远视作祟——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多在2~3岁发病,其发病原因与远视产生的双眼自主调节有关。其特点为:
1.斜视程度不稳定,不如上述先天性内斜视明显。
2.伴有中高度的远视,佩戴专业验配的远视眼镜后斜视消失,而摘镜后内斜视重现,斜视程度可随远视度数的下降,年龄的增大等因素而减轻。
3.斜视眼可发生弱视。
因调节性内斜视与远视有关,故治疗重点是矫正远视。远视程度的测定必须在使用阿托品眼膏等睫状肌麻痹药物之后由专业验光师来进行验光,由小儿眼科医生来决定配镜处方并同时判断有无弱视,如果存在弱视须同时治疗。
戴镜至少半年后,戴镜时若仍有明显残余内斜视,则考虑其他类型内斜视,一般选择手术治疗。
畏光明显——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原因与双眼集合和分开功能失调等有关。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为:
1.外斜视呈间歇性出现,与视物远近、注意力强弱、疲劳状态等有关。
2.患儿可存在不同程度近视。
3.在户外强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
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在手术前应酌情戴镜矫正近视、散光和远视,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譬如诱导“斗眼”)以免术后过矫。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当孩子处于斜视状态的时间占清醒时间的一半以上,同时斜视程度较明显且趋于稳定時,我们一般建议尽早手术。
先天发育异常及外伤——上斜肌麻痹
上斜肌麻痹主要表现为患儿视物时头面部总向左肩或右肩倾斜以此降低复视感,长此以往可诱发头面部发育不对称及脊柱侧弯等。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手术治疗为主,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以避免发育畸形。
斜视尚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关键在于尽早发现,所以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明显的双眼位置不对称、眼科体检发现中高度远视、户外喜欢闭一眼、用眼易疲劳、注意力集中困难、视物时头总向一侧肩倾斜等,尽早带孩子至正规医院小儿眼科就诊,如有斜视弱视等眼部异常及时干预,和医生一起为孩子美丽的双眼保驾护航。
(杨晨皓副主任医师每周二、四上午,周三全天有特需门诊)